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基层的一些单位和档案人忽视了此项工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新、老档案人换岗,而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问题后责任不明,甚至有的基层单位领导或人事干部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交接,造成档案工作环节的脱节.  相似文献   

2.
陈华 《档案管理》2005,(6):77-77
1 做好调查研究,搞好摸底工作.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我们首先对省直机关的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广泛征求了他们对档案移交和接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了解的情况看,普遍存在有不愿向档案馆移交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一是个别单位认为这些档案是本机关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应该属于本机关所有,不能移交给档案馆;二是有的单位为了自己利用方便,不愿全部移交档案进馆;三是有些单位不能严格执行《机关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范围》,归档件收集不齐全;四是有的单位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对进馆档案进行整理,案卷质量不符合进馆要求;五是由于档案人员更换频繁,个别单位的档案没有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3.
自省档案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省直单位大力支持和配合档案的移交进馆工作,使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交接双方逐步摸索出了做好移交、接收工作的路子。为了总结2006年度档案移交进馆工作,部署省直单位2007年度应进馆档案的规范移送移交工作,省档案馆于2007年1  相似文献   

4.
《兰台内外》2015,(2):1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总结交流去年以来开展文书类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试点工作经验,对省直单位全面开展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4月21日,吉林省省直机关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推进会在长春市召开,省档案局副局长穆占一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直机关进馆单位档案部门负责人及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基层单位档案交接有两种情况:一是档案管理人员调动工作,需办档案移交手续;二是依据档案工作的现行规定,部分档案的管理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到两个单位之间的档案移交。作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我曾参与过档案交接工作,从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本市各单位已建成或正在新建0A系统及业务管理系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对这些电子文件应早日明确其移交进馆与接收的范围,以防止其流失。对此,“电子档案的移交与接收进馆研究”课题组围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现状,档案馆接收电子档案所面临的问题,建立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制度、电子档案的接收范围、种类和数据格式以及电子档案的移交接收方法和手段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2003,(12):9-11
(续上期)9归档电子文件的移交、接收与保管9.1移交、接收与保管要求对归档电子文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认真检验。在检验合格后将其如期移交至档案馆等档案保管部门,进行集中保管。在已联网的情况下,归档电子文件的移交和接收工作可在网络上进行,但仍需履行相应的手续。9.2移交、接收检验9.2.1文件形成单位在移交电子文件之前,档案保管部门在接收电子文件之前,均应对归档的每套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合格率达到100%时方可进行交接。9.2.2检验项目如下:———载体有无划痕,是否清洁;———有无病毒;———核实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做好档案接交工作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大体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  相似文献   

9.
《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或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老档案人员离了岗,新档案人员上了岗,而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档案数量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的基层单位领导或人事干部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交接,从而使得一部分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前后脱节.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机构改革、学校改革。国有企业转制等一系列的改革中,一些机构、学校、企业被撤销、合并或兼并,这些单位多年形成和积累;的档案及资料也移交档案馆或其他单位。为防此档案的散失。保证档案的安全。在这些单位档案、资料的移交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移交方案,实行了移交监督等措施,但整个档案移交过程是短暂的、匆忙的、只是把现有的档家资料全部接收,不可能进行细致地分析、核查及整理。因此,当档案资料交接完毕,将这些档案整理归档以及利用时,就会暴露一些问题。就其主要问题及如何处理,我们根据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 一、…  相似文献   

11.
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或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档案交接不及时.  相似文献   

12.
《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工作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或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在机构改革中,重视档案的归属问题。9月19日,该行发出通知,要求省分行营业部以及各二级分行作好合并、降格、撤销行、处的档案接收移交工作。要求凡属办理接收移交档案的行、处,要从保存历史档案财富的长远目标考虚,切实做到,该移交的全部移交,保证档案资料齐全完整,严防和杜绝任何部门和个人私自带走、留存和随意销毁档案;已接收档案的行、处,要认真做好对接收案卷作为单列全宗档案的保管工作,保证档案的整体性和有机联系,保证交接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并不受影响。工行甘肃省分行重视机构改革中档案归…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档案交接不及时、交接手续不严密等问题常常存在。《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一部分单位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造成如下问题的存在:一是单位领导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一部分基层单位的领导把档案交接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所以对档案交接工作很少过问,更谈不上现场监交,使得基层单位档案监交工作程序落空。二是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在档案交接过程中,往往是新老档…  相似文献   

15.
李玉凤 《北京档案》2005,(4):30-30,33
一、档案交接环节出现的问题 机关单位档案交接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有些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规范移交行为与移交质量,减少移交纠纷,督促提高档案移交责任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探索提出了档案移交考评,作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促进档案移交速度,严格档案接收质量,更好服务于企业的一种制度尝试。一、移交考核的制度设计(一)考评对象设计档案移交考评适用于有管理、资产关系的单位(部门)。对无资产管理的移交责任单位,则通过合同控制管理。(二)考评指标设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档案的形成特点和质量要求,提炼出能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在接收机关单位的档案时,经常碰到被接收单位档案的案卷号与档案馆原接收该单位档案的案卷号不一致的情况.感到很不好处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去移交给档案馆的档案整理不规范.  相似文献   

18.
任何单位都会产生梢案的交接问题.<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机关档案人员在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机关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往往忽略档案工作交接这一环节,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中涉及的单位职责、移交范围、移交时间、移交的基本要求、移交与接收的方式、移交与接收的流程、接收及其保存管理的基本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该《办法》是2009年两办发布《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就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定发布的又一个重要规章,标志着在信息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产生一定数量电子档案的部门和  相似文献   

20.
日前,江西省档案局下发《关于开展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并下达2013年接收计划的通知》,同时专门召开会议部署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工作,要求自2013年起开展到期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并到各移交计划单位现场技术指导。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地税局等40家省直单位列入了2013年度电子档案移交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