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常用的金属活动顺序表是根据金属在水溶液中电极电势值由小到大排列而成的,通常情况下不特别指明溶剂是“水”。然而,溶剂不同时,金属的电极电势也不相同,应予注意。以碱金属在液氨中的活泼性问题为例,讨论溶剂本身的氧化还原性对金属活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要点1 牢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 (H)CuHgAgPtAu .2 从K到Au ,金属的活动性逐渐减弱 ,即金属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3 从K到Au ,金属的离子在水溶液中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4 金属越活泼 ,与相同质量分数的同种酸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反过来说 ,反应速率越快 ,说明金属越活泼 .5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这里所说的酸是指非氧化性酸 ,如盐酸、稀硫酸 ;氧化性酸 ,如硝酸、浓硫酸 ,不能与…  相似文献   

3.
1.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但在与水反应时,钠比钙要激烈现行教材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不是根据金属与水反应的激烈程度来排列的,而是根据标准电极电位数值排列的.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在水溶液中,金属固体形成水合阳离子的难易,是由金属的升华能、电离能、水合能大小决定的,这三种能量的代数值愈小,则其电极电位越低,因而金属也愈活泼.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4.
在新编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化学》课本中,谈到可以利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钾中的钾,从而制得金属钾.反应方程式是:KCl+Na=NaCl+K↑这个反应能发生吗?钠能置换出钾吗?大家都知道,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钾排在钠的前面,所以钾比钠活泼,由此作出的结论是上述反应不能进行.但是事实恰好相反,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反应能够很好地进行,不断制造出金属钾.在这里,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规律都只有一定条件下的适用性,金属活泼顺序也不例外,它只适用于水溶液中金属与其它金属离子或氢离子间的反应.并且也还有它具体的适用条件(详见《新教育》1977.11~12期).上述反应并非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这个反应也决不允许  相似文献   

5.
(1)制断金属的话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因此根据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如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钾,最不活泼的金属是金。(2)制断金属与酸溶浓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这里的酸不包括硝酸和浓硫酸。学习时还要把这类反应与实验室制取氢气联系起来,由于K、Ca、Na等金属太活泼,不但能够置换酸中的氢而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金属离子Fe3 与Cu2 氧化性强弱时,容易误认为氧化性Cu2 >Fe3 .其原因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Fe比Cu活泼,而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般的,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活泼性,从左至右减弱.锰的金属活泼性却比相邻元素来得高.从热力学和原子结构两个方面,讨论了金属锰特别活泼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解读1: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不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原子的能力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冶炼方法.金属的冶炼方法一般有三种:活泼金属用电解法,较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较不活泼金属用热分解法.在选择金属冶炼的方法时,应根据金属的活泼性而采  相似文献   

9.
热点问题一关于电解质电离的相关化学用语(一)高考考查知识要点1.根据能否电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遍布了所有的区,内容十分庞杂。本文就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和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一)学习元素知识要与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1.将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金属各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换等与氧化还原知识相联系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其还原性的大小,即失电子形成正离子的能力。在水溶液中,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大小要用其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来衡量。(?)°值越负,金属的还原性越强,越易失电子,化学活泼性越大。若按(?)°值由负到正的顺序排列,也就是将金属按其化学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笔者在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学生虽能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但对该表的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却不够辩证,比较绝对化,缺乏对具体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对某些不活泼金属竟还能置换酸中的氢感到吃惊。似乎不可思议。在讨论中,由于这种“例外”现象打乱了这些学生头脑中已牢固建立的程序,又产生了金属活动顺序表“没有多大用处”的想法。不活泼金属是指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在氢以后的金属。所谓金属活动顺序只是指金属在水溶液中处于标准状态(纯态金属、离子浓度为1 M、气体分压为1 atm)下,生成简单离子时的活泼性顺序。显然,它与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当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后,这一活动顺序往往会出现不少“例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活泼性,从左至右减弱.锰的金属活泼性却比相邻元素来得高.从热力学和原子结构两个方面,讨论了金属锰特别活泼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在比较金属离子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时,容易误认为氧化性Cu2+>Fe3+。其原因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Fe比Cu活泼,而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如何比较Fe3+与Cu2+的氧化性呢?我们利用Cu与FeCl3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来比较,但由于FeCl3水溶液的黄色很醒目,要看到黄色转化成  相似文献   

14.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原电池两极的活泼性不同,将原电池两极分为负极和正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负极和正极是原电池中的顶梁柱.与原电池的2个电极有关的常见题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将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电极(不活泼的金属也可以用能导电的非金属代替)同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并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这是一般原电池遵循的基本规则,即由金属本身的活泼性决定.  相似文献   

16.
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仅适用于水溶液中。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 ,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所以 ,金属之间的活动规律在溶液中能得到充分体现 ,非溶液中的置换较复杂。二、浓硫酸、硝酸除外。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 ,生成氢气。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有氧化性 ,它们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不能得到氢气 ,它们还能与氢后面的部分金属反应也不能得到氢气。三、钾、钙、钠、很活泼 ,反应复杂。钾、钙、钠不仅可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相似文献   

17.
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一、理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该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该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越容易获得电子。(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注意:①一般不使用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因为它们在常温下极易与酸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水中的氢,且反应非常强烈。②酸应是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  相似文献   

18.
1.一般离子核外都有电子,但H~ 核外却没有电子。 2.一般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但氕的核内无中子。 3.一般原子中的中子数都比质子数多,但氕除外。 4.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少的金属易失电子,而活泼性强,但Cu、Ag、Au却难失电子。 5.一般晶体中有阳离子时,一定有阴离子,但金属晶体中不存在阴离子。 6.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般是共价化合物,但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7.一般来说,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8.一般非金属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9.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七氧化二锰等是酸性氧化物。  相似文献   

19.
原电池的负极确定不仅要看金属的活泼性,更要看材料单独在电解质溶液中得失电子的能力,这种能力一般与金属的活泼性相一致,即活泼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易,作原电池的负极.但电极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放电能力与金属的活泼性并不完全一致,即金属性强的不一定先放电.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金属离子Fe~(3 )与Cu~(2 )氧化性强弱时,容易误认为氧化性Cu~(2 )>Fe~(3 )。其原因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Fe比Cu活泼,而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如何比较Fe~(3 )与Cu~(2 )氧化性呢?我们可以利用Cu与FeCl_3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