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类文明新起点。研究环境保护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重视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才的培养自然界是人类及其他一切生命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用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生命生产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界。尽管人类征服自然的领域拓展向宇宙空间,但地球上的资源环境仍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地球造就了人类,人类从顺应…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特别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我们人类诞生的摇篮,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种索取的结果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口爆炸”、“能源危机”、“资源馈乏”、“全球变暖”等全球性问题。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人类社会科技发展与自然界的矛盾是全体地球儿女们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大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用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着的“全球性问题”或者说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关系问题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的教育事业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因此,必须重视污染世界生态、威胁人类未来、破坏现代化事业的环境危机问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自然观,教育全体人民,并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使人类生存的环境向着良化的方向发展。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地球——人类的母亲,是她孕育了人类,哺育着人类,并把生存的财富无私地奉献给人类。作为“自然界最美的花朵”,我们坦然地领受了这种惠顾,从地球母亲的怀抱中成长起来。可是当人类长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保公约——人类反思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地球就以自己博大的胸怀给予人类各种丰富的资源。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人类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时,自然环境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对自然的行为失误而引起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无情地报复了人类:天空烟尘密布、污水遍地横流、生态遭到破坏、能源面临危机、森林的锐减、物种的灭绝、沙漠的扩张、气候的变异、人口的爆炸以及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在经历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都知道,地球的周围包裹着厚厚的一层大气,形成大气圈。若没有这些大气,我们就不可能见到自然界中的风、云、雨、雪, 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不会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更不会有我们人类。正是这些大气使地球上产生了生命,并使生命不断繁衍发展,从而形成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可是这层厚厚的大气又是如何形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和人一样,是地球生命大家庭中的成员。每一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生态价值,每当人类剥夺了一个自然物种的生存权,就有可能失去一道维持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尊重其他生物,尊重生命,重视自然万物生存权,维持生物多样性。例如:我们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教育学生在做完实验后,  相似文献   

7.
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反恩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这是贯彻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以尊重自然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形成和社会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环境伦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应用领域很广,要重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8.
当前,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维持地球生态明,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共识。然而,在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仍在继续,而且日趋严重。本认为,应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环境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之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意识及其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为此,学校明确提出了“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其主旨在于“尊重儿童的生命主体意识,开发儿童的生命发展的能动性,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我们的认识是。  相似文献   

10.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绿色家园”。这个蕴育着丰富多彩生命的摇篮,这个人类慈爱的母亲,她是多么美丽!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大片的森林被滥砍乱伐,昔日的青山变成了荒山秃岭;大面积的植物被毁,往日的米粮川变成寸草不生的沙漠;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秀银 《教育导刊》2003,(10):29-30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大自然恩赐给生命的摇篮。回眸过去,人类以无限的智慧,把梦想、传说一步步变成现实:飞机使人类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翱翔,宇宙飞船使嫦娥奔月的千古传说得以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天涯若比邻”……。然而,在人类自豪欢笑的背后,却隐藏着地球无尽的叹息、大自然痛苦的呻吟———人类生活的环境已被破坏,保护环境成为人类21世纪的主题之一。一、环境教育的源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加深,同时,又过度地把废弃物抛给环境,不合理利用自然,使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相似文献   

12.
注重教学实习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基础。当今世界,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已成为人类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自然界所蕴藏的可用于进行教育的知识十分丰富、生动和直观,因此,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就必须注重教学实习,...  相似文献   

13.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类作贡献,可是人类却不爱护我们的母亲,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地球失去了原有的勃勃生机,使天空不再拥有往日的蔚蓝,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观念,本认识论为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观。恩格斯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基本国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观念,本文认为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观。思路斯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基本国策并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王宜发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向全世界发出“只有一个地球”的感叹,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惊醒。而今的地球满目疮痍,生态危机已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灾难。如煎熬地球的“温室效应”,觊觎地球生命的臭...  相似文献   

17.
地球也很脆弱我们的生活在改变在同一片土地上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依赖地球环境而生存,并使自己变得适应这个环境。同时,人类也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条件作斗争,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更适宜于人类。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地球,只有一个@安琪 @肖芳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是生命的唯一方舟。不过,若没有太阳和月亮,地球也不可能成为生命的摇篮。正是太阳、地球和月亮所结成的难分难舍的三位一体系统,才最终促成了宇宙中的精灵——生命的诞生。我们都把地球称为生命的母亲,那太阳可就是父亲了,而月亮呢?柔美的月亮则完全可以担负起大姐的职责。在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共同养护下,各种生物才得以"幸福"地生活着,他们仨缺一不可。那么,我们的"父母"和"大姐"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呢?先来说说我们的母亲——地球吧。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论与现时代的生态危机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中心论否定自然的独立价值,这种思想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使生态系统恶化。而生态中心论认为我们应该无条件地承认自然界的独立价值,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这是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简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境意识的内涵与特点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地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滥伐森林、草场退化、沙漠扩大、土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