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校园带手机的危害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因果联系是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积极有利的因素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而消极不利的因素的存在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正确认识事物、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客观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学生对因果联系认识的误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凡是相继出现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二、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三、一切因果联系都可构成互为因果关系;四、因果联系的表现形式仅为“一因一果”;五、笼统地认为因果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3.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当中。这里我仅就因果联系在德育中的实际运用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今,供料作文愈来愈受到重视,在考卷上的出现已呈上升趋势。所供材料从字面上看,一般是易懂的,但要据此材料在考场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构思成一篇佳作,则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考生要想写好一篇供料作文,我认为因果分析法不失为一种上策。 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这种因果联系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最本质的联系。所以,在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谁找到了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谁就有了反映事物本质的发言权,他的作文立意就一定较为深刻。下面举例来谈。 例1“一位讲心理学课的老师,每当上课的时候,总是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瓶…  相似文献   

5.
因果诡辩术     
《高中生》2006,(15)
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有时同样的原因可引起多种结果,有时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因果诡辩术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引申出互为对立结论的诡辩技巧。因果诡辩术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使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6.
客观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我国哲学界由于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因果性”札记中的思想存在着误解,因此将“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等同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前者作为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导致因果现陷入诸多理论误区。只有坚持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客观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新因果观念,才能走出我国传统因果观念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王学华 《学语文》2013,(1):52-53
寓言故事类作文的立意方法很多,其中"因果探究法"是比较实用的一种。追溯事物的根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得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就是因果探究法。我们在审题时,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因果联系,就可准确立意,快速构思。  相似文献   

8.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当中。这里我  相似文献   

9.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当中。笔者想就因果联系在德育中的实际运用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同仁们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的思维活动总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问题"不断地被认识和解决,教育实践和认识活动也就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围绕"问题"展开的思维活动中,人们常常探究教育中的诸多因果联系,只有对事物的因果联系有着更深刻透彻的认识,才能对教育"问题"进行确效的控制.可以说,对教育中各种问题因果联系的探究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起点.那么,人们是如何思考教育活动中的诸多因果联系的呢?或者说,在剖析事物的因果联系时,传  相似文献   

11.
<正>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依据它们自己本身所固有的一定的因果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只不过是现实事物客观因果关系的反映。电磁现象客观存在着因果联系,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揭示它,分析它,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它。在教学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看图说话】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在实践活动中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漫画"从森林到墓  相似文献   

13.
所谓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联想:在时间或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会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立联想;还有因果联想、辐射联想等等。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些中学对学生的德育有很大的随意性,今天搞这项活动,明天搞那项活动,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点子,这种零敲碎打、就事论事的教育,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运用因果分析法对中学德育作一些探讨。 一、因果分析法必须遵循的原则 因果分析法是寻求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方法。在中学生思想信息分析中,因果分析用于研究各种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所引起的结果。 因果分析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某种原因所引  相似文献   

15.
这一框题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教师从未教过,备课和施教的难度比较大,特提出以下建议。一、紧扣框题: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本框讲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讲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这既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的一个重要观点,又是讲因果联系的过渡性知识。教材分两层讲...  相似文献   

16.
在议论文写作中,有一种由结果推论现象产生原因的立意方法,叫做由果推因立意法。由果推因立意法,就是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由结果推论出原因来确立文章论点的立意法。因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完全确定的,从质的方面来说,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一定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从量的方面来说,就是原因发生了量变,一定会反映在结果中,即原因的量变必然出现结果的量变。懂得了这一道理,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就可以根据由果推因的原理,来确立文章的论点。就拿命题作文《立志与成才》来说,根据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原理,可以知道“立志”与“成才”之  相似文献   

17.
在事物的多种联系之中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联系。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 ,对我们科学的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 ,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可以说 ,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下面三则故事中的“小扇子”“小金凳”“饮马桶”正是导致战争发生的诱因。今天想来 ,却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小扇子”引发大战争192 7年 4月的一天 ,法国领事皮埃尔到阿尔及利亚摄政府去拜会总督侯赛因。谈到两国关系时 ,侯赛因提醒法国领事转告法国政府 ,请法国尽快归还 40多年前欠阿尔…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 :懂得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理解因果联系的含义和特点 ,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2 能力方面 :(1)结合因果联系含义和特点的教学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2 )联系原因和结果区别的教学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3)针对若干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由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求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展开丰富的联想,才能拓广知识,挖掘数量间隐蔽的内在联系,以及数量间可能引起的变化规律,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由于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具有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不同的联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联想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一、因果联想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因而从因果关系联想,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联想。例如,学了比  相似文献   

20.
温州打火机协会抵制欧盟“CR”法规草案 ,是入世后中国企业抵制WTO成员贸易技术壁垒的“第一仗”。虽然告输 ,但获得了许多经验教训 ,它是中国企业 ,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新的国际贸易战场上的一次演练 ,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此 ,我们从哲学的角度给予如下思考。一、事出有因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同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 ,在事物的多种联系中 ,因果联系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首先遇到的一种联系 ,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温州在世界上素有“打火机王国”之称 ,起步于上世纪 80年代中期 ,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