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李茶 《钓鱼》2007,(3X):5-5
渔人美食能否简单点? 我是《钓鱼》的老读者,每篇文章都看,甚至连广告都看得很仔细,因为我在里面也能发现新信息。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年前一个初夏的上午,阳光明媚,正是钓鱼的大好时机。在离开县县城10公里处的大胜水库,一位老钓友不慎落水。我发现后。立即跑过去将鱼竿递给他把他拖上岸。但一年后,因落水引发了老毛病,这位老钓友离我们而去。我今天说说这事,一方面为失去这位钓友而婉惜,一方面也希望钓友们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4月13日上午的垂钓,十分生动地说明了“钓位第一饵第二”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上午8点40分,我对妻子说,“到九里乡的九弯河看看,只玩两个小时”。最近一段时间我天天钓鱼,妻子已颇有微词,我只好如此表态。到达钓点时,已是九点半了。亩把大的水面,共有27位钓友。绕场半周再一细看,我不禁暗暗叫苦:人家至少都是七八米的长竿,而且不少人还穿着长筒胶鞋涉到被淹没的田埂上钓。我只带了根修修补补好几次的“三米六”,钓那样的草窝,好比萨达姆的导弹同老美的高科技武器比,连人家的边也沾不上,只好钓人家的脚后跟了。春钓滩,不涉水的话只有几个刚…  相似文献   

4.
任志新 《钓鱼》2005,(11):23-23
最近多次在山塘水库钓鱼,感觉今年的春鲫越来越难钓,外乡人放网捕鱼影响抛钩挂网不说,钓鱼人多,鱼似乎也变得猾多了。4月20曰是春雨过后气温十分适宜的~天,但上午试了三个钓点都没有好的鱼情,后来换位到同事康钓友的旁边,一个多小时也仅上了3尾小鲫,而他一上午却已有二三十尾的收获。这么一个结果连自己都不敢相信本来嘛,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阳光和气温都适宜的日子里,又是在自己熟悉的钓场,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钓鱼》2007,(6)
渔人美食能否简单点?我是《钓鱼》的老读者,每篇文章都看,甚至连广告都看得很仔细,因为我在里面也能发现新信息。  相似文献   

6.
罗泽 《中国钓鱼》2003,(3):57-57
说老卢是“钓痴”一点都不过分。虽说入道还不到4个月,可提起他钓鱼的劲头来,连附近许多老钓手都自愧弗如,都说:“老卢头,哎——钓痴!”  相似文献   

7.
“落汤鸡”     
王锡健 《垂钓》2002,2(10):50-51
1999年国庆节前后,我和朋友老薛去朋友的一个鱼塘垂钓。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我和老薛都颇有收获。中午朋友喊我们到看守鱼塘的小屋吃午饭。我和老薛放下手中的鱼竿,说笑着向小屋走去。  相似文献   

8.
应钓友之邀,我于去年4月27日晨6时来到辽阳汤河水库下达河钓区钓鱼。由于我没带防水的叉裤,下不了水,只好站在岸边钓。可岸边的水太浅,无鱼咬钩,一上午连一条小鱼都没钓着。  相似文献   

9.
去年夏天,我还在英国留学。记得那是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陪着女友开车到伦敦 郊外一个很小的小镇里,去教一个老华侨的 女儿学习钢琴。当我把女友送到那个华侨的 家里后,琢磨着还是在附近找个酒吧坐坐打 发一下时间。这也是在英国长期以来养成的 习惯。因为在英国几乎每一条街区,都可以 找到几乎同样风格的老式酒吧。这样方便的 交流场所成为很多人约会的地方,人们也乐  相似文献   

10.
球技宝典活动首次落脚北京城北的绿色北岸网球公园,活动现场的超高人气着实令人兴奋,大家在畅学和畅打中度过了一个偷陕的上午。不论是初学者还是老球友,学员们都带来了各自的网球难题,用教练张圣伟自己的话说:“今天我是来考试的。”张教练像过筛子一样,逐个指点每名学员。  相似文献   

11.
9月12日上午8时许,笔者兴冲冲地赶到芜湖市集邮公司第一门市部,凭预订证购买“十五大”邮票六方连。当时,我见柜台内已撕开的邮票中没有带厂铭的,便请营业员从半个全张邮票中撕下一个带厂铭的六方连。之后,发现这个六方连齿孔严重移位。  相似文献   

12.
力和之魂     
老时口述  不老林 《垂钓》2012,(11):81-81
6月的一个周末,我和钓友大张相约垂钓海河。上午10点多,我们到达海河的老钓点。大张用传统钓法,用自制的药酒泡大米打窝,挂红虫开钓。我用的是自制拉饵,主攻小鲫鱼,  相似文献   

13.
在声名显赫的中国乒乓球队中,有一位居功至伟的人物,他既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员,甚至连乒乓球都不会打一他就是备受尊敬的老领队张钧汉。  相似文献   

14.
李赫日记     
李赫  李四 《围棋天地》2006,(11):10-10
又到了新老对抗赛的日子了,这一场比赛在棋院进行。早上起来时看到天阴沉沉的,很希望下场大雨,因为我很喜欢那雨后清爽的感觉,怀着这样的心情,下比赛或许会多一分信心吧。上午9点半比赛开始,青队全部执白,黑方贴2又4分之3子。比赛进行地异常激烈,我们都竭尽全力,希望能下出精彩的棋来。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5,(12):116-116
女子:老将不老,小妹一个不如一个。本来赛前渴望王楠同后辈进行一次重证“一姐”身份的公平角逐,结果最后的比赛让我觉得,这是一场有结果但又没有结果的比赛,输赢变得没有了任何意义。在邓亚萍时代成长起来的王楠、李菊、林菱,都不老也没有老,综合比还是她们最优秀,但野心和斗志都不比从前了,只有些本钱。小妹们的斗志也只有赛场的几声“呐喊”,战术一成不变,经验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的一个雨天,我和钓友们乘渔具店的钓鱼出租车到50公里以外的顺平县大悲水库去钓鱼。不知什么原因,整个上午我连一条鱼也没钓上来。中午雨停了,我就到其他钓友们的钓位转了转。回到自己的钓位时却发现水面上的浮漂不见了,我心里不由一阵惊喜,心想一定是大鱼将浮漂拉走了。我赶紧将竿抓在手里,一抬竿,虽然感觉有些沉重,可那显然不是什么大鱼。等提上来一看竟是一尾小红鲤,100克上下,浑身通红通红的,鼓鼓的双眼,黑黑的嘴巴,黑黑的脑门儿,  相似文献   

17.
傅德霖先生走了,他带着对邮坛的眷眷之情,在料峭的春寒中走了,2006年1月30日上午,他因病不幸辞世。听到噩耗,深为悲痛,我为邮坛失去一位受人爱戴和敬仰的老集邮家而感到深深的哀戚。数天前,还曾去医院探望过他,想不到竟这么快与我们诀别了,然而他的身影依然在我的眼前闪现。傅老集邮70年,毕身致力于发展群众集邮活动和集邮化事业,他的离去是邮坛的一个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下棋趣事     
我原来一直比较喜欢下象棋。小时看大人下棋一看就是大半天,连饭都顾不上吃。到了初中时我和哥哥己打遍全村无敌手。上大学时看见电脑老师和一个同学在下围棋,觉得是雅事,便丢下象棋迷上了围棋。我现在也无法理解当时那一种痴迷。我不多的一点业余时间都给了围棋。校图书馆有的围棋书  相似文献   

19.
编读后记     
王力 《围棋天地》2007,(20):103-103
一点儿看法前两期的《天地》中有让我心里打问号的东西,这里就随便说说,纯属个人想法,不是拍砖。有篇文章大概是过老的侄孙写的,当然应该在文章中好好怀念过老。不过有段内容提到有一部分人对过老的误传,作者做出了解释,即和日本人下棋时手抖的不是过老,而是另外一个围棋前辈。我总觉得斯人早已仙去,前辈都是值得尊敬的。虽然作者说的是事实,但是把别人手抖的往事放在自己怀念亲人的文章中不合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六一居士传     
艾琳 《围棋天地》2002,(5):36-37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缢文忠,活了大约六十五岁,是今天的江西老表。如果按照人类的规律,当一个人开始频频回首往事,那就是表示这个人开始老了。人之老矣,不用再为什么身外之事操心,一般就要清点一番自己的事情,连自己的儿孙都不告诉,偷偷在心里一遍遍放着电影——哭啊、笑啊,谁知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