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对公民意识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主要沿着以下路径展开:公民意识的基础理论研究、公民意识的多维研究、公民意识的比较借鉴研究、公民意识的培养培育问题研究、特殊群体的公民意识研究等。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研究内容不均衡、研究方式单一、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产生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需要全球公民。全球公民不仅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更要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关怀,并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发展、全球的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行动。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是全球化时代赋予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全球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并愿意为全球和人类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包括人权和人道主义教育、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教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文化全球化的可能性、文化全球化的内涵、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性、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应对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对近十年来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概括,以期促进此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学术界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四个方面对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把此论题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相关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个角度展示了我国汉越中介语的研究现状,并评述了已取得的成绩以及尚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怒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对怒族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2000年以来国内有关怒族源流、民族关系、宗教、婚丧、民间文艺、教育、民居、世界观、节俗、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综述,以对前人的研究做一补充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近代化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观近十年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共发表相关论文七十多篇,特别是1998年8月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将戊戌变法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以往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多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只依靠无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济是我国传统社会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至明清时代发展到了较高水平。我国对明清社会救济史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的兴起,30—40年代的兴盛,50—70年代的停滞,80年代后,随着社会救济问题的突出,对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1996年至今  相似文献   

9.
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开创的许多政治、文化、军事制度甚至对今天还在产生着影响。近年来秦史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惟独缺乏对秦专题史研究的综合性整理、论述和宏观性的思考。因此该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十年来秦经济史研究成果,对主要论点进行了归纳与整理并对经济史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十来,国内学者在济慈的归属问题、诗歌、诗学理论、书信、诗歌和书信翻译以及国外济慈研究得失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者们还十分注重运用现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研读济慈。当然,国内的济慈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形成和流行于 1 7— 1 9世纪上半叶 ,在 2 0世纪 80年代重新复兴 ,90年代持续升温。它起初被视为改革斯大林全能国家模式的出路 ,后来又受到改革国家并调整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要求的推动。复兴以来的公民社会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 ,人们在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 ,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受到重视 ,研究范围极大地拓宽 ,全球化公民社会的前景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入,市民社会也进入了全球市民社会的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政治民主化,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是全球化的三个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它又以其经济,政治功能反作用于历史,全球市民社会有其相对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发展过程,因而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与规律。它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是由于现阶段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绝对优势而具有资本主义的不少特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面对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首先是应该冷静观察,积极参与;其次是不应怕,不应压,而是要进行推动和引导,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溶入全球化的潮流和国际主流社会,从而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瑞 《天中学刊》2007,22(4):61-64
市民社会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内地以来,迅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我国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起源、争论、深入发展到取得新进展等一系列的过程,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性。对这一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对于我国市民社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问题的增多使得国家行为主体之间的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都遭遇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球公民社会,从合作主体、合作层次、合作形式、合作理念等方面展示了一种适应和体现着全球化时代权力多元化、价值多样化、权利民主化等发展需求的新国际合作观。纵使面临着相互关联的独立性、代表性、合法性困境,全球公民社会的国际影响已日渐增强。特别是公共外交理念的兴起和实践的发展,体现出一些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家目标和利益的多元化策略调整。因此必须抛弃"国家中心"主义的藩篱,注重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在当今国际合作、全球治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它由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这三个环节构成。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多个个人和若干家庭的聚集,是家庭分裂和扩大发展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合形式。市民社会是实现私人目的的手段,国家则是解决其中矛盾并高于其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和市民人性是不断发展的。它经过了古希腊罗马的道德人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人时代,现在正走向整合二的新阶段。与人相应,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将道德人和经济人分别安排在民商事组织层面和民商事行为层面,从而维护市民人性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是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市民社会问题是引发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问题意识,也是当代中国"现代性"社会转型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把市民社会研究(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可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和自身内在理论逻辑的变革.同时,通过对市民社会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审理,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可以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从而沟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导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真正出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有着悠久的传统,同时也是贯穿哈贝马斯学术思想发展始终的一个概念。他的前期市民社会理论主要探讨了公共领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并据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猛烈批判。后期理论中,随着系统与生活世界范式引入和对系统入侵导致“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分析,哈贝马斯通过普遍语用学建构的交往行动理论论述了晚期资本主义生活世界的重建,并以此为基础构筑了他的话语民主式的激进民主政治理想。然而,他的市民社会理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它的现实效度。  相似文献   

19.
论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正当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当代公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会以其特有的价值诉求与功能表达影响着公共治理的成效。公民社会在维护公共价值、促进民主行政、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实现其“善治”与“善政”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葛兰西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结构和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过程中展开对市民社会论述的,并从上层建筑角度定义市民社会,提出了国家=政治社会 市民社会的理论,成为其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内容、历史地位及其意义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