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生活占据重要位置的今天,经济报道的版面在平面媒体大增,从重大新闻到短小精悍的简讯,处处可捕捉到种种的经济信息.在数量、种类繁多的经济报道中,要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对一些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进行逆向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与理论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一支新闻报道的劲旅———深度报道,在中国媒体崛起。其气势恢宏,纵横捭阖,激情洋溢,内涵深刻,在引导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在欧美等国称为大标题后报道,在法国称为大报道。在中国新闻史上,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深度报道就初露端倪。在改革狂飙突进的年代,深度报道日趋风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改革开放春潮的涌动,使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始料不及的变化。市场经济使社会生活像万花筒一样复杂多变。旧体制盘根错节,新机制尚不完善,市场跌宕波动。市场经济带来了奇迹般的繁荣,使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3.
地市报记者受传统思维、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所接触的人和事物层面的制约,往往存在报道只涉及表面现象,不能探求其本质的问题,造成经济报道关注的多是单个企业、某个行业,诸如过去某厂、某地实现"首季开门红"等一类新闻.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在国际上正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百姓也以各种方式,积极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在这一背景下,媒体当以怎样的视角引领经济潮流,解读经济现象?在报道方法上又当以怎样的创新使百姓乐于接受并获益呢?本刊以怎样搞好,搞活经济报道为主题,特邀一批工作在编采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从事财经报道的新闻人撰稿,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以思路上的拓宽或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刘加增 《青年记者》2003,(7):27-27,38
有一种观点认为,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极其繁多,但是只有两种力量是最持久和普遍发生作用的,其一是宗教的力量,其二是经济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的力量已经如此强烈地支配了人们的生活,使我们对这一观点有了深刻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经济新  相似文献   

6.
盛刚 《青年记者》2003,(7):28-28
经济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经济领域的广阔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又使经济报道具有很大的难度。对于经济新闻,人们往往这样评价:“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不可否认,相当多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7.
经济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今天的大多数经济新闻读并不爱看,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成训报道贯穿于全年新闻宣传的始未,当属经常性宣传之列,但是,年终岁首,因庆前后,高潮迭起,对此,编采人员考虑最多的莫过于如何搞好集中的成就报道了,这是旧题也是难题,旧在运去讲,现在提,未来还要涉及,实性老生常谈,难在这一报道由始至终充满着新与旧,大与小,量与质,真与假等诸多矛盾,然而,旧题新作,难题破解靠什么?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司出一个道路,寻就是成就报道需要辩证思维,因为辩证思维能收到成就报道常变常新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在高度信息化的世界里,面对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枯燥的数字、乏味的语言、浅层的表述,显然不能让如饥似渴的读者满意。也难以保证媒体在读者市场中的地位,如何放大经济新闻的市场化效应。这是各大媒体面临的一道新课题。笔者就与时俱进写好经济新闻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对地方党报而言,相对高密度的开放型经济报道只是近几年的事,这是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地方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唯其新,报道又容易止步于新东西的简单记叙或再现,而对潜在的新闻价值缺少“发现的眼光”。要做到开放型经济报道出新、出彩、出其不意,就要确立与之相适应、与新闻规律同构的开放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这是好多记者撰写经济报道所遭遇的尴尬,而艾丰的经济报道却很动人:外行爱看,因为他以一种最易接受的形式突破了外行想看而不敢看的畏惧心理壁垒,读完后,才知道平淡的生活中竟蕴含着深刻和经济;内行爱读,因为他发现了内行有时也未能察觉的新视点。艾丰写的经济述评充满真知卓见,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许多作品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给“新闻是易碎品”的结论以一种新的思索。剖析艾丰经济报道的特色不难看出多面思维在经济报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是地市级党报的重头戏。搞好经济报道是党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的要求。但如何使经济报道从过去那种概念加数字的呆板乏味程式中解脱出来,使其活起来,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新闻采写中、记者可能都有一种同感:往往不是亲眼目睹一些新闻事实发生去立即进行现场采访,而是在事情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目睹者、知情者采访而完成的。特别是一些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报道,涉及的事实比较多,又比较复杂,采写的难度相当之大。  相似文献   

16.
17.
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在对新闻进行采集加工制作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我们姑且称这种思维方式为“采编思维”。采编思维,是报道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对广播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看,新闻采编工作应当以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正确反映人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在新的发展时期,起到宣扬进步潮流、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闻采编工作。新闻采编工作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全面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特别在具体的采编实践中,应当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科学的采编思维。其中主要包括立体思维、创新思维、贴近思维和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8.
重大主题的经济报道,是党报的重要报道内容。然而,目前地市报中一些重大主题的经济报道,仍旧没有摆脱沿袭已久的呆板模式,有的稿件与工作总结别无二致,有的简直就是一堆干巴的数字和概念,令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卒读。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党报主功能的实现。究其原因就是“惯性思维”形成的经济报道模式禁锢了我们的思维。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