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现代化进程中,英国"农业革命"先于工业革命,并且伴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过程发生了两个突出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变革:一是符合英国国情的农牧混合体制的定位和完善,实现农业结构优化和高效益;二是突破封建小农式的"生计农业"的封闭格局,向市场农业转变,农业专门化和商品化进入由市场调节的高层次阶段.这些变革保证英国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面向市场,加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工业革命深入开展和英国现代化经济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15—18世纪英国城市的转型,各地方城市为摆脱此前的封建危机、接受挑战而发生的内在的质的变革,地方城市以符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变革,重新确立自身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转型中的英国城市,加快了英国社会经济走向整体发展的步伐,加快了英国从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过渡,有利于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且成为英国勃起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讲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使学生明确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这是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其后果,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认识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形成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休闲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工业革命发生之后所带来的工业化,造成了英国民众休闲生活的一次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英国的休闲生活自工业革命之后展现出世俗化、理性化与商业化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姜丽丽 《华章》2007,(8):29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波及到欧美国家.在英、法等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德国国内还处于诸侯割据,政治上处于分裂的状态.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德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在这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的功能发生新变化,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本文就德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特点做分析.  相似文献   

6.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开始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城市化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本文概括了城市化进程的三点特征,论述了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得出了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和城市化的深刻根源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林秀玉 《历史教学》2004,4(7):23-28
15-18世纪英国城市的转型,各地方城市为摆脱此前的封建危机、接受挑战而发生的内在的质的变革,地方城市以符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变革,重新确立自身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转型中的英国城市,加快了英国社会经济走向整体发展的步伐,加快了英国从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过渡,有利于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且成为英国勃起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城市化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于城市并引起社会变动的一种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使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城乡关系由分离趋向融合,城市成为国家的经济主体。从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英国开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过程;到维多利亚时代末,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这一时期经历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云集以及城市人口外移阶段,出现了城市带和卫星城,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主体,以中小城市为依托.包括工业城市、港口城市、旅游城市等多种类型的新城市体系。城市化给英国社会以重大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引起政府组织某些变化,推进英国社会的世俗化。英国在城市变化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卫生、居住条件恶化等社会问题。但是,它的意义在于把社会推向新的文明。  相似文献   

9.
英国对外贸易在生产、原料、资本等方面推动了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工业革命与英国对外贸易同步发展,说明工业革命与对外贸易互动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英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从前工业化时期干涉贸易自由的立场上向自由贸易政策迈进,从根本上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间接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英国煤矿产权经历了一次由修道院到国王的大变革,对英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纽卡斯尔是英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最大的煤炭港口,在工业革命以前这里曾长期是英国最大的煤炭产地。这里的煤矿产权变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煤矿产权由修道院掌握到收归国王所有这一实质性的产权变革,使得原先的产量限制得以取消,而且降低了租金,致使大量资本得以进入煤炭工业,由此促进了17世纪英国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并为此后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在能源上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是英国原始积累的形式之一,战争的任务主要是解决世界殖民地和海洋贸易的霸主问题,从而决定未来谁将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国,这场战争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战争的结果使英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相得益彰,增强了综合竞争力,从而迈出了工业革命的第一步;战争形成的强大军事力量,也带动国内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战争带回的巨大财源,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经济动力;战争后英国人将关注的重心转向了生产,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更保证了工业革命的稳固开展。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是由工场手工业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其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呢?本文拟从社会环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优越的自然条件、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对外贸易、生产技术已经成熟、自然科学的进步等七个方面做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和英国特有的心理文化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的动力对英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强烈的作用力。市民等级追求财富自由的欲望、清教的宗教意识以及从17世纪就开始的为个人追求私有财产正名的思想运动,这些都促使了英国工业民族精神特别是“合理谋利”精神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因素在英国对大革命法国的干涉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柏克的《法国革命论》从意识形态出发,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价值准则对法国革命及其理论原则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极大地加深了英国政界对法国革命的忧虑;法国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暴力和流血,“博爱法令”的颁布,促使了对法战争的爆发。反法战争开始后,英国政府又把摧毁法国革命的意识形态作为对法战争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英国对法战争初期对意识形态因素的强调,开了世界近现代史上“意识形态之战”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美国革命以后 ,英国政府从美国革命中吸取教训 ,对其帝国政策进行了调整。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对外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 ,成了英国经济的生命线。英国政府及国内民众的帝国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已经对拓殖新的殖民地不感兴趣 ,英国此时强调的是占据贸易商埠及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16.
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和英国大革命的保守性一直是个热门问题,从农村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政治结构两方面进行探究,可找出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在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农村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要较法国先进得多,并且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也比法国农民在大革命中的作用相对微弱,这是造成法国大革命更为激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城市大气污染由来已久。工业革命以后 ,这一问题日益严重。污染英国城市大气的主要物质是煤烟、酸性气体和各种难闻的气味等 ,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英国城市大气污染曾造成严重危害 ,不仅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威胁 ,而且花草树木、建筑物和气候等也深受其害。在对大气污染进行控制与防治方面 ,英国的措施经历了由单项治理到综合防治的阶段性变化。而英国人所极力维护的“切实可行措施”这一治污准则既有强制又有弹性 ,它无疑是英国人的实事求是作风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之前,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英式大学拒绝降低门户开展技术教育。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经济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增,新大学运动由此应运而生。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如下启示:大学的内在逻辑是一切大学的准则,外延式发展是大学改革的可信赖路径,在秉持传统的同时不应囿于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