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国照 《文教资料》2009,(27):90-92
世俗儒家伦理代表着正统道学能够自力解决社会危机和思想危机,只是在方法上有所改进,并不涉及道学的根本:而儒学世俗化则认为仅仅改变方法是无法应对的,必须对宋明道学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加以根本性的颠覆,从尊重个体存在的角度出发,对正统道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命题提出了挑战.而这种挑战,有对原始儒学世俗化的回归倾向,但又不仅仅是回归,它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应付当时的社会危机和思想危机,儒学世俗化代表着一种从原始儒学内部寻找资源进行的文化转型的一次创造性尝试.  相似文献   

2.
雅斯贝尔斯把现代西方社会中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状况称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全球化发展和技术时代来临,精神危机也同样困扰着我们。这样,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主流精神文化主要存在的危机以及如何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体系,成为我们在精神领域重点分析、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道学思想应是一个以老子"道"论为基础的学术文化理论系统,数千年来由道家道教文化传统积淀起来,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对道学思想在当代乃至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反对现代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全球化,也要反对传统东方主义式的自大;道学思想至多只能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不可能成为主导世界文化的新文化模式。将道学思想参与到世界对话的格局中,可以将我们民族的价值理念贡献给世界,并展现其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学的"以道观之"达到"道通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禅学的"般若直观"达到"不二法门""圆融相即""平常心是道"的妙悟都是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的文化思想。真人所达到的妙悟境界可以说就是西方人所渴望的"完全客观的感觉"。西方文化自古以来比较侧重事物的差异性、独立性,特别是相对独立性已经成为西方文化辩证思维的极限,它要超越"二元对立"所造成的悖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化的推动、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知识界的分化,在其时的文学领域,80年代所提出的"大写的人"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人学"的"人的文学"观出现危机,表现为以"大写的人"为表现对象的文化、文学制度的危机,而只有在这种抽象的自我、抽象的人的话语面临危机的时刻,我们才能发现作为"类本质的人",正在分化为不同的区域和阶层的人。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因缺乏实用性而逐渐边缘化。探寻史学深陷危机的内在根源,研究目标和方法的缺陷,社会功用的丧失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是史学危机的主要原因。转变历史观念、改变研究方法、探索新的社会效用是当今史学寻求转机的路径。在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共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巨大冲击。对此最为敏感、最先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王蒙带着对时代的洞察力,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他笔下的倪吾诚是跨文化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有着明显的身份焦虑感。在现代性的文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世俗精神与文人情怀的冲突以及"他者"目光的干扰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文化批判,是整个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全面危机的思想文化呈现。其批判的视界是:悲剧意识体验、文化形态史论、"新马克思主义"路径和后现代主义思潮;而其批判的视点却是: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社会功能批判、政治权力批判等。面对"现代化"和传统文化"整体性转型"双重境遇,中国"文化现代化"在超越现代西方理性危机的智识性努力中,自当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西方"后形而上学"的产生有着文化危机的人文背景,它诉诸"解构"的理论姿态所透示出的虚无色调标明其对人的精神内向度的忽略.但虚无并不必然导致绝望,作为一种"临界处境",它为人类重续"人神之约"提供了新的契机.于是,在"解构"与"建构"双向律动的人文变奏中,另一种形态的形而上学--"价值形而上学"--正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作品《退场的鬼魂》中,通过主人公祖克曼在纽约的种种经历,再现了西方世界的安全危机、政治危机、科技对人的物化及由此而来的人的危机,同时蕴藏在本书字里行间的东方文化元素如隐居、禅及天人合一理念却显示出对人类心灵的抚慰功能。东方文化对深陷西方危机中的人们起着重要的救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维系社会整体有序化、规范化和良性运行的重要规则。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心理危机等产生的深层诱因。和谐文治以崇尚和谐为核心价值,以和谐文化为治理载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注重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危机治理的善治理念和有效路径。高校应树立和谐文治理念,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治理大学生危机中的导向预防、协调化解、安全保障、疏导调适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2.
晚清儒学     
《现代语文》2007,(10):101-10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伴随着西方强大的经济侵略,西方的思想文化也以空前的规模、力度和深度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面对这一文化危机的挑战时,主要产生了以下三种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晚清已降,西方"现代性"思想侵入中国文化肌理,致使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村空间成为了一个危机场域。但是,徐志伟的著作《发现另一个"乡土中国"》钩沉了诸如鲁迅、梁漱溟等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关于中国乡村的"别样表述",从而剖解了遮蔽中国传统文化有益元素的西方"现代性"话语结构,重新发现了"乡村"的复杂性及其独特价值,不仅为我们解决农村问题乃至于"中国道路"问题提供了诸多启示,也补充、丰富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性话语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中西方童年危机根本表现和影响因素可能趋同,但国情差异决定了中西方童年危机的发生机制不会完全相同。就当前国情看,我国童年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学校和媒体,发生机制在于"生存教育"导致了儿童的"课程化成长",造成了儿童成人化。  相似文献   

15.
循着韦伯对现代社会发展理性化趋向的分析理路,西方教师文化发展趋向亦呈现理性化的特征。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和"祛魅"分别从制度和观念上影响着西方国家的教师文化塑造;重塑之后的教师文化衍生出了新的危机。新危机的解决需要"卡利斯玛"权威结构的重现和"返魅",但理性化的进程在最大程度地堵死了危机解决之路。徘徊于传统和理性化之间的我国教师文化,要警惕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教师文化合理性危机,需要在提升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重塑教师的知识权威及教学自主权上着力。  相似文献   

16.
正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不久前举行的"大国教育之声"论坛上认为,人类社会最大的危机不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而是教育危机。中国也存在教育危机,集中表现在教师身上,就表现在教师的操守危机、责任危机、信念危机上。确实,今天的教师给人的印象已经远非为古代的圣贤,而是一个沉缅于物质之中的俗人,甚至连俗人都不如。高高在上的教师一旦成为一个俗人,很多人便接受不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危机管理在西方国家发展迅速,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运用危机管理的理论阐述危机、心理危机、扩展性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特征和表现,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提出了危机干预的指导思想和干预体系,为我国心理干预机制的建设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化、哲学暨文化哲学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美国杰出CEO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福特、斯隆、沃森父子、艾柯卡、韦尔奇等人的奋斗史,就是文化批判、哲学批判、文化哲学批判的过程。考察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宗教情怀,通过跨文化分析,在文化对峙与二律背反中,重新认识管理的基本矛盾,反思危机管理的前提、方法、原则和创新范式,实现从文化自发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9.
西方危机传播理论植根于危机管理的背景中,全面整合公共关系学、政治学、舆论学等多学科知识,目前已成为较为成熟的理论。西方学界日益转向以媒体为本位,在危机传播的理论框架中探讨大众传媒的作用与功能,探索在危机事件中传媒本身如何进行议题设置,这对在我国现实语境中建立危机传播中传媒的良性反应机制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诸多文章声称中国正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明斯基时刻"或"雷曼时刻"就要到来。而现实上,中国从未遭受像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那样的金融崩溃。而只有西方世界才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但那些急切地想把西方金融体系引入中国的人,则有可能会让中国史无前例地爆发类似金融崩溃。因此,有必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现有金融体系本身就优于西方金融体系,以及若引入西方金融体系中国就会爆发类似金融危机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