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20):140-142
对联是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对联可以给人以励志,抒怀、陶情等美的享受。在一些中考试卷中还出现上联或下联然后求下联或上联的题目,掌握一些对联的写作知识不但能帮学生解决考试中的问题,而且通过对联写作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对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联写作训练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考试题的改革,对联题在中考试卷中已占一席之地。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形式优美、内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现象,深爱大众欢迎。中考卷中的对联题客观上起着一种导引作用,让学生在欣赏对联的语言形式之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考生做对联题,应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就2002年全国各地中考卷中出现的对联题谈谈其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3.
裴氏家族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而且富有深厚的文化意蕴。通过对这一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的观照,进一步从人才学、教育学、修身学等方面研究开发,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陈天波 《中学文科》2007,(12):118-118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巧用对联,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历史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对子女修身教育的内容包括:德化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品质教育、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教育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诸多精华,可以指导子女修身励志,对现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深厚累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囊括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理念,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被传承并发扬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思想文化的精髓。其中,不乏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乏对思想教育的深刻认知。比如,《论语》中大量的警世恒言,在今天仍对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启示作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富有深刻内涵与哲理的。在学校思政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被引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对联可以说是相当地普遍。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熟悉并掌握对联的一般知识,并且要能书写出独特、新颖、精彩的对联。对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因此,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卷、广东卷和浙江卷中都出现了对联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联的复习备考。一、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  相似文献   

8.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对联可以说是相当地普遍。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熟悉并掌握对联的一般知识,并且要能书写出独特、新颖、精彩的对联。对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因此,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卷、广东卷和浙江卷中都出现了对联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联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其富有人生哲理的神话寓言、抒发情怀与理想的诗词歌赋、彰显人格魅力的伟岸身影、蕴含励志的动人事迹,这些无不在提供丰富德育思想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的德育带来了多样的文化形式.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方式的结合研究,在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中以期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古代文化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不仅卷帙浩繁,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从传统家训文化的德育思想内容着手,主要分析了励志修身教育、睦亲齐家教育以及为人处世教育三方面的家训内容。对传统家训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归纳,分别是严爱殷责、知行结合、榜样示范、环境濡染。最后,揭示了传统家训文化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教学的借鉴,并倡导始终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德育过程的日常化与生活化,增强德育方法的体验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吉祥图案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含义而富有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而且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文章就吉祥图案的简史及其类别、特征等方面,从吉祥图案表现出的历史文化、精神文化、人文气息及对现代设计的意义来诠释传统吉祥图案所投射出来的意蕴美感。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哲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大学生最终成为有独立、成熟、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的大学生,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寻觅人生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心胸,消除功利主义思想,追求诗意人生;不断加强修身,完善自我人格,升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每个时代的励志歌曲都有它们各自的特色,因此从它们的励志歌曲中能够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励志歌曲的性质已经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管在歌曲的内容、立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都与过去的有着极大的区别。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励志歌曲的歌唱和道德情感的培育之间的联系进行一些分析,对融美育于德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作了深入探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德育教育内容中严重缺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致使我国青少年的道德精神贫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今天我国道德教育陷入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文化非理性的全盘否定.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在于有多么深厚的古代文化功底,关键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在进行教育时,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形化,杜绝口号式灌输;同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特别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行动来做出表率,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青少年摆脱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甘桁 《中文自修》2005,(5):54-55
对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之一,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学写对联,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近些年的高考中,也有一些试题用了写对联的形式,借以检测考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的修身观是其治国理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思想尚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习近平在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基础上,针对现实中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提出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严以修身,并对修身的内涵做了深刻解读。结合当前实际,习近平为修身赋予了新内容,认为修身是修学、修德、修志与修行的总体,这就把传统文化较为抽象的概念现实化和具体化了,使其更富有实践意义。习近平的修身观是党员干部优良作风建设的逻辑前提,也是大众主体的生存指向。  相似文献   

17.
对联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应用广泛,旋律优美,形式活泼,概括性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懂,广为大众喜爱。秉承"古为今用",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对联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普及对联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校根据自身几十年"激励教育"的研究经验与特色,根据学校教育主体的需要,根据学校现有课程的优势和弱点,选择了"励志·修身"课程文化的建构。这种选择与建设是新时期学校课程文化的自觉。这种自觉包括:(1)学校对"励志·修身"课程的需要,以及对这一课程文化价值的意义的理解。(2)学校自觉认识到,对"励志·修身"这个中国古老的传统教育的议题,在新的时期有更新的发展。(3)课程文化不应是封闭的、孤立的、静止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共有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文苑中,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或蕴含哲理,或点染世情,或描摹景色,或摄取风情,极富诗意,又具画境。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全国卷三、全国卷四、上海卷、浙江卷、福建卷、广东卷都出现了新考点——对联,这对传统文化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写好对联,必须具备对联的有关知识,具体而言,对联有“三美”。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2007,(6):6-27
名言警句主要指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和格言,它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辟,愚意深刻,感染力强,在劝学、励志、修身等诸多方面具有警示作用。在英语学习中读一些名言警句,并学会正确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而且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和智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