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美宇 《高中生》2008,(10):60-60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贲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经·国风·周南》古人极爱"拈花惹草",故有莲之洁,菊之隐,牡丹之富贵。  相似文献   

2.
【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读解】—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     
月光如水,温柔地倾泻下来,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银白的静谧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那是个温暖的春天,阳光和煦地笼罩着大地。沿途的桃花开得正好,放眼望去,有如一团团红云,张扬着春天的美丽。蝴蝶穿梭于百花之中,  相似文献   

4.
“桃”     
桃花红艳,桃味香甜。在民俗中,“桃”一直被视为平安、康乐的吉祥物,颇受民众欢迎。其象征之意有三:桃水,为五木之精,有辟邪扶正的功效。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花暗喻美色。《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桃实象征长寿,“仙桃”的故事出自《神异经》,民间年画中长寿翁手捧仙桃则更是人们所熟悉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找们今天的节目可部是关于桃花的。是的,今天的“中国风”节目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就是“桃花礼赞”。在二三千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名叫《桃夭》的诗。对,《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文老,这“夭夭”“灼灼”,用现在的自话怎么讲?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仍然有不少论者认为,象《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等诗句中的“之”是助词,或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置于中心词与限定语之间表示定语后置现象。而笔者认为,此类“之”的词性仍然可以被看作是指示代词,它不仅具有“这样的”、“那样的”意义,而且还常常修饰限定表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充当状语或补语,指示事物性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桃花意象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怒放的桃花如火如霞,为新娘子出嫁营造出喜庆的气氛。到了唐代,桃花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更多的诗篇中,诗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桃花,使之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8.
桃花朵朵开     
花之情挑花从《诗经》深处妖俏而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向·桃天》,奏出了以桃喻人之先曲.自此桃花的艳丽、柔媚、多情便如影随形地与红粉佳人迤逦在中国文化路径上。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索若铅华”(《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诗词多婉曲含蓄 ,因为诗人常常运用寄托的手法来隐瞒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有寄托的诗词耐人咀嚼 ,能给读者鉴赏再创造的空间。寄托源出传统的比兴。起兴和寄托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暗比。只是起兴所比喻的意义可通过后面的诗句体会出来 ,较为贴近 ,而寄托的暗比意义则不直接道破 ,较为隐晦。请看《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如归 ,宜其室家”。诗人先写桃花茂盛艳丽的情状 ,触景生情 ,想到这位姑娘的美满婚姻 ,并引出“之子如归 ,宜其室家”的良好祝愿。诗中前两句乃起兴之句 ,其暗比义在后两句中道出。而寄托义则不直接道…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一位与世纪同龄的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学贯中西,才华横溢,创作繁富。在长期的创作中,冰心形成了轻柔典雅,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的外衣则是其作品的语言特色。冰心自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她熟读古典诗词,名家名篇。五四以后,她又大量学习吸收新词新语并用于创作和翻译。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凝炼精粹优美灵动的语言风格。她的作品中,不少词语都带有个人习惯和情调,同义逆序词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类。 逆序词又称倒序词,其起源很早,先秦两汉典籍中已不鲜见。如《诗经·桃夭》第一章有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第二章则为“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室家——家室”互为逆序。又如《诗经·东方未明》第一章句云“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第二章为“东方未明,颠倒裳衣”。“衣裳——裳衣”也互为逆序。他如屈原《楚辞》中的“长久——久长”;汉蔡琰诗中的“离别——别离”;《后汉书》中的“忌讳——讳忌”,还有友朋——朋友、心腹——腹心、训诂——诂训等等都见于先秦两汉典籍。这类同素异序词都是一正一逆,体现了汉语构词方法的灵活便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经过考察论证,得出:"之子于归"的"于"应释为"往"。随着语素化进程,"于归"逐渐变成一个词,"于"的意思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12.
《桃夭》是《诗经》中一首轻快活泼的祝婚诗。全诗三章均以茂盛而美丽的桃树起兴,从修辞学角度讲,属于以物喻人的比喻;从《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段看则属于兴中兼比,具有明显的隐喻性质。作者选取桃树作诗的整体隐喻意象,以桃花、桃子、桃叶作多重隐喻,层层递进地对新娘婚后生活幸福、早生子女、家业兴旺做了巧妙暗示,同时结合"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写实,表达了对新娘幸福美满的婚后生活的热情祝愿。《桃夭》的这种多重隐喻既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汉有游女"为何"不可求思",学者们给出了各种解释。本文通过"之子于归"表示的时态问题,用"这个女子已经出嫁"解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汝君  杨世诚 《科技文萃》2005,(10):160-162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这大概就是"鹊巢鸠占"的来历.那么,"鸠"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占据鹊巢的?又究竟是哪一种"鸠"曾经占据过或喜欢占用哪一种"鹊"的巢?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08,(Z8)
送别是极为平常的一种人生经历。古人珍惜情谊,送别时常以诗歌相赠,所以送别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文学中极为常见的题材之一。送别诗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相似文献   

16.
离情别意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巾就已出现,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赡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南朝梁著名文学家江淹也慨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三错别字专题复习中,常见一些参考资料将“桃之夭夭”当做“逃之夭夭”的错误书写形式予以改正,而大多数学生由于文言知识的缺乏更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桃之夭夭”的“桃”字写错了。就连《环球时报》(2001年03月16日第九版“学习园地”一栏)也认为“桃之夭夭”书写不对,“桃”应改为“逃”。之所以出现这些误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桃之夭夭”与“逃之夭夭”的关系。《汉语大词典》卷四第978页对“桃之夭夭”作了很好的解释:[桃之夭夭]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后以喻事物的繁…  相似文献   

18.
“逃之夭夭”本为“桃之夭夭”,形容艳丽盛开的桃花。源于《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来有人由“桃”想到谐音的“逃”,  相似文献   

19.
对比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及其注释 ,然后按要求答题。〔甲〕文侯与虞人期猎①。是日 ,饮酒乐 ,天雨。文侯将出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公将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 ,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 ,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选自《战国策·魏策一》)〔乙〕昔吴起出遇故人② ,而止之食。故人曰 :“诺。”起曰 :“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 ,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③ ?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丙〕范式…  相似文献   

20.
"桃之夭夭"与"逃之夭夭"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其义也不难理解。但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却很少有人论及,本文试从汉民族心理的角度探讨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