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从来不是中立的,蕴含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论文通过西方主流媒体对中英同一性质新闻事件的报道,运用分类、情态及转换等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探讨语篇中意识形态倾向,揭示隐藏在新闻报道语言背后的双重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掩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文从及物性和词类两个方面对《华盛顿邮报》有关中国废除劳教制度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了该新闻隐藏的意识形态,同时验证了批评话语分析在新闻语篇分析上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批评语篇分析,一直在试图从社会和认知两个方面理解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汶川地震报道同一事件的不同的两篇英文报道,以费尔克拉夫三项度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揭示语篇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熟悉新闻报刊中常用的语言策略,提高批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批评语言学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BBC所播出的的一则新闻作批评性分析,考察意识形态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语言通过其各种表现方式的运用来影响和介入人们的意识领域。  相似文献   

5.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展示语言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尤其是揭示语篇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自从日本悍然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钓鱼岛争端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文章选择《英国卫报》和新华社对钓鱼岛争端的两篇报道。借助“及物性”概念,对比分析两篇报道的语言结构特点,以此探讨不同新闻语篇背后深藏的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各种差异。  相似文献   

6.
苏彬 《文教资料》2009,(25):52-53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源于批评语言学,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语言和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有着辫证的关系.CDA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所隐舍的思想或权力关系,研究语篇是如何被用来传达意识形态并通过权力关系达到相应的目的.该文章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法分析奥巴马的获胜演说,分析政治演说的演讲者是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达到向公众提供信息、劝诱听众、控制听众的意识形态的目的.运用批评性的分析方法对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话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批评语言学的一种分析工具,及物性系统在对语言背后所隐藏真相的揭示上非常有效.体育类新闻与意识形态及权力间关系的紧密度远不及政治性和社会性新闻,但通过及物性分析能够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因此,外语学习者要增强批评性语言意识,提高批评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批评语言学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VOA和BBC所播出的围绕同一事件的两则新闻作批评性分析和比较,考察意识形态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语言通过其各种表现方式的运用来影响和介入人们的意识领域。  相似文献   

9.
批评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分析架构,对两则新闻报导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意识形态决定着语篇生成的主导权,而语篇是意识形态的工具,起着维护该意识形态所从属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权力和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语言表征解读能够揭示话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研究以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为例,选取来自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七篇中国新闻报道及八篇美国新闻报道作为语料,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报道中人际功能的两种主要实现方式,即情态、直接引语及间接引语。本研究反映了两国媒体对此事件的真实态度和看法,揭示了新闻语言背后隐含的话语意图和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11.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语篇分析,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及物性、分类、情态、消息来源等几方面对<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新闻语篇里的语言如何被意识形态影响,又如何传播和固化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批判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了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美国的新闻报道虽然鼓吹客观公正,但却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语言常常体现出霸权主义的思想.从两篇美国的新闻报道可分析出暗念在美国新闻语篇中的美国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3.
广告中的语言、男女形象的塑造以及广告中反映的男女身份和权力都深深体现了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意识性别关系.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揭示了这种性别关系的不平等,指出生物学结构的等级观念支配着广告中关于性别的话语,广告中的语言、形象和身份、权力关系都是自然化性别差异观点的直接产物,看似远离意识形态的广告,实际上却代表了男性霸权文化.文章同时也指出,广告中男女形象塑造的变化和男女身份、权力关系的变化引起了男女性别关系意识的变化和改进,从而可以促进女性意识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文本实践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是政治话语具有代表性的语篇形式之一,本文分别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个角度出发,剖析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总统话语,来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势如何影响总统的语言使用,以及使用的语言又怎样服务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批评话语分析的任务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意识形态和语言的关系。随着人们对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批评语篇分析的手法来分析媒体语篇的语言特征。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手法对比分析China Daily和The Economist关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从词汇分类、转换、情态系统三方面探讨这两家媒体对于该事件报道中的语言运用的差异以及产生原因,可以揭示中西方媒体所蕴含的不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揭示其报道通过语言手段塑造专制、强权的中国形象,并暗指"中国梦"隐含着中国试图称霸世界、将"中国梦"作为政治工具统治中国的野心的错误论断,阐释了英语新闻报道通过隐性语言表达话语与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关系,以期唤醒人们辩证对待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批评语言学也叫批评性语篇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权力、意识形态与语篇的关系。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本文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及物性系统对分别刊登于中西方媒体的两篇关于西藏自焚事件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显示不同立场的新闻媒体对于同一事件报道的不同揭示报道中意识形态以及语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的表面形式,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政治语言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语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说服、控制,让公众接受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从而影响公众的意识形态。修辞的运用是政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政治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揭示隐藏在政治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的表面形式,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政治语言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语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说服、控制,让公众接受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从而影响公众的意识形态。修辞的运用是政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政治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揭示隐藏在政治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0.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理论框架内,语言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实践,是控制的工具。不同的语言形式或用法因为被使用的语境和交际目的不同而包含不同的意识形态。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以美国第35届总统JohnKennedy的就职演说为例,从情态、人称代词、隐喻用法以及词汇选择四个方面,探索这篇演说背后的意识形态,揭示肯尼迪如何通过语言强化这些意识形态达到其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