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间有三种说法,必修Ⅰ第96页说“1957年,随着经济上和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让人以为是1957年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必修Ⅱ第92页说“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必修Ⅲ第128页则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适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专题导读】 从新中国的建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第一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是“巩固”和“过渡”,主要内容是新政权的建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三大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的实施、恢复发展经济主要围绕的是新政权的巩固,但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也已开始为社会主义过渡作准备;三大改造、一届人大和宪法的颁布等则以过渡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第二十四章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 (377) 农业集体化是把个体的小农户联合和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大农庄即集体农庄的过程.在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些国家中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对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的工业、运输业等都门立即实行了社会主义国有化,从而建立了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大工业.但在农业中,遇到的是大量的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50年代中国加速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或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逻辑结果。在这场运动结束后毛泽东对农业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习提示本单元讲述了 1949年 10月至 195 6年 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949年 10月~ 195 2年 12月为第一阶段 ,主要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恢复国民经济。 195 3年 1月~ 195 6年12月为第二阶段 ,主要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年年…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个体的小农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大农业。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条改造我国农业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就是在彻底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集体化,即对个体农业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是由于个体的农业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它的  相似文献   

7.
<正> 列宁的伟大功绩不仅在于他成功地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还在于他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途径方面的理论贡献。特别是关于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亲手制定的“新经济政策”所揭示出来的“渐接过渡”的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证明;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首先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的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商品经济,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这个渐接过渡的思想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宝贵成果。它不仅对于俄国,而且对其他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许多人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持快速、激进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其实 ,这是对列宁思想的误解。因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领导实施的“计算和监督”,是“非剥夺剥夺者”的措施 ,与此相关的思想是“非社会主义改造”的、渐进过渡的思想。虽然这一时期列宁领导进行了国有化 ,但他认为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 ,不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不能由此推断他持快速、激进过渡的思想。列宁自己曾说 ,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即渐进过渡的思想 ,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1920年苏维埃政权结束了七年战争时期,迎来了和平建设的新时期。1921年3月,俄共(布)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和通过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卓有成效地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保证了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这对于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则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对于今天正从事这种过渡的国家也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政策是一九二一年初苏维埃政权遭受一系列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列宁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而提出的,这一政策的提出和实施第一次初步回答了在不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和对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是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就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然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起点是什么?历来有三种提法:一日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一般的提法,并未反映中国开始过渡时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于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了一定的设想,先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将其过渡为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一举改造为社会主义。而“三反”、“五反”运动暴露出的问题使党中央和毛泽东加快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步伐,提出现在就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设想,李维汉南方调研形成的报告,帮助毛泽东解决了如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问题,毛泽东在1953年6月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式基本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13.
汪清国 《历史学习》2006,(11):27-28
1956年,对二战后的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甚至是标志性的年代。了解和掌握这一年中的重大事件,既有利于我们弄清那个特定时期纷繁复杂的历史画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便于对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学习。一、对中国来说:195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一年(一)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物质生产的落后,革命后的东方落后国家实际上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面临着向成熟的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过渡需要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未离开社会生产力来构想社会主义.他们曾设想依靠西欧先进国家的生产力支援来拥有物质基础,但在没有外部支援的情况下,东方落后国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并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最终实现向成熟的社会主义的过渡.  相似文献   

15.
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原计划十年或十五年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提前到来。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鉴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刘少奇不主张在中国采取“苏联式”的改造政策,而是主张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完成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刘少奇是反对急躁情绪的,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一点,但是由于随着运动的进行,反对保守思想的主张占据了上风,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就完成了,这是超出刘少奇原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6.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又改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是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不能从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必须采用全国性的特殊的过渡办法;新经济政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一个阶段的政策,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全过程都要采取的政策,更不是建成社会主义以后还要采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他学术研究的中前期主要关注对西欧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研究它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提出了它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道路;在学术研究的后期,由于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俄国作为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出,使马克思转向了对非西方的后发国家、尤其是俄国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现级段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能够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国家政权形式来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事务。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也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的实质,必须由国家的政权形式去体现。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形式的完善与否,是衡量社会主义民主能否充分发挥的主要尺度。坚持党的领导,实行党政分工,是完善我国政权形式和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实行科学的党政分工,充分发挥我国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十三章社会主義工業化社会主义工棠化(864) 工業化就是变落后的农業国家为先进的工業国家。工棠化的类型有兩种:一种是资本主义工業化。一种是社会主义工業化。资本主义工業化是从工場手工業阶段向机器大工业阶段过渡的时期开始的,每一个發达的資本主义国家,都是在实現资本主义工業化的基础上發展起来的。而社会主义工業化則是在經济發展落后的国家,当無产阶級取得了政权并着手建設社会主义社会时所必須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谈到工业较不发达国家即经济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为要使本国社会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并在考察、研究这类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在时间上包括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合作经济理论体系。这是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这个理论,自列宁以后,一般都只把它用之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很少拿来指导工业生产实践。那末,它是不是不适合工业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