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职校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自主意识不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往往有不良的表现,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通过人人可以担任虚拟班主任,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从而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观念,实现班级的自主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石胜霞 《教师》2012,(3):13-14
面对职校生公民意识薄弱的现状,职业学校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尤为迫切。笔者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分析了职校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并探讨了教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彰显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职校生的特点,提出了培养职校生职业道德素质应坚持的五项原则,以及学校应该采取的教育措施,并强调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进行法律观念、致富观念、合作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4.
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是培育职校生树立科学、健康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主任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笔者依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分别从确定班级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开展丰富的活动、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让爱心融入集体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职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学生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养成教育就摆在首要位置。本文阐明养成教育对于职校生培养的意义及具体做法;针对当前职校生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立足学校大环境与完善班级小环境,来实施养成教育;以及思考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个班级要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要调动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由于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中学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同,社会上对职校存有一定的偏见,以致一些职校生在自卑中成长,极易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使得他们更加厌学,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如何培养职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呢?我作为一名职校的班主任,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职校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行为规范、纪律松散、集体观念淡薄、文化课基础差、品德和行为欠缺规范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职校的办学特点,发挥农村职校的职能作用,更新办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职校环境,培养新型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最终实现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目前农村职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职校生面对社会评价的压力,常常会怀疑自我价值。班级团体辅导为职校生构建了一个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职校生通过与班级同学交流,提高自我认知,建立自我认同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抓住班级是一个严整的社会体系这一观念,分析班级作为社会体系的特点,进而剖析职校班级的特性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自功能性的多样化、非正式组织的多样化、班级内互动类型的多样化,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目的在于分析、了解、掌握职校班级的特点,进而指导职校班级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抓住班级是一个严整的社会体系这一观念,分析班级作为社会体系的特点,进而剖析职校班级的特性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自功能性的多样化、非正式组织的多样化、班级内互动类型的多样化,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目的在于分析、了解、掌握职校班级的特点,进而指导职校班级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兴斯泰纳倡导的劳作学校及劳作学校精神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劳作学校精神体现在:劳作课作为必修课程、实践兴趣的教学原则、性格教育为教育目标。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及劳作学校精神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在于,尊重劳动是提升职业教育地位的根本,职业教育改革要遵循实践兴趣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内存价值与性格教育。  相似文献   

12.
工匠精神培育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阻碍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的一些因素:一是学生文化素养偏低,学习观念不端正;二是学生政治思想觉悟不高,缺乏崇高理想;三是学生自我认同感不强,缺少职业规划。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虽然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但究其根本在于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因此,在我国职业教育中进行工匠精神培养,需从明确所学技能价值、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规范学练评价、加强技能比武等方面进行改进,进而为工匠精神扎根职业教育的土壤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以工匠精神为思想引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崇尚人文精神,体现人文价值,才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这种"职业人"不仅应具有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模糊的办学理念导致培养目标的偏差,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办学定位不准导致人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加强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体现与办学目标的应然选择。为此,需要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建立和完善职业人文教育的体系和操作机制,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承担着基本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国家提出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仅意味着扩大办学规模,还意味着要提高教育质量。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来重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职教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这就涉及教养问题。职校校园环境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并以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制约着人的活动与发展,与培养“有教养劳动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职业高中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工作应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顺应新时期自由精神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胆探索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努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成长、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深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9):71-72
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推行素质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思想道德、民族观念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透析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其缺失表现在:注重物质成果的丰富,轻视主体自身的创新;追求外在形式的新异刺激,忽视内在本质的变革提升;深信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藐视对优良传统的发掘与发展等。因此,应重塑高职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探讨树立班主任威信的若干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