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校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校园和谐,能凝  相似文献   

2.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界定 在中国几干年的历史长河中,“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4个层面的内涵。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则必须建设和谐校园,而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强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盘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4.
俞军 《宁夏教育》2008,(11):15-16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它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氛围的和谐等等。师生在这种环境下,心情舒畅,真诚信任,相得益彰,教学相长,协调发展。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学校应该把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作为师生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这一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反映了富强、民主、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礼仪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作为职业教育专门从事礼仪教学的老师深感责任之重大,为此,我谈谈对此的见解,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社会的和谐源于教育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充分体现在教育管理之中。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实施教育的科学管理,强化情感管理更显得是当务之急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由于顺应了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更由于政府和教师专业组织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采取了积极的策略,美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步迅速,成效也较明显。探讨美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策略,将为促进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蓝图。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局利益出发,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已成为各方共识。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这是传统社会大同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我们可以作如下追溯。  相似文献   

10.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校园奏响和谐的主旋律,将会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推进社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句话概括了整个“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精神。这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要求;整个国家的方针政策可以以此作为指导思想,一个基层单位也应该按这个精神办。因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依靠._个个社会细胞——基层单位的和谐来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的共同愿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构建和谐校园做起,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和谐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社会、人民等生活等六个方面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四大建设之一,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深刻认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内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体制的构建研究的需要,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体制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适应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以及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有鉴于此,可以从构建教师人才培养机制、创立人才发展机制、建立教师人才拓展机制和创新型科研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体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从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尤其是在农村学校,更应从人文化的角度,以人文化的管理,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白旭平 《考试周刊》2012,(72):22-23
作者从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专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要求等三方面出发,对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形成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行了铺垫,旨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这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是重要的精神支撑和规范保证,而新时期礼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因此,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简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谐社会的提出,要求我们把教师道德建设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个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中去认识,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和谐社会中的教师道德建设作系统、综合、动态的思考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梁涛 《林区教学》2022,(1):105-108
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在承担日常工作的同时还需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过重的工作负担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重申教师职责,从树立科学的教师教育管理理念、完善教师保障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内外协同构筑教师成长环境以及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等方面探寻减轻教师负担的措施,以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畅通,进而为教师提升工作实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要想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农村小学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立足眼前基础,把管理好、培训好、使用好现有的教师队伍作为突破口,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学校是实施教育的载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创建和谐学校既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文化品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