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EAM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实施以创生取向为主,并且呈现出主动建构性、动态生成性、多元性的特征。创生取向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秉持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保持生成与预设的动态平衡四个主要原则。STEAM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生成学习经验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前提;第二,开放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转变教师角色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基础;第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变革教学评价方式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核心;第四,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课程创生能力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主体创生取向课程实施认同障碍对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有极大的弊端,是影响创生取向课程实施能否深入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主体创生取向课程实施认同障碍是指课程实施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与所推进的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同一性,对所推进的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不认可与不赞同,具体表现为主体对所推进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心理拒斥和漠然避离两个方面。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体对研究者和策动者的信任缺失、心理超载及其对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价值认知不足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教师行为不当,是指教师由于受传统课程实施观念、自身素养等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与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理念相悖或不足的行为现象,主要有创生的载体单一、创生的过程不清、创生的方法不明三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理论本身"难且乏"、教师对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理论认知不足造成的。可以通过研究者易化、丰富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理论,教师提高对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理论的认知,研究者和策动者优化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理论的认知环境等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4.
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的理想、未来与最终归宿。创生的策略问题是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创生的过程是主体使创生得以开展与实现的程序、步骤。在教学中,课程创生过程的三步法是:感知体验、思考并引发自己新的思考、交流并生成。  相似文献   

5.
课程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应以"创生取向"为主,辅之以"相互适应取向".高职课程实施不是对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而是对实施策略的应用与发展;高职院校是课程实施基本单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其专业发展是课程实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课程实施创生取向与教师角色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全局。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是一种理想的的取向。本文试图揭示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所蕴涵的基本理念,并探讨其取向下教师角色的重塑。  相似文献   

7.
课程创生取向对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就目前存在的高职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认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归纳出,课程实施有三种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创生取向”。“创生取向”这是近些年来提倡的一种新的课程实施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老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已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新课程实施以来,研究并借鉴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们艺术特色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着体育课程实施的全局,而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新的取向.这里在阐述课程实施三种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角色的失真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能够从课程创生取向视域中探讨体育教师角色回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创生取向成为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教师创生取向课程实施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就教师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涵义、价值、特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究教师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