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研究地名,可以了解其间蕴含的文化信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名志》收录的地名众多,对巍山地名显型形态和隐型形态的分析,探索巍山地名与其地域文化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地名的命名,是由特定民族的语言来表达的。从地名的语言背景中,可以了解到历史上曾有过的民族活动的痕迹。地名的民族语源问题,蕴含了重要的历史文化线索,是我们探究民族史时需要认真关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地名透出的文化信息——略说保山地名与保山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凝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信息,研究保山地名,更能体会到保山具有的悠久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腾冲的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腾冲地名反映了人们对地理的认识,反映了国家的控制与经营状况。这些地名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史信息,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地名成为我们了解腾冲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名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如何规划和保护北京城市历史文化作了探讨。城市必须建设和改造,但必须处理好改造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特别对中心区和传统的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做了多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地名规范化是当今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1986年《地名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到现在,经过近30年的努力实践,我国地名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地名使用中不规范现象仍未杜绝。笔者以徐州地区地名为例,对当前地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做了细致的探讨,希望借此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对地名规范化问题的关注,推动地名规范化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名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它和地下文物一样,蕴藏着历史文化密码。解开这些密码,也就打开了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宝库,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环巢湖区域众多城镇乃至自然村的地名,都极具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这一区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随着地下文物的进一步发现,这一意义将会更加凸现。地名的文化资源必然会带来旅游资源。地名文化资源有浅与厚,真与假之分,在作为旅游资源景点开发时,必须择善而从。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名的文化资源真正为旅游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山西历史悠久,地名文化非常丰富.文章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分析山西地名,概括出山西地名的历史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人物文化、历史遗迹文化和历史心理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9.
地名词汇的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新地名的产生,二是旧地名的消亡,三是地名的更改。而导致地名变化主要有两个动因,一是地名的自然改变,一是地名的强制改变。社会变迁是地名词汇变化的动因,地名词汇则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二者息息相关、时时互动。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南海地名是岭南文化的宝贵财富,而沙头作为南海地名保护较为完整的一个乡镇,研究其地名的区域特征对于南海地名的研究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沙头地名与文化的研究为基础,对沙头地名的区域特征进行归类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专有名词中特殊的一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辞现象,反映出修辞方式在词汇中的应用特点,本文以胶辽官话为例分析村庄地名常见的修辞方式和不同时期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天然文化空间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独特优势。以商丘为例,提出针对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有益策略,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作为商业文化核心,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区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流失。以宜宾为例,在分析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宜宾文化旅游特色定位应该立足于城区四大主题文化,并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文化旅游的立体打造的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地名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对旅游活动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在“食、住、行、游、购、娱”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地名作为地理实体的符号,凝聚了区域的历史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地名具有审美功能与知识功能,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属旅游资源范畴。现代旅游中,地名资源的开发需从地名的形成、变化规律出发,处理好地名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通过地名资源在城镇规划、景区建设、餐饮、旅游纪念品、古景复原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内涵与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15.
李景生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1):65-67,77
古时的鲁西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贾贸易繁荣,文化积淀深厚,因此地名蕴含着表现一定地域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其地名分析,概括出地名的人居文化、宗教文化、商贾文化的特征及人文内涵,从而探寻其地域文化绵延的脉络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偏关县469个村落的地名主要以三音节为主,多"平平"相配,结构上主要是专名+通名,体现了偏关县的地形地貌、历史、商业、习俗等当地特殊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山阴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当地人习惯把县境分为山区和川区,川区又以桑干河为界,分河北片和河南片。本文从这种分区出发,根据地名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的密切关系,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分析了地名反映出的地形、水文及人们的居处差异,其次对三区地名命名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地名中的特殊读音及用字加以说明,阐释了特殊地名反映出的历史文化景观,并对部分村名的语源进行了考证,最后简要分析了不同地区相互排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地名"庄浪"在甘肃省境内指两个不同的地区,一是今兰州市永登县的旧称,二是指今平凉市庄浪县。据地方志记载两地都为元初设置,境内都有庄浪河、苦水等相同地名。由于两地地缘位置与设置时间相近,对两地地名来历的解释经常存在史实误用的乱象。吐蕃文化渗入的共同经历为解释这一地名隐喻的文化同源性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地方性知识认知视角的转变也为西北边疆史地的历史学、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阐述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影响以及文化生态保护的理念.以泉州为例,从文化生态保护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探讨.认为应坚持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理念,选择文化生态旅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并提出组合型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客源市场开拓与宣传促销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地名包括旅游景点名称中凝聚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按照惯例,地名的翻译通常用音译法。为了避免地名中文化内涵的流失,在翻译的过程中,可采用意译法、音意结合法。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瘦西湖公园,其景点地名翻译良莠不齐,应切实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