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志联品赏     
俗话说言为心声,对联也不例外。少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广读诗书,博通经史,又擅长于作,因而一度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并得意地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并将其贴在门上。从联中“遍”、“尽”两字,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苏轼还是比较狂妄的。对联贴出没几天,一位老专程登门“求教”,  相似文献   

2.
赋诗言志     
正"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今天所说"抒情"不一样,那个时候的"志"大都关联着政治、关联着教化,不是私人性的,而是用在社交场合。外交使节讲究"受命不受辞",即只接受使命,至于在谈判桌上如何交涉应对,要靠随机应变。为了不致在表达外交意见时出现言辞上的失礼忤怒对方,又能达到预期的外交目的,"赋《诗》言志"成为春秋时期相当盛行的一种外交惯例和风范,即运用《诗三百》中某些适当的诗句来表达心志。赋诗者借用《诗三百》中的现成诗章来婉转说明白己的志意,因而他既要对原诗内涵有透彻的理解,又要巧妙地把  相似文献   

3.
品赏节气     
苗得雨 《成才之路》2009,(21):91-91
农历一年之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名字取得好,有的如实相告,有的绘声绘色,令人品之,意味无穷。农历的十二个月,分成四季,四季分明。一季三个月,一个月两个节气。有时遇闰月。或早点。或晚点,“三月清明不见花。二月清明老了花”,就是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咏物言志     
点击名篇桥艾青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便产生了桥。苦于跋涉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桥是乘船者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诗人资料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在延安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  相似文献   

5.
言志篇     
志,乃人之成大事、立大业、修大德之本。孔子曾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两千多年来,这句话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而这种精神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相似文献   

6.
品赏苏州     
<正>第一次读到苏州,缘于对苏州的赞美之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愿望蛰居心底一角,盼望能有朝一日长出翅膀飞向人间天堂。数十年后的今天终于梦想成真。苏州之美,美在园林。第一次来到苏州,我就在九曲十八弯的园林中迷失了自己,恍如梦境中的我竟不知身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诗言志”开创了“言志”传统,“赋诗言志”在春秋时期的外交场合颇为盛行,人们往往借助诗篇来委婉表达心中的情意。赋诗言志在春秋晚期开始衰歇,一种新的言志样式开始出现。孔子及其弟子一方面将“赋诗”变成“言诗”,一方面改造“赋诗言志”,将“言志”从“赋诗”中解构出来。孔门言志虽然沿承“赋诗言志”传统,但它改变了赋诗来言志的做法,而是直接陈述心中的志向。孔门言志文献在形态上主要呈现两种类型:一是实录型,文本较简短;二是编纂型,其文本较复杂。大抵而论,前者多为实录,后者则经过加工,是出于有意的编纂。通过这些文献,不仅可以了解“赋诗言志”传统的裂变与转向,而且这些文献本身也揭示了孔门的个体修养目标与社会理想,是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据。此外,孔门言志文献还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论语》文本生成的若干信息。  相似文献   

8.
西瓜,又名夏瓜、寒瓜、美瓜,原产于南非中部沙漠地带,后通过“丝绸之路”进入我国新疆。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  相似文献   

9.
一、敕勒①歌北朝民歌牧勒川②,阴山③下。天似穹庐④,笼盖四野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⑥牛羊。〔注解〕①敕(chì)勒: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又叫铁勒、高车。《北史》载:“其人好长歌”。《敕勒歌》选自宋朝郭茂倩(piàn)编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它是公元五四六年北齐  相似文献   

10.
托物言志     
2007年高考古诗词阅读命题材料仍会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唐诗中的绝句尤其应该引起每一个备考者的注意。同时,对宋词的考查也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另外,2007年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内容将会越考越细,大到主旨、意象、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小到炼字、炼句、修辞,都将在测试的范围之内。评分将会进一步尊重考生对诗作的个性化解读。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围绕着2007年将会出现的这几个变化,根据历年高考古诗词阅读选材的主题,分"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记事咏怀""咏史怀古"四大板块,约请了几位在高考试题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为我们命制了这组预测专辑。相信它们会送你一双阅读的慧眼,提升你的做题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咏物言志诗     
备考提示咏物言志,就是诗人借描写某种物(通常是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来表达某种志(思想、感情或情趣等)。  相似文献   

12.
托物言志     
【真题再现】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未用较得失,我老世愈疏,虽此二物随,爱棋因局②方。那能记官商?一拙万事妨。不系有兴亡。  相似文献   

13.
张林同学问:“《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运用了明代的方孝儒、《说岳全传》中的高僧坐化、向子期写《思旧赋》三个典故,其用意应怎样理解?”用典,就是用过去的事来说明当前的事,借过去的事抒自己的情。典故用得精当,不仅要类比贴切,更要给典故注入现实的思想感情,通过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作品的形象,深化作品的主题。文中的三个典故,用在不同的情境中,都能含蓄地表  相似文献   

14.
言志议论类     
【锁定考点】1.识记文学常识;2.掌握常见实词的含义;3.掌握常见虚词的含义及用法;4.翻译文言句子;5.掌握词类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等;6.提取文中信息,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7.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8.理解作品论证方法、思路与写法;9.谈阅读感悟。【新题演练】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上古时代直至今日,从来没有停止诗歌的吟唱.诗歌记录了先民的生活,也是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等,精彩纷呈.屈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唐初四杰、大小李杜、元白、刘柳、王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唐伯虎、郑板桥、毛泽东等,大量的优秀诗人更是灿若星河.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精湛短小给读者留下了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只有了解诗歌语言的炼字之美和语言的留白,才能进入诗歌的语境.  相似文献   

16.
李勤 《吉林教育》2009,(5):83-83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少儿时期的文化启蒙将决定人一生的价值取向。古典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馥郁芬香的一块园圃,长久以来影响与滋润了无数读书郎,对他们一心灵的震撼、情感的陶冶、个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是指通过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作者主观情感与认识的写作手法。如,杨朔的《茶花赋》、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灯》等,都是成功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名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巧妙地表达某种愿望某种感情——赞美或者谴责、歌颂或者批判、认可或者否定——作家常常会在动笔之际先来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选择”,以便选择一个足以寄托其情其理的极生动极具体的“物”,然后再紧扣此“物”,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并果然在看似写“物”的表述中极传神地传达了自己的感情或愿望。此种写法,就是我们所谓的“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19.
爱宗 《语文新圃》2007,(5):15-16
2007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第六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代表时引了一句明代诗人于谦的诗《咏煤炭》:"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意思是指他愿意做一把火,为百姓而燃烧.……  相似文献   

20.
【技法导读】为了巧妙地表达某种愿望某种感情——赞美或者谴责、歌颂或者批判、认可或者否定——作家常常会在动笔之际先来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选择",以便选择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