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陶森博士(Dr.F.Dodson)在他的《怎样做父母》一书中谈及图书时指出“爱书和爱读书的基础,是在生命的头五年中奠定的。”这说明了在婴儿期就要开始让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早期阅读对婴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价值这些价值可归纳为三方面:(1)使婴幼儿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交互与知识     
本刊近期连续刊发了几篇在线学习的论作,从理论和实证等视角深入剖析这一学习方式及其知识形成机制,如2014年第五期王志军博士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2015年第一期穆肃教授的在线学习知识建构过程分析以及本期尹睿博士的个人学习环境知识共享分析等。对在线学习及其知识生成的持续关注,原因不仅在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知识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很可能反映了未来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归博士回国就业的主要平台,高校承担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职能使法学专业海归博士面临“再本土化”的过程。基于江浙京粤地区的调研发现,法学专业海归博士教育教学“再本土化”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阵痛期、瓶颈期与分化期。法学专业海归博士回国任教后的教育教学困境使高校对其青睐程度骤减。与本土博士相比,法学专业海归博士并不一定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反而历经更为漫长的阵痛期与瓶颈期。为了激发法学专业海归博士的教学潜能,海归博士应当将学缘优势与本土问题意识融合,依托比较法学研究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高校也应当构建常态化教学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一、海南师范大学中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周泉根发表在《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上的论《坚持“人”的立场——论现象学和现象学艺美学的核心精神》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艺理论/卡》2006年第1期要转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以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与项目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经费保障、毕业环节等方面的特色,认为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探寻教育博士培养的理论基础,促进教育博士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坚持实用制胜,完善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凸显教育博士“实践性”导向,注重情境体验;加大经费投入,赋予高校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毕业博士调查是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一个新工具,通过获取博士毕业生相关信息(职业路径、职业发展现状、博士生教育经历及回溯评价),来辅助于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运用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化理论、匹配理论,将毕业博士调查和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紧密联系起来,认为运用毕业博士调查开展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是必要、可操作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变式教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这是一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教育论文。“变式教学”的提法早已有之,顾泠沅的《学会教学》率先加以研究。无独有偶,在香港大学工作过的Marton教授也关心此举。三位数学教育的博士联袂研究,遂有此长文。常有读者问:怎样的数学教育研究是高水平的?与国际接轨的论文是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的经验如何上升为理论?本文将给你一个全新感受。文章很长,两万多字。我们打算分几期刊出。正如长篇小说可以连载,本刊打算仿效。 本文提要:本文从有关中国人数学学习的一个悖论说起,提到海内外学者聚焦“变式教学”。文章的核心部分是经验和实验,涉及“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两个方面。在理论反思部分,提到“有意义学习”、数学化与情景化、认知冲突与逻辑发展、变异理论、脚手架理论等许多方面,多侧面地解剖“变式数学教学”。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 本文作者:鲍建生(苏州大学。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黄荣金(2002年香港大学博士)。易凌峰(上海教育科学院。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顾泠沅(上海教育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闲暇之余翻阅了《湖北教育》2006年的第10、11两期,读了《改革以发展的名义》、《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争鸣》等文章之后,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一本正经的洋博士大谈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要用它来指导中国的教育改革;一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谁--与吴康宁教授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康宁教授先后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 0 0 2年第2期 ,2 0 0 3年第 3期发表《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作为教师的“我”的困惑》、《教师 :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博士的“商榷”》 ,探讨、澄清教师是谁的问题。本来 ,无论就法定的文件 ,还是就教育理论而言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22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召开。作为崂山区的一名普通教师能在自家门口观摩小学数学领域级别最高的盛会感到非常的荣幸和喜悦。第一天上午大会邀请到美国陶森大学孙伟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分别就“美国州际核心标准中实践标准的内涵与影响”和“《数学课...  相似文献   

11.
德斯蒙德·基更远程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博士是当代国际知名的远程教育专家,为世界远程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远程教育学科理论基础的构建和完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基更博士的远程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远程教育的定义、教学行为的重新整合理论、远程教育的分类和移动学习理论,同时基更博士还对中国远程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学博士培养以培养理念多元化、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过程规范化、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而著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在借鉴美国大学博士培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本国的博士培养制度。本文试以美国肯塔基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培养为例,对美国大学博士培养中几种关系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博士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肖川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与推广普及,研究领域主要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课程改革”和“生命教育”等。暑假期间,本人就“生命教育”问题对肖川博士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形成此文。文章未经肖川博士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14.
从场域理论视角看,教育博士应该如何发展定位与培养呢?文章首先阐释场域理论及高等教育场域。其次,从哲学逻辑、权力逻辑和行动逻辑三个方面揭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内在逻辑性。最后,就我国现实的教育博士发展定位与培养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个为时4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理科教师境外培训项目。培训期间,我们在美国马里兰州的陶森大学里分别听了7个讲座,走访了当地8所学校,听了24节数学课,其中1所为小学,其余均为初、高中。从私立学校到公立学校,从普通完中、蓝带学校(相当于上海市的区、市重点学校)到磁石学校(特色学校),我们看到了真真切切的美国中学数学课堂,亲身感受到了美国马里兰州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编完这组近4万字的《回眸与展望:世纪之初的中国基础教育变革》系列稿件(分别刊发于第1期、第3期、第5期),编者感慨良多。作为始终关注中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类刊物的编辑,笔者一直在密切注视着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以及研究动态,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各类基础教育类媒体中,还未发现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基础教育变革有过如此全面、深刻的梳理,为此,本刊对两位作者——张荣伟博士、黄慧娟博士表示真诚的谢忱。在笔者对朱永新教授的专访中(见本刊第4期),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最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笔者觉得其症结是许多理论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不纯或底气不足或学养不够,以致自说自话,与读者越来越远,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无法真正沟通,对中国的教育实践没有意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在此,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学校的教师在理论学习中把这组《变革》稿件当成学习的文本,一些校长、教师发来电子邮件,探讨其中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多的理论研究者能跳出自身的局限性,从事真正有意义的理论研究。本刊也欢迎有识之士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稿件。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研究》2020,(6):14-20
教育博士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职业型和研究型并重的复合式高级专门人才。当前我国教育博士培养或偏重教育理论的学习、或偏重教学实践的训练,培养取向的学术性与职业性之争亟需解决。"循证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此提供解决路径,它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旨在实现二者双向流通和深度融合。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教育博士培养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梳理循证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应然层面上循证教育博士培养模式和路径,以期为教育博士的培养提供新的培养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学科由戴黍教授领衔,主要学术骨干有黄岩副教授、曾令发博士、张国英博士、陈景云博士,研究方向涉及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政策等。近年来,该学科围绕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性是教育博士项目的主要特征,增强实践性是全球背景下教育博士项目改革的主要趋势,但在如何增强实践性这一问题上还有诸多争议。教育博士项目的实践性最终是通过教育博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体现出来的。借助Kolb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教育博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理论与实践之间互动的递进过程,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经历体验、反思、生产和应用四个阶段,从而构成一个“培养环”。根据相关研究和改革实践,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创新型教学方法、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训练以及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指导是影响教育博士项目实践性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增强教育博士项目实践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蒯丽衡 《教育文汇》2013,(14):20-20
2012年9月,上海浦东新区首批理科教师境外培训团队来到美国马里兰州陶森大学参加为期四周的培训。我们共参观了8所中学,听了20多节课,不仅充分体会了两国理科教学方式的差异,更体验到美国化学实验教学的能力。下面以玛丽维尔预备学校的《物质的分离》这堂初中化学实验课为例,来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