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趣的奶奶     
<正> 我奶奶是个从农村进城的老人,读过书,说起话来特别风趣。有一次,我问奶奶今年有多大年纪了,可奶奶却说:“跟你妈妈同龄。”我说:.“奶奶,您是老糊涂了吧,我妈妈才37岁,爸爸才是和妈妈同龄,难道一家人还有奶奶、爸爸、妈妈同年生的?”奶奶笑了笑问我:“祖国啊,母亲!你不是说祖国就是母亲?”我说:“是呀。”奶奶问:“我们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2.
健康,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妈妈们翻遍了营养书,查遍了营养网站,问了一个又一个专家,只想知道:怎样让孩子吃出健康身体?其实,妈妈们不必担心,只要掌握基本的营养常识,再加上对孩子的关心,您也能成为您家孩子专属的“营养调理师”。让我们跟随专家的指引,共同呵护孩子的营养健康,为  相似文献   

3.
两件毛衣     
衣橱里放着两件毛衣,一件粉红色,一件天蓝色。粉红色毛衣的编织者是我的妈妈;天蓝色的毛衣则是后妈织的。记得,妈妈给我穿上毛衣时,我问:“妈,为什么是粉红色的?”妈妈慈爱地说:“丫头,你是妈的希望。”望着妈妈黑发中的银丝,忽然我明白了:女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开心乐园     
七块蛋糕和一根蜡烛母亲:“你已经7岁了,祝你生日快乐,杰克。”杰克:“谢谢您,妈妈。”母亲:“给你一块生日蛋糕,上面插上7支蜡烛,好吗?”杰克:“妈妈,我愿意要7块蛋糕和一支蜡烛。”怎么会在一起杰尼从学校回来后,向母亲了解家世。杰尼:“妈妈,我是在哪儿出生的?”妈妈:“伦敦。”杰尼:“妈妈,您是在哪儿出生的?”妈妈:“我出生在法国巴黎。”杰尼:“爸爸呢?”妈妈:“你爸爸出生在罗马。”杰尼:“真奇怪!我们出生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后来怎么会在一起呢?”鲍比十分淘气,整天缠着妈妈不是要这,就是要那,嘴里也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有一次…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火车晚点妈妈 :孩子 ,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 ?孩子 :这不能怪我。我们玩开火车 ,而火车晚点整整一个小时。住在哪里小孩子迷路了。“孩子 ,你住在哪条街上 ?”警察问道。“叔叔 ,我不住在街上 ,我住在家里。”记住自己的脸“爸爸 ,您记住自己的脸了吗 ?”“记住了。咦 ,你问这干什么 ?”“我把您刮胡子用的镜子打碎了 !”互不干扰“爸爸 ,您一定要给我买一只鼓。”“不行 ,你打鼓时会干扰我工作的。”“不会的 ,爸爸 ,我等您睡觉时再敲。”凑数“什么动物四条腿 ?”“猫、狗、牛……”“还有呢 ?”“两只鸡”。迷信比尔回到家里 ,妈妈问他 :“…  相似文献   

6.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  相似文献   

7.
一个周末,我写完作业,看见桌上有一沓报纸,走过去顺手拿了一张。忽然,一则关于环境污染的报道映入眼帘,便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完后,我顿时思绪万千,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我来到了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这里荒凉得可怕,吓得我直喊救命。突然,远处传来了苍老的声音:“孩子,你怎么啦?”我环顾四周,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心里更是害怕,颤(chàn)抖地问道:“你是谁呀?你在哪儿?”“孩子,我是你们人类的母亲——地球啊。”地球妈妈沙哑地回答道。我觉得地球妈妈的声音似乎带有几分伤感,就关心地问:“地球妈妈,您好像有什么心事?”地球妈妈说:…  相似文献   

8.
妈妈,您是一个很好的妈妈。我知道您对我的学习、生活都管得很严。但是,您没有发现吗,您每次教育我好好学习时,您老是跟您的同事的孩子还有我的妹妹攀比,您老是说:“人家的孩子在班里什么三好学生呀,什么小提琴拉到9级了呀,人家奥数考了102分,而你才考了101分,你怎么就那么不争气呀!”妈妈,难道我什么优点都没有了吗?妈妈,您这样每次跟别的孩子攀比我会没有自信心的。妈妈,我不就是胖了一点吗?但您在您同事面前说我像“肥猪”,妈妈您知道吗?您这样说会损伤我的自尊心。妈妈,在新的学年里,您能不能再也不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了;再也不说…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提示“奶奶 ,您读一年级时 ,是自己独立做作业还是需要别人提示 ?”“当然自己做 ,让别人提示不好。”“那么 ,请您做这些作业吧 ,我一点也不提示您。”接近正确儿子拿着一本书得意地对妈妈说 :“妈妈 ,这书是老师奖给我的。”“为什么 ?”“老师问鸵鸟有几条腿 ,我回答 3条。”“但鸵鸟只有两条腿呀 !”“是呀 ,可其他孩子回答有 4条。”露 馅萨沙的功课太差 ,放学后 ,女教师往萨沙家打电话。“萨沙 ,你爸爸 ,妈妈在家吗 ?”“不在家。”“妹妹在。”“那么让你妹妹接电话。”“她躺在儿童车上 ,爸爸 ,妈妈现在不让我把她抱下来。”(以上…  相似文献   

10.
经常,我们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情形:幼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我?”,母亲说“孩子,妈妈这样要求你是为你好!”孩子瞪大眼睛听着;少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不喜欢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满地撅着嘴巴离开了;青春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讨厌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愤愤地摔门而去或气急败坏地大声辩解,母亲或无奈或激动……总之,母亲的心是痛的!  相似文献   

11.
我找妈妈     
我独自一人在灯下看书,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我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那边传来一个怯生的声音:“你是妈妈吗?我找妈妈!”一个女孩的声音,稚嫩而低婉。“你找谁呀?”也许是受了那声音的感染,也许是怕惊吓了那端的孩子,我用极轻极细的声音问道。“我找妈妈,你是妈妈吗?”声音极为倔强,充满一种渴望,还有几分凄凉。我明白了,这是一个正在寻找母亲的孩子。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我是安安呀!”显然,孩子有些迫不急待了,怕我挂断电话,声音也大起来了。“安安,你在哪儿呢?”我以母亲的情怀问道。电话那头“哇”的一声,女孩放声痛哭…  相似文献   

12.
可怜的人     
孩子:“妈妈,您给我5个便士吧,我要给一个大街上叫喊的人.”妈妈:“那准是一个既可怜又叫人同情的人.孩子,他在叫喊什么?”孩子:“他在大街上大声喊‘冰淇淋5个便士一杯’.”  相似文献   

13.
打开孩子的作文本,我便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来。这可是我班班长的一篇“佳作”——《奶奶变了》。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奶奶,为什么您现在变了呢?以前您总能帮助我们家里做一些事,可现在……是因为您想好好享福了吗?可是,您还是应该帮助一下家里呀,爸爸、妈妈整天上班,而我的学习又这样忙,您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我们呢?”读罢,我心中为之一震,文章是写得不错,前面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特别到位。可孩子的想法总让人感到一丝“凉”意……翻开其他孩子的习作,看着孩子们一篇篇文章,同时也感受着他们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他们中有积极向上的,有关爱…  相似文献   

14.
开心巧克力     
怕触电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芬芬用筷子夹着,小心地走进屋里“:爸爸,你的电报。”爸爸见了,又好气又好笑地问:“为什么用筷子夹着?”芬芬说“:我怕触电呀!”您踢我吧“你快点睡觉,哭什么?”托儿所的阿姨怒吼道。“我,我想家。”一个女孩哭着说。“不许哭!再哭,我一脚把你踢到南头去!”阿姨更加严厉地说。“阿姨,您还是踢我吧!我家就住在南头。”一个小男孩壮着胆子说。老鼠生病孩子:“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这是老鼠药。”孩子“:妈妈,我们家的老鼠生病了吗?”珍奇动物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谁能说出一种南非的珍奇动物?”“北极熊!”小…  相似文献   

15.
张锦芸 《师道》2003,(10):30-30
我休完四个月的产假一回到二年级A班教室,学生们立刻欢呼:“张老师回来了!张老师做了妈妈又回来教我们了!”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学完《小蝌蚪找妈妈》,快要下课时,我照例让学生质疑:“大家还有什么东西要问吗?”班长犹犹疑疑地把手举起又放下,在我的眼神鼓励下,她才问:“张老师您做了妈妈,您生的孩子是弟弟还是妹妹?可爱吗?大家都很想知道。”我笑着说:“哦,是小弟弟,当然可爱了。”并示意她坐下。可是她又把手举起,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公园远远见你抱着孩子,想跑过去看看你却发现你们不见了。星期六我想和妈妈去你家作客,看看可爱的…  相似文献   

16.
坚持     
作为一名年轻的母亲,同时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快乐地行走在孩子中间,品味着孩子世界的多姿多彩,体会着育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在众多的育儿经验中,我认为家长的坚持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技巧。坚持是原则女儿读中班那年,热衷于给芭比娃娃穿衣服、梳辫子,拿纸工书剪剪贴贴,但每次玩好后就将玩具和书随手一丢,等着我们来收拾残局。于是我要求她玩好后一定要自己整理。女儿很不开心,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妈妈,没有箱子怎么整理啊?”“妈妈,纸屑扔哪里啊?”或者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哀求我:“妈妈,我等一会儿再整理吧!”“妈妈,你帮我整理吧!…  相似文献   

17.
《家教指南》2004,(4):40-41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家教的问题一位母亲向我们哭诉:“我的儿子指责我:‘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别人的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你为什么不要我?你还想骗我,爸爸和女朋友走了,你还把我当儿子吗?’我告诉儿子,妈妈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为了不影响你学习。‘学习,学习,除了这两个字,你还会说点儿别的吗?’”现在离异的家庭很多,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对这部分孩子,我们要给…  相似文献   

18.
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望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我激动得心咚咚直跳。我对自己说:“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我。”为了让孩子喜欢我,我整天和孩子泡在一起。时间长了,孩子们都喜欢围在我身边;到了冬天还把我当做“火炉”,一双双冰冷的小手揣进了我怀里,尽情地享受温暖;回家还对妈妈说:“妈妈就是妈妈,可陈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妈妈。”孩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就是学做母亲,只有拥有一颗母亲的心,才能同时成为孩子的老师和母亲。  相似文献   

19.
三尊重孩子的权利有一位母亲当过30多年老师,却犯一个后悔莫及的错误。一天,她发现儿子在自己的屋子里烦闷地走来走去,非常替孩子着急。她隐隐知道,上高中的儿子在谈恋爱,碰到了什么挫折。她暗暗祈祷:儿子啊儿子,你可有点出息,别为这么点儿事想不开!一会儿,儿子出门了。妈妈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了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样,原来儿子在日记中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料定您会来偷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有烦恼是自己的事,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还是应该尊重孩子啊。”尊重孩子,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被认为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各位家长请仔细读读下面的两封信件,一封是一位母亲写给我们编辑部的,另一封是这位母亲的儿子写给父母的。从这两封信中,我们读到了一位家长的痛心与无奈,更读到了一个孩子的痛苦与压抑。在信中,家长说“……我们花尽了心血和精力……”,而孩子说“……你们为什么不替我想一想……”。家长理解不了孩子,孩子也理解不了家长,这就是代沟吗? 对这两封信,我们已经找专家为这位母亲回信作了解答,但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解答就能解决的,我们很想听听您的看法。对于这样的问题,您的家庭存在吗?您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您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您可以高屋建瓴地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您是一位普通的读者,您可以为我们提供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经验与心得,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行。望各位朋友踊跃来信,为了这母亲和孩子,也为了所有的母亲和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