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社会长期浸润于儒家文化中,儒家在教育内容上重人文政务而轻生产技艺,这种价值观念导致中国古代农工商等实科教育的缺失。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冲破儒家思想的约束,编写各种杂字教材,介绍农工商等知识技能,传递生产经验,提高人们实践能力,为我国古代民间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杂字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流行于民间的一类识字教材。是和“三、百、千”并行的另一路识字课本。杂字之所以能在我国广大农村中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究其深层原因,不仅在于其基本的识字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教化功能。因而,挖掘隐藏在杂字读物中的教化意蕴,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村教育、西部大开发地区的化建设、道德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明建设都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杂字与“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两类并行的识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两者相辅而成,它们不但在封建社会流传广泛,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出现了许多改编、新编之作,为我国识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杂字与“三百千”这两类识字教材在语言表达、内容重点、流传区域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徽州《六言杂字》:明清杂字教材的成熟之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发现的徽州《六言杂字》是杂字教材中的成熟之作。其产生年代应为明末清初,作者是徽州本土的一位深受传统礼教影响的士子。将这本《六言杂字》与其他杂字进行比较,可发现其内容与形式呈现出诸多特点,如知识全面,雅俗兼备;内容连贯,承接自然;用语浅易,音韵和谐,堪称杂字教材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杂字类识字文献是与正统识字文献是我国蒙学识字文献的两大类,两者因教育对象、教学目标、教育内容上的迥异,因而有所区分。相对于正统识字文献少了典雅,在正史中也名不见经传,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杂字类识字文献的光芒。它是真实的百姓生活的写照,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乃至古代文学的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杂字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于民间的与"三百千"并行的一种非正规的识字教材.杂字起源较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深远.文章介绍了一部新近发现的民间识字教材,该书是探讨古代杂字特点以及洞口山门方言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7.
《四言杂字》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语言文字学资料,它富于认识意义,保留了很多古字古义,能为我们准确释读古文提供帮助,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文字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反思,也为我们今天的农民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19世纪的福州方言文献中收集了180个常用的方言杂字,联系这些字所记载的方言词语的音和义,讨论方言造字和用字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杂字书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独特的童蒙识字材料,其所刊内容多为日常生活常见事物。杂字书一般字体工整,但方言俗字、讹字甚多。文章利用俗字原理及版本异文对岭南杂字文献俗讹字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0.
杂字在民间教学中呈现出教材内容丰富实用、教学形式灵活开放等特点.相对于整个农民群体,民工是农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口,但与城市人口相比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由于现行的民工教育培训缺乏政府、企业、社会等方面的协调.以及受民工自身所限,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可以借鉴杂字教学内容和形式,编制民工教育培训教材,组织民工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1.
敦煌出土的唐五代杂字是为适应当时社会需要、而在民间流行的一类非正式识字课本。从唐代一直到明清,皆有其踪迹。唐五代杂字既区别于明清杂字,又不同于《千字文》、《开蒙要训》等同时代的识字课本。杂字不仅是儿童和成年人识字的教材,也是学习和查考时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高昌馆杂字》回鹘文汉文对音材料中的入声字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入声韵尾的;另一类是回鹘文对音仍出现入声韵尾(-p,-t,-k)的,分析入声字的对音情况,讨论证明当时的汉语共同语入声并未完全消失,为研究15世纪汉语入声的演变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大全杂字》是四川地区清至民国广为流传的蒙学读物,目前发现18个不同版本,分属三个不同版本系统。《大全杂字》作者为四川铜梁的邱宗岳,非慈台子或尊安子者流。邱氏撰写《大全杂字》目的为"贯以义理,幼学读之,其于事亲、交邻、处世、当家、为人之道皆能知之"。此杂字书有三个特点:第一,记载内容全面;第二,蕴含地方历史民俗文化丰富;第三,保留了铜梁地区大量方音俗语。当前,四川地区散失在民间的杂字文献亟待保护、收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赌博活动极为猖獗,形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徽州地方官府和民间社会的强烈关注.徽州地方官府、民间基层组织和宗族,对国家禁赌法令进行了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15.
《回回馆杂字》是明代编撰的一部汉语—波斯语分类字汇集,书中用汉字来音译波斯语。通过分析汉字音节与波斯语音素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可以研究明代汉语声母和韵母的一些特点。我们在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其波斯语拉丁转写,来考察对音汉字入声韵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民间宗教是存在于社会下层的一种民间结社组织。作为一种亚文化,它受到历代统治者君临天下、文化一统的排斥和压制。尽管如此,它仍为社会中的下层民众所共杨,成为他们满足空虚的精神生活的一种补充。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是:民间宗教这种亚文化群体,其内部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结构来保持它的发展延续?维持这种结构的基础和手段是什么?这种结构对民间宗教本身和社会有何影响?民间宗教作为一个稳定的紧密型社会群体,它内部有一套稳定的社会结构,来保证这种组织的正常运行。下面我们以民间宗教最活跃的明清时期为切入点,以当时最有影响的一…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4):95-96,125
在我国古代一直非常重视对于蒙学教材的编写,到了明清时期,在继承前朝经验的基础上,蒙学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提高。其中在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上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并且更加考虑到基础性的特点,能够结合蒙童的身心特征来进行采用,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在对儿童基础教育中应该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在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明清时期临沂地区民间信仰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既有对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玉皇大帝、真武大帝、城隍等自然神以及关帝、地方乡贤名宦等人格神的信仰,也有对龙王、八蜡等灾害神的崇拜。民间信仰呈现出种类多样性、地域广泛性、主体普遍性、目的功利性等特征。在民间信仰发挥心理慰藉、社会整合等作用的同时,因其而产生的庙会活动对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在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明清时期海州地区民间信仰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既有对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真武大帝、城隍等自然神以及关帝、天妃等人格神的信仰,也有对龙王、八蜡、刘猛将军等灾害神的崇拜.民间信仰呈现出种类多样性、地域广泛性、主体普遍性、目的功利性等特征,对地方民众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明代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其籍贯自来说法歧异。其著作《重订才子杂字》亦不见于著录。本文以地方史志资料与吴氏著作相印证,说明吴氏确为湖北兴国(今阳新)人;在论定《重订才子杂字》属于吴氏著作的前提下,本文更指出了该书对《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故事琼林》等书的编撰产生过实质性影响,实开近代蒙学新书的先河,对于明代社会现实也具有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