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四)对性安全或身体隐私部位的认知情况 我们通过设问“用图画表示不能随便给别人看和抚摸的身体部位(这个部位用红笔画出来,其他部位不用红色)”,来了解小学1~2年级孩子对性安全或身体隐私部位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2.
1~2年级小学生性教育调查报告(下) (四)对性安全或身体隐私部位的认知情况 我们通过设问"用图画表示不能随便给别人看和抚摸的身体部位(这个部位用红笔画出来,其他部位不用红色)",来了解小学1~2年级孩子对性安全或身体隐私部位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的隐私意识是如何觉醒的?到底什么是隐私?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你不愿意被人知道,也不愿意被人侵犯的个人领域。它可以是你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你的私密空间或私密信息。隐私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的意识,将自我和外界区分开来。自从人类的隐私观念诞生以来,隐私意识的觉醒就经历了一场从萌芽到巅峰的过程。关于隐私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人类追求物质进步和精神自由的历史,从隐私的角度回看人类历程,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我们身体的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暴露给别人看的,更不能随便让人触摸,特别是我们的性器官,它是我们身体的秘密部位(也叫隐私部位)。同时,我们也不能随意地观看或触摸别人身体的隐私部位。但是,我们可能会遇上一些想要对我们进行性侵犯的人,他们可能利用各种手段侵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性侵犯的行为包括身体接触和非身体接触,多数情况下是身体接触。性侵犯的手段,通常有哄骗、贿赂、利用感情、威胁、恐吓、暴力等。并不是所有的与我们身体接触的行为都是性侵犯。父母和亲人在对我们表达他们的爱意时,会拥抱和亲吻体,这是正常的。注意,医生在为…  相似文献   

5.
妇检见习中病人隐私权问题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由于医生、护士、见习学生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有很多机会接触到病人的隐私,但目前患者的隐私权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诊疗中需要暴露患者身体隐私部位的情形时常发生,某种情形下,这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损害和物质损失。要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护,一是保证患者的隐私权不受他人侵犯,二是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求助于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沈洁 《成才之路》2014,(34):73-73
正前段时间,在《读者》上偶尔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有媒体做了一个小学生性安全的调查。中国的孩子被问到"隐私部位是什么""如果有人抚摸你的隐私部位怎么办"等问题时,大多很茫然,不知道在问什么,有的说爸妈老师没有告诉过他们。而在爱丁堡长大的同龄孩子却觉得这些问题太简单了,因为在他们学校就有一门课,名字叫"保护我自己"。这对我触动很大,有的孩子虽然有一些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当自己真正遇到伤害时,他们有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未成  相似文献   

7.
差分隐私保护是Dwork提出的基于数据失真技术的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模型,由于其克服了传统隐私保护需要背景知识假设和无法定量分析隐私保护水平的缺点,近年来迅速成为隐私保护领域研究热点。PINQ是最早实现差分隐私保护的交互型原型系统。介绍了差分隐私保护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PINQ框架的实现机制。以PINQ中差分隐私保护下K means聚类实现为例,研究了差分隐私在聚类中的应用。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的隐私预算下,实现的隐私保护级别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说到"隐私",不少人总觉得这是成人的事,与孩子特别是与幼儿根本不搭边。其实,这种观点有些偏颇。客观地说,幼儿也有隐私。一般来说,幼儿的隐私主要是其生活中不愿意为他人所知晓的事情。其中,大到父母离异,小到自己身上长了一颗黑痣等。通常情况下,2岁半的孩子就知"羞耻",其主要表现为: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时,会产生羞耻感。3周岁的孩子会有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比如:对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觉得这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人"。4岁以后的孩子则会有越来越多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事,比如:对于自己过胖、过瘦、眼小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往往相当敏感。若大人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使用在线平台时会留下隐私信息,是否应当收集消费者隐私并从中获利成为平台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政府对隐私泄露施加惩罚的情况下在线平台的最优隐私收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存在隐私泄露风险,在线平台总是选择收集消费者隐私,且“隐私占比”随着单位隐私价值递增,随着消费者隐私敏感度递减;相反,如果因为发生隐私泄露而遭受惩罚,则仅当惩罚力度较小时平台才有收集消费者隐私的动机。福利分析表明,当隐私泄露的惩罚相对较小时,收集消费者隐私是帕累托改进的。研究结果对于在线平台的隐私收集策略选择和利润来源的聚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也为相关部门制定隐私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14,(15):5-5
《楚天都市报》消息 能关心和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湖北省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园教会幼儿安全常识。  相似文献   

11.
移动社交网络隐私保护问题是目前社交网络应用领域的前沿性课题.现有关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隐私保护数据发布和访问控制等方面,对用户隐私信息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的很少,不便于进行个性化隐私保护策略设计,增加了用户隐私保护设置的复杂性.为此,该文以大数据分析工具为技术手段,重点研究用户隐私信息间的关联关系,以便为进行个性化隐私保护策略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一 儿童隐私意识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隐私,反映了儿童与其交往对象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稍大一些,如六七岁左右,就开始在人际交往中建构起自己的隐私,体验到秘密所带来的神奇的分隔力。他们开始知道什么是隐私,有了一些关于隐私的神秘体验,但是不能真正地理解隐私。如他们会说:“不告诉你我昨天晚上尿床了,因为这是我的秘密。”儿童的隐私意识主要来自于儿童和世界的互动,不仅包括和人的互动,也包括与物的互动。孩子的隐私意识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西隐私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问题是中西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不同学者对中西隐私问题持不同的观点.甚至十分相左的观点.即认为中国人没有隐私.本文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去证实中国人没有隐私这一错误的观点.并认为中国人的隐私观是一种群体隐私观.以期减少中西跨文化交流中因隐私观的差异而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安卓应用恶意泄露隐私最常使用的手段是基于HTTP协议的网络通信,通过该方法进行隐私泄露比例高达96.2%.针对安卓系统隐私泄露检测需求,提出基于HTTP数据包分析的安卓隐私泄露检测机制,捕获与过滤安卓应用程序运行中产生的网络流量,使用键值对提取及隐私信息匹配等方法判断该应用是否泄露隐私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已有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中人的隐私安全保护逐步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关注的焦点。网络隐私安全是国民安全与信息安全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叉合集,隐私安全的保护是对互联网公共性这一乌托邦的消解。总体来看,网络隐私安全体系就是通过观念意识、技术工具和制度措施来实现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活动以及个人私密的数据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和内部侵害的稳定状态。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空间是一个公共性与反公共性同时存在的场域。大数据技术治理驱动下的个体隐私保护旨在建立大数据技术与个体隐私保护之间的联系,通过大数据实现“技术治理”到“技术赋能”的转变。因此,要加强网络隐私安全观念的培养,提升网络隐私安全技术水平,对网络隐私安全进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数据隐私保护微专业是以隐私数据和信息安全融合为研究方向,是典型的复合型新兴专业.各种法律和监管要求的执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数据隐私保护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充分考虑数据隐私保护专业特性,对数据隐私保护微专业的构建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数据隐私保护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习内容以职业发展和职业技能为导向,走产教融合道路,与国际标准接轨,学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数据隐私保护的技能,考取CDPSE证书,增强学习者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隐私观念与隐私权之间存在着很多必然的联系,是研究现代隐私权的基础。从隐私观念的产生到隐私事实的出现再到隐私权利的产生过程,是历史证明了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和移动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人们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得自己所在的位置,但用户位置隐私遭到侵害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关于位置隐私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基于位置的服务中,服务的质量和用户的隐私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在保护用户位置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是研究的重点。从身份匿名、数据混淆、轨迹隐私保护3个方面介绍了位置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隐私是个人心理环境的分支,不同的国家时隐私观的态度不同.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因隐私观而引发的冲突事例屡见不鲜,甚至影响了人们之间的顺利交往.本文探讨了中西方隐私观的具体差异,以便于不同国家的人更好的了解中西方对隐私观的态度,促进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20.
隐私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概念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隐私的认识也是不相同的。隐私和隐私权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隐私包括比较广泛的内容,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个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公民隐私权是多个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本人试图从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概念和内容着手,来谈一谈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