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考试周刊》2012,(94):52-52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艺术语言。“三分画,七分白”.艺术家在画面上的大片空白,往往能给欣赏者提供一个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去思考,去补充发挥.完成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而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作家在文本中也会有所写有所不写,这就形成了文本的“留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空白,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广泛的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思考和感知.充分发掘作者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2.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艺术语言,“三分画,七分白”,艺术家在画面上留下大片空白,用有限的画面来展现无限的空间,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精神的震撼.同样,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有分寸地运用“留白”,对于激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留白”的作用入手,就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方面进行“如何留白、补白”的阐述,希望对课堂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贾卫平 《河北教育》2004,(10):12-13
书法与绘画艺术讲求“留白”的技法。一处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作品的意境也会因此得到无尽的拓展,这就是“留白”的魅力。最近.在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教育更需要“留白”。  相似文献   

4.
“留白艺术”是中国国画、书法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以少胜多”的方法,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中,将“留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将会收到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留白"原先是绘画用语,指的是画家在画面上故意留下空白,从而让整幅画的画面更加协调,意蕴更加深远,更有韵味,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的一种绘画手法。现在也常常被其他领域所借用。比如在语文教学上,留白艺术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留白艺术,可以适当地引起悬念,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留白艺术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尚玲 《文学教育(上)》2011,(20):144-144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画家采用留白的艺术,让欣赏者在观看画面时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把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到画中。同样,文章“留白”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文章中的“留白”进行个性化补充,让学生阅读文章更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主持人命题: “留白”,是创作的一个术语,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绘画作品“留白”,书法作品“留白”,文学作品“留白”。影视作品“留白”,经典乐曲也“留白”。几乎所有艺术都讲究“留白”。“留白”是一种艺术,“留白”是一种境界.“留白”是一种智慧。请以“留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悠久的绘画艺术中,有一种美叫做“留白”,它显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课堂上的“留白”不是说留下空白让学生随意活动,而是在隐伏着学生创造性的地方,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积极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议,给学生以吸收消化、发现、体验的广阔天地。“留白”的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国画中有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留白”,教学过程中的“留白”就是适当的等一等,让学生有时间去思索。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既要有张有弛,又要适当留白,课堂中的“等一等”也是一种艺术,值得教师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讲求“留白”的技法。一处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作品的意境也会因此得到无尽的拓展,这就是“留白”的魅力。最近,在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更需要“留白”。  相似文献   

11.
王洪 《教师》2013,(32):44-44
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因此,本文结合“留白”艺术的实践,探讨运用“留白”艺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教学留白的艺术乃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留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留白艺术”是一切艺术共有的表现手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利用“留白”“补白”艺术。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种留白的艺术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就此,我谈谈本人的三点拙见: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留白艺术”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文章中耐人寻味的“留白”是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而对这些“留白”的填补正是学生阅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之一。所以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留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留白艺术源自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并对中国的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对这种艺术的借鉴和移植。通过运用文本中的“留白”,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领悟,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的小说、电影,往往有一个出奇制胜的开端.把读者、观众的心情一下子吸引过来。一堂好的历史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场白”.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为上好课打下基础。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开场白”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者受到绘画技法"留白"的启发,运用虚实对比,在绘画内容和绘画布局上运用“减法”原理,使绘画的意境和情趣呼之欲出。“留白”的技法转化成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可以解决《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感知古典名著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国画中有一种构图方法叫“留白”,它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效果,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课堂“留白”能让师生都有自己思索、开创的空间,让课堂教学更能与时俱进。课堂犹如一幅画,适当地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展示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之美。那么,数学教学如何效仿“留白”这一艺术特点,给学生留出思维...  相似文献   

20.
学校放暑假不是为了让学生休息,而是为了让学生更自由地学习,让他们在生活过程中学习那些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生的暑假生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活动:一是书本知识的学习活动,简称“读中学”;二是旅游休闲和体育艺术活动,简称“玩中学”;三是家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简称“做中学”。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