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幕降临,书桌前,我静静地读着《中文自修》的“同行人”,心海时时被激荡起层层涟漪,让我暖意盈怀,信心倍增;每一次阅读《中文自修》,她都能给我前进的动力。联想自己并不长的自学经理,却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很早我就想参加中文专业的自学考试,梦想跨入文学的殿堂。但我的自觉却始自94年5月9日,自学考试制度或多或少早有耳闻,但都说:“走这条路不容易!”尽管钟情于中文,我却仍有个畏惧心理。似乎要通过自考是可望不可及的。而对日益发展的社会对知识的要求,93年初我三思之后决定参加自  相似文献   

2.
我于1996年上中专时参加了自学考试。转眼5年时间过去了,现在我已文秘大专毕业,并取得中文本科过半的好成绩。几年自考生活,成功的喜悦和奋斗的艰辛都给我留下不能磨灭的记忆。其中滋味,相信每—位自考朋友都是深有同感的,最令我欣慰的是有幸结识了《河北自学考试》这位良师益友,她无私奉献,谆谆教导,陪伴着我奋斗在自考的征途上,激励着我不断超越自我,向着人生的最高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3.
寂寞的月亮     
汪建中 《新读写》2013,(4):50-51
在我的视野里,真正寂寞的,恐怕就是月亮了。她那么孤单地悬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我们的地球,总是在挡着她的光亮,偶尔漏给她一点点光线,像是在施舍一个孤儿,但她却无比开心,冲着我们弯着嘴角甜甜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4.
关于自考     
关于自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结。屈指算来,那要从五年前说起……第一次报考自学考试,她是神秘的,我是懵懂的。我犹豫地挤在报考的人群中却不时地感到一种无形地吸引———来自自考。她站在峰的顶巅,我只是一个决定跋涉的尝试者,那一刻,注定我将上下求索于漫漫自考路。第一次走进自学考试的考场,她是严肃的,我是胆怯的。我忐忑地坐在规范的考场上仍忍不住质问自己:复习得怎么样了?看透了吗?理解多少?题会出偏吗?能考过吗?这一切———也来自自考。她立于路的前端,我却将如此切近地接触她,通过填空、选择、解词、简答、论述…  相似文献   

5.
自考感悟     
张洪刚 《现代教育》2004,(10):54-54
我是一个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使我与大学校门失之交臂.但我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凭着对知识的渴求,我踏上了漫长的自考之路,并于去年6月份取得了英语专业自考专科毕业证书。回首漫漫自考路,使自己真正体会到自考的艰难,自考毕业就好像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檠。自考之路虽然坎坷,但是自学之果却是甘甜的。自学虽苦,但乐在其中。数载自学,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自己虽然付出了很多,但绝不后悔,因为自考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使我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在参加自考的同时,我遨游书海,勤于笔耕,成了一名业余的“文字操盘手”并小有收获:习作《跛脚踏出自学路》获《高教自学考试》杂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看到《河北自学考试》是在1994年。那时,我刚步入中师校园,就看到同学当中有人参加了自学考试。自然,他手中有着自考的杂志,不过那时的我并未过多去在意。毕业从教后,我参加了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自考,因为有老师的辅导,所以也没订自考杂志。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取得专科证书的我毅然报了面向社会开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自然,报名的同时,我也预订了《河北自学考试》。  相似文献   

7.
2000年,我与《河北自学考试》初识,作为一名自学考试者,三年来,我始终密切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从相遇到相知,我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她,她已成为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这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河北自学考试》是良师。作为河北省自学考试的惟一刊物,它每期的“学海导航”、“学习方法”都精心安排,提出许多很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我在自学过程中如鱼得水,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它在“试题选登”中刊出各年自考试题,让我能够迅速、准确掌握自考的出题思路及考试重点,帮助我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河北自学考试》…  相似文献   

8.
青春钟     
淤塞的河道需要清理,彷徨的人心需要安慰,迷惘的青年需要牵引。参加自考之前,在很长一段毫无追求的日子里,我常常心情很不舒畅。厌倦案头那么乱,杂物那么多,事务那么累;深感工作如此平凡,生活根本没有方向,理想早已是学生时代一个飘渺的幻影,年纪轻轻的人生竟变成了漫漫长夜中的旅程。是《河北自学考试》如青春之钟,唤醒了美丽的黎明,捧来了眩目的光辉,奏响了激昂的生命之歌。在她的感召下,我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一切都梳理一遍:要追求的,该抛弃的;有价值的,没价值的;美的、真的,平庸的、无聊的……一二三四地理清头绪。…  相似文献   

9.
初中毕业我阴错阳差地上了卫校,但很难培养起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校园生活的宝贵时光在懵懂中蹉跎,直到实习那年我才想起妈妈说过的那扇门:自学考试。于是96年我报名参加了中文自考。此后的三年,是我生命中最难忘、最充实又最漫长的三年,那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了我对“自考”两个字最深切的体验。三年,我的生活以“自考”为圆心,每一天的日程安排都围绕着“自考”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中医专业的自考生。自考 ,给了我生活里的一片蓝天 ;自考 ,给了我人生无限的乐趣和自信 ;自考 ,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 ,所以我一直不懈地追逐着。近几年 ,通过朋友的介绍 ,我有幸结识了她 (《河北自学考试》) ,看后 ,我爱不释手 ,每本书总要仔细阅读几遍。 1999年 6月 1日中午 ,我刚刚收到从本村小学里送来的《河北自学考试》杂志 ,就认真地阅读起来。其中 ,看到 1999年第 5期毛东升同志关于 ,“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发展初探”一文 ,文中建议将考试时间改为 6月和12月份 ,我也谈点个人的想法。自考队伍虽然日益壮大 ,但离不开我们农民兄…  相似文献   

11.
云梯之路     
我珍藏着自2000年6月以来每期的《河北自学考试》,她们是我步入自考蓝天的云梯。每次报考后,我首先是阅读《河北自学考试》,找出与报考课程相关的辅导文章。通过这些风格各异、侧重点不同的文章,认真分析某门课程的整体结构、脉络层次、重点章节;聆听过来人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确定应该去攻克和把握的目标。三年来,我一共通过了17门自考课程的单科考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河北自学考试》始终启迪着我,指引着我。实事求是地说,自学过程中,我时常会开小差,求捷径,贪图安逸,不肯下苦功。每当这些不良行为出现、颓废情绪漫延时,我就捧起《…  相似文献   

12.
自考专业户     
改革开放的年代,是个专业户蓬勃兴起的年代。在当今千千万万个专业户当中,我家也成为其中的一户,不过,我家这个专业户,从事的既不是工业,也不是商业,而是“自学考试”业。由于全家多数成员都参加业余自考学习,便被知情的朋友们称为“自考专业户”。 我于1985年取得了电大中文专科的毕业文凭。欣喜之余,感到“大革文化命”时欠下的学业帐还是没有还清,就又一头扎进了中文本科的目考行列。六女儿邢立双考上了师范专科学校,总觉得自己还有潜力可挖,也想通过“自考”来圆自己的本科梦。二女儿邢立娜考上了中专,自然也不甘原地踏步,课余也捧起了专科的自考教材。妻子相淑玲虽没参加“自考”,但在我们自学的几年中,自选自任“户长”,独揽家务大权,为的是让我们“两耳不闻家务事,一心只读自考书”。没有她的奉献,难有我们的成果。自然,那大红的毕业证书,“有我们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称为“一户之长”,至少也得把她列为我们这个“专业户”的“间接从业人员”。 到1995年年底,我和大女儿都已取得了中文本科的毕业证书,二女儿取得了金融专科的毕业证书。现在,二女儿又开始了自考本科段的攀登。自学考试,不但帮助我们能更好地去认识世界,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科学文化识,也增强了我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文自修》的忠实读者,在它宣告改版的那一天起,我心中便有一缕淡淡的忧伤。无论就学还是从教,它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因着这一层关系,尽管改版后的《中文自修》面向中学生读者,我仍没把她从订单上划掉。我庆幸在失去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师长”后,却结交了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俊友。如果说,改版前的《中文自修》使我获得了知识,那么,改版后的《中文自修》给予我更多的是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王金龙 《现代教育》2005,(11):104-105
2005年6月中旬,我的人生履历浓墨重彩地添上了这样一笔:34岁,自考大专毕业。尽管妻取笑说我是一个“老大学生”,但我却不以为忤,相反心情格外愉快,我为我所取得的进步自豪:在历经4年半艰苦奋斗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办理了梦寐以求的山东大学新闻学自考专科毕业证。心中那份喜悦是无法言喻的:我不仅通过刻苦自学提升了学历。增强了能力素质,而且有了一段充实的人生体验和与之相随的生命感悟。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参加《高等数学》的自学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通过工作和学习中的不断探索,更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这里我有几点感触,希望能对参加自考《高等数学》的考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知难而上     
我今年已经40岁了,按说到了这个年龄,谁还会与自已过不去,去参加什么自学考试呢?凡是参加过自学考试的人都知道自考的难度,那么多的定义、概念、公式需要去记忆,那么多的知识需要去理解.没有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既然知道自考的艰辛与困难.我为什么还要知难而上呢?  相似文献   

17.
本来,我是正规院校毕业的,没想到却与自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大学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到一家社会力量办学学校任教。学校的生源主要是那些中、高考落榜生,取得文凭的途径就是参加自学考试。对自考,以前只是听说而已,此后我才真正认识了她的含金量及权威性。开始的时候,我对那些学生一点信心都没有。他们基础差,而且在中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在还能勉强学习一会儿,老师一走,教室里马上乱作一片。教室里嗡嗡的说话声,很让我生气,我几次大声训斥他们,但效果不佳。这时,认识了晓刚,一个通过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的男孩。晓刚以他自身…  相似文献   

18.
挑战自考     
要参加自考其实是一时的冲动。当年老姐在读大学的时候也参加过自考,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她没能坚持下去,她向我抱怨当初的艰辛时,我总是不屑一顾。说实在的,我当时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鄙视她的味道。不就一个自考吗,看几本书去考试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事儿。上了大学,为了证明我是要比老姐强的,我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自考,学的还是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英语爱好者,早在读本科时就很顺利地拿到了英语自考文凭,这种经历可能与许多自学英语的朋友有相似之处。我还曾辅导过一位英语只有高一水平的朋友,经过两年的努力,她先后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回首走过的路,朋友说我的那些建议对她的英语学习非常有益。在她成功经历的鼓舞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历程,我想与自学英语的朋友们谈谈自学英语的心得。  相似文献   

20.
虽然自考毕业已经8年,虽然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已有了几分深沉,但每当忆起那参加自学考试的日子,我仍激动不已。因为没有自考,就没有我的今天!是自学考试使我从一名普通的钻探工人变成了《陕西地质报》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