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以欣 《新闻通讯》2013,(12):20-2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把关”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相似文献   

2.
王璋 《军事记者》2004,(6):57-57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了“把关人”学说。他在1947年发表的章中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某些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个人的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渠道中布满了把关人,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传播都起着传播把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把关理论是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这也是大家的共识。然而,一直以来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把关”作用似乎更多地被理解为把握住新闻的真实性、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等等。事实上,在新闻媒介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的把关作用同样至关重要。“把关人“理论最早是由传播学先驱之一、著名心理学家科特·卢因提出的。1947年科特·卢因发表了《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他在研究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  相似文献   

4.
对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甜 《新闻实践》2007,(11):35-36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又称为"守门人"理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能与受众见面,"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影响着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关人”,编辑的选择决定了作品能否进行传播渠道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上有一个为人所熟知的概念“守门人”,有人也称之为“把关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意思是说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层层把关的行为,只有那些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后来,美国传播学者怀特和麦克内利对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试图用模式图来说明这一问题,这倒不是他们最大的贡献,更重要的在于这二人将这一概念引入了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自此,“把关人”的研究开始受到众多传播学者的重视,诸多媒体从业人员也开始有意识地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采制新闻作品的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关人”,编辑的选择决定了作品能否进行传播渠道的命运。[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刘艳 《新闻窗》2009,(6):75-76
“把关人”是新闻传播业务中常见的词语,也是我国学者最早试图结合新闻传播实际加以运用的一个理论。胡正荣在《传播学概论》中指出:“把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把关人”泛指采集、制作信息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  相似文献   

9.
李柯 《新闻前哨》2013,(12):78-79
"把关人"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他的《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他们只允许符合其价值标准或群体规范的信息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把关人"概念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把关人"根据其所属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范雨霏 《青年记者》2012,(18):53-54
“把关人”角色的共享与泛化 “把关人”(gatekeper)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为家庭选择菜肴的过程中,家庭主妇实际上起着一种“把关人”的作用.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认为编辑是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人”.其后,不少学者指出,除了编辑,记者、编审、总编都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都是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简而言之,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中,具备一定新闻专业知识、素养,并就职于大众媒介组织的新闻工作者担任了“把关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李红 《青年记者》2007,(8):30-31
在大众传播活动当中,传播并不是、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传播出去,接收也并不是将所有的信息都接收,他们在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当中都是有选择的。“对于传播中固有的选择行为,理论上一直未找到研究的焦点,直到后来卢因首次用‘把关人’(‘守门人’)比喻为做出选择行为的人。”由此,“把关人”的概念为大众传播当中的选择行为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卢因通过分析食物进入家庭的“渠道”,认为“把关人”的一系列选择行为受到正反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 "把关人"(gate keeper)又泽为"守门人",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囚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后来传播学界对"把关人"理论作了更加丰富的演绎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常庆 《当代传播》2002,(5):50-52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发表的关于家庭购买行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许多学者受此启发,研究后认为,“把关人”能够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这就是说,在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每一位传播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同时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把关人”理论对传播者在整个传播流程中的地位的重视。50多年后,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把关人”理论是否还能站得住呢?  相似文献   

14.
梁锋 《新闻前哨》2013,(4):84-84
“把关人”(gatekeeper)又称“守门人”,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对象 “把关人”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指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个人或集团的控制。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并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由此开启了新闻传播“把关人”的研究。随后,学者对它做了大量研究,传统媒体“把关人”的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把关人”理论受到了极大挑战,甚至出现了“无关可把”的呼声;  相似文献   

16.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17.
李京明 《传媒》2014,(9):26-27
正在网络信息泛滥、新媒体"把关人"缺失的情形下,充分发挥报刊在主流文化传播和舆论导向中的重要作用,就显得格外紧迫。其中,报刊"把关人"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领域的先驱卢因在其《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这一理论后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又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传播系统中,假如我们要对把关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和剖析,那么,最典型的“麻雀”莫过于编辑。这里,笔者将以对自身所从事的书刊编辑的研究,作为对大众传播中把关人之研究的引玉之砖。一、受传者与传播者编辑,作为大众媒介把关人,他是信源(书稿)的第一个受传者。于是,编辑编稿的过程(即把关过程),也就是一个接受传播的过程。但作为把关人,编辑的接受传播的模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中的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播中的后选择研究四川宜宾日报社张玺乾一、概念与特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两次选择直接决定传播的效果。第一次选择是由新闻工作者(传播学中称“把关人”)完成的。这次选择在传播链上(按香农——韦费模式),位于信源与发射器之间。它是“把关人”对信源传出的...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 《当代传播》2006,(5):109-110
网络媒介的崛起,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受众在网络面前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也起着较大的作用,互联网络中的受众仍然会受到“把关人”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