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团党委注重在抓群众性报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促进了群众性报道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全团共在省以上报刊、电台用稿1500余篇,其中群众性见稿就达700余篇,见稿人数近80余人。团队报道工作连续5年被上级评为“群众性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们的经验是:一、端正认识,切实把业余报道队伍建设摆到应有位置。在抓报道工作中,团党委发现部分同志对群众性报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团级机关任务重、工作头绪多,报道人员只能“兼职”,对新闻报道工作“敲敲边鼓”就行了,没必要把那么大精力放在报道上。对此,这个团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报道:新疆军区某工兵团立足基层连队,突出部队特点,认真抓好新闻报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1990年以来,全团共刊播各类新闻稿件1549篇,其中全国性报刊、电台、电视台刊播233篇,省市级1316篇,连续10年被新疆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新闻报道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部队全面建设,近十年来这个团先后有近百项工作分别受到总部和两级军区表彰,团党委也连续十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团党委。紧紧围绕基层抓好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显著@谢斌 @隋建强  相似文献   

3.
我是从1985年12月开始学写新闻报道的,一年来,我已在报刊、电台上稿118篇,没有一篇失实报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平时在写稿中始终保持“五个冷静”,牢记“两个不能”。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1987年在省以上新闻单位见稿61篇,去年又见稿82篇。有的通讯员问我上稿为啥这么多,我说的一条体会是,掌握报纸特点,做到“投其所好”。我以前写稿,不大注意研究各报特点,有了素材写“通稿”,乱投一气,结果稿子写得不少,用得不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使我看到,各家报刊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和要求。作为基层通讯员,如果没有直接同报社联系的条件,应注意研究各家报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初学写稿时,看到全国性报刊上登的报道中也有不少平凡的小事,便陆续采写了十几篇投去,可是篇篇石沉大海。为什么自己写的稿件没有见报呢?我把自己写的稿件,与报纸上相似的稿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报纸上刊登的文章,看似乎常!实际上有较强的指导性,写作手法也比较新。另外,还发现每家报纸都有自己的特点,由于读者对象不同,所报道的内容也不同。于是,我把各家报纸各版所开设的栏目抄下来,记在笔记本上,有针对性地采写了一批稿件,试着给大报寄去。没料到,三个月就在全国性和省级报纸、电台见稿十*篇。一九八四年十二…  相似文献   

6.
1968年参军后,阴差阳错使我这个只上过六年小学的农村孩子参加了部队刚刚成立的通讯报道组,后还被送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学习了三个月。从此我与新闻报道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换,我都坚持为新闻单位写稿。实事求是地说,是新闻报道工作培养了我,锻炼了我,造就了我。我在搞新闻报道工作中尝到了乐趣,我愿与新闻报道工作终生为伴。 在部队专职搞通讯报道时,为保证写作任务的完成,我经常加班加点,以熬夜为乐。后改行干其它工作仍笔耕不辍。1981年,我们部队在解放军报剃了光头,部队领导“盛怒”之下,提出谁在《解放军报》见稿一篇,记三等功一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时任组织股长的我,利用下连蹲点的机会,写了篇《应重视连史的编写工作》,不想此稿被  相似文献   

7.
新闻窗     
湖北省军区开展“三写”活动本刊讯李云、江仁报道:为了提高机关干部写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湖北省军区政治部在机关广泛开展写新闻报道、写调查报告、写理论文章的“三写”活动。十年来,在省以上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2000余篇,4次分别被总部、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3名同志被广州军区树立为新闻报道标兵,提前晋职晋级,~批优秀论文获总部一等奖。《政治指导员》召开“热心读者”座谈会本刊讯王远林、杨圣着报道:去年10月7日,广州军区《政治指导员》杂志社召开了“热心读者”座谈会,全军陆、海、空部队和武警部队的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经常写一些稿件,1987年我共写了320多篇新闻稿件,只被地市级报刊电台采用了两篇,一度失去了信心,不愿再写稿件,去年,我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使我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闻知识,1988年1月份到12月份,我共发出稿件110多篇,被报刊电台采用28篇,其中省以上报刊电台上稿21篇,地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篇,并被支队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所有这些成绩都应归功于我的良师益友——《新闻知识》,是她提高了我的上稿率。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原来只有高中化程度的女工,从26岁开始学习写新闻报道,现已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章,其中90%以上是报道煤矿工人中的好人好事好风尚的。去年,我仅在河南省十佳报纸之一的《平顶山矿工报》就见报189篇,平均每个月发稿15篇以上。  相似文献   

10.
我刚从基层中队调到支队报道组时,怀着对新闻报道的热望,不分昼夜地写稿。两个月时间,我竟写了100多篇稿。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投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我整天在企盼和失望中煎熬,后来,我干脆连报纸都怕看了。一天,隔壁的张参谋对我说:“你听搞报道这一行的人说,现在是‘报社无人莫写稿’,我的大记者啊,你还是到报社去烧烧香,拜拜佛,疏通一下吧!”我将信将疑。说实在的,这以前,我也想去报社送稿,可是每次走到报社门口,不由得停下脚步,像我这样的“新兵”,人家编辑会理睬我吗?这次我一定要试试。找谁呢?前不久金华日…  相似文献   

11.
146医院政治处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出现了人人关心报道、人人参与报道、人人有稿件见报的可喜局面。去年一年,这所医院在省级以上报刊见稿85篇,其中43篇是政治处人员采写的。医院被济南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个医院的政治处把新闻报道工作当作促进医院全面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两年来,他们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每周有一名同志在科室了解报道线索,及时掌握报道信息;坚持每周三上午集体研究报道重点.探讨写作路子:够持做到快写快报。政治处主任乔金平不仅做好报道队伍的组织领导工作,还带头采写稿件。去年7月,他…  相似文献   

12.
山东某预备役高炮师党委适应预备役部队特点规律,坚持做到新闻报道与部队建设互促互进、同步发展,实现了报道工作与部队全面建设的“双赢”。组建4年来,在军内外报纸、杂志上见稿700余篇,年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并先后被山东省军区和济南军区表彰为“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先进单位”、“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高炮部队实弹射击  相似文献   

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使新闻工作源头之水活起来,沈阳军区某红军团党委“一班人”积极为通讯员队伍出谋划策,连续4年被军区、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团已在军内外报刊上见稿70余篇(幅),其中中央级30余篇(幅)。围绕中心工作选题如何搞好新闻报道工作,把部队的建设成果宣传出去?该团党委综合分析了部队报道形势后,确定了围绕中心工作抓选题、围绕中心工作求突破的报道思路。2003年,被沈阳军区追授“模范基层干部”荣誉称号的黄城,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把谋打赢作为人生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14.
(一)我是1986年开始学写新闻报道的,至今12年了。12年中我认为1991年以前自己一直是在糊里糊涂地写稿。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那些年尽管每年在各级报刊电台见稿篇数不少,但却很少听到领导的表扬,很少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基层官兵对我的稿子也不是十分关注。那时我经常发牢骚,觉得自己为写稿加了那么多的夜班白加了,为单位上了那么多的篇数白上了。有时甚至还有怀才不遇,脱下军装到地方发展的念头。后来在领导和“老报道”们的反复点拨下,我才慢慢醒悟过来:我见稿虽然数量可观,但“三多三少”的现象严重(即猎奇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人武部积极探索新闻报道工作机制,拓宽工作思路,确立了“靠一流工作抓一流报道,用一流报道推动一流工作”的新路子,努力营造人武部上下齐抓共管新闻报道工作的氛围,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该部在省以上新闻媒体见稿90多篇,被军分区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其经验做法被军分区转发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是广州军区某总站教导队的教导员,从1986年开始从事业余新闻摄影。近年来,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基层部队新闻摄影的新路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仅去年就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150余幅,在省以上报刊见稿195篇(幅);另在港澳台等报纸见稿21幅;全年总计达355篇(幅)。今年初,我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接纳为会员。10来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使我体会到:基层第一线是业余报道骨干成才的沃土,只要扑下身来,勤学善钻,冷静观察与思考,就能捕捉到鲜美…  相似文献   

17.
更改座右铭     
以前,我有个座右铭:“庄稼不收年年种,稿子不见天天写。”我灯下索肠,笔耕纸上,苦干了一年多,稿件一篇篇飞向编辑部,结果一篇也没有被采用。1988年初,守备区一位宣传干事告诉我,初学报道,别放“机关炮”,着急上稿,盲目地写;应扎扎实实打基础,潜下心研究报纸,研究别人的写作技巧,写一篇要有一篇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18.
写新闻报道不能合理想象,以免造成失实,这是新闻界共知的常识。通讯员稿件中有未交代清楚的地方,编辑改稿时也不能合理想象,随意改动、增添、否则同样会速成失实,给报紙、通讯员乃至自己带来麻烦。有一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寄给某报,内容是表扬3个女婿争着养岳父岳母。稿中说到岳父身体不好,两年前又患重病,住进医院,3个女婿轮流侍候。稿件后面没有写明岳父岳母是生还是死,报社编辑为了让稿件增色,合理想象地修改成岳父去世了。见报后可热闹了。被报道的老人一骂通讯员,说这那里是表扬我的几个女婿,分明咒骂我该死;二骂报纸不该采用这样失实的稿件,并登门质问通讯员,要他在报纸上发表更正。老汉的邻居和熟人见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基层银行的通讯员。从1989年以来,冲破行业局限,潜心捕捉线索,先后写出124篇社会新闻报道。1990年2月的一天,我在支行出纳柜前目睹一位鸭农要求银行的同志帮助鉴别真假人民币。原来,鸭农不识新版百元面值人民币误收假币。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报道价值,于是,在掌握县各专业银行收缴假币情况的基础上,赶写出《百元券假币上市应引起重视》的信息稿,很快被采用,引起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我以鸭农受骗的经过为背景材料,写了《谨防假币》的一篇消息稿,深入浅出地讲了鉴别真假币技巧,500多字的报道使读者感到有兴趣,此稿被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三明电视台采用。  相似文献   

20.
记得我刚当报道员时,由于上稿心切,见什么写什么,对报纸的栏目和所写的稿件缺乏分析、研究,结果一连写了几十篇,一篇也没有被采用,于是心灰意冷,搞报道的热情一下子降了下去,后来一段时间,干脆放下了笔。但是,有这样一件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我们单位有一位比我入伍晚的战友,写稿很有成就,他曾把所有的积蓄都购买了文学书籍,从中汲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