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佩璐  楚世伟 《考试周刊》2013,(71):193-195
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厚度则描述了一个区域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搭配产生协同作用而使得该地区获得经济动力,可见制度厚度对于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近几年关于制度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测量体系,并以长春市工业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和测量长春市区域创新能力,再通过制度厚度的构成要素,探讨制度厚度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洛阳区域创新能力主要有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几方面构成。洛阳科技优势并未消失,知识创造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河南省具有优势,但知识流动性和创新环境相对较差。提升洛阳区域创新能力应当采取4方面的对策:强化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完善区域创新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将取工业经济成为新时代的主导经济模式。知识产权也将上升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权。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必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知识获取水平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水平;区域对外开放度;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区域技术市场活跃度。建议以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通过加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知识获取的物质基础;改善区域高等教育,探索企业、高校科技创新模式,推进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完善技术市场机制,改善知识获取的市场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知识获取的获得途径,提高区域知识获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及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知识产权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提高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并有助于创新环境的形成。由此认为知识产权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实践可以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香港现行知识产权制度是在其回归前原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本地化后建立的,文章在分析介绍这一演变过程的前提下,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间;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相互之间及其与司法部门之间;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人才流动管理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间;“一国两制”下的四种知识产权制度间以及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间等。本文针对上述不协调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中的企业联盟需要强调高效的知识共享与转移,其具体对策是:增强联盟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构建企业联盟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平台,维护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环境,实施有效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72个创新型城市为样本,采用fsQCA的方法,探讨政务环境、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金融服务六个营商环境生态系统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协同影响机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生态系统要素并不构成产生高、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有4个,且每一个组态均是由多种不同因素共同构成;产生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有5个,并且与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是非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引导高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加快技术创新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时任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的姜万勐研制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VCD,但他当时没有申请专利,本应拥有统领市场的优势却因为没有专利保护,结果被国内几百家VCD机生产厂家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12.
解读西部地区区域知识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三个方面构建了知识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量化地分析了中国西部省份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差异,提出了西部地区在知识创新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创新能力是与区域创新过程密切相关的组织、机构、实现条件等组成的社会系统的功能体现.遵循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一套评估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区域创新能力差分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政府补助对区域知识创新绩效至关重要。文章选取我国2009—2020年31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区域创新绩效分为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和经济创新绩效,进而研究政府补助对区域经济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究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在政府补助影响区域经济创新绩效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对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和经济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在政府补助与区域经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区域创新绩效为切入点,主要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从影响机制、非线性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三个方面探索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在实证层面,通过构建2013~2019年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数,针对理论层面的探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较东部和中部地区享受到了更大的数字经济红利;(2)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4)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关键,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引导和支持,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途径。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保证,应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突出区域特色为中心营造制度环境和进行制度安排。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的灵魂,加快培育创新观念已成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协同创新要着眼于解决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弱势地位问题。通过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环境建设来提升我国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需要针对在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阻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环境建设: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环境建设,二是加强知识产权运营环境建设,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共享环境建设,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管理制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那种认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应当弱化和退出的思路,即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需求,也不符合产权领域国际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呼唤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创新;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机制、健全规范、完善制度,大力强化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沿袭传统的制度机制和管理方式,必须建立完整的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构筑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20.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地位、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信息社会,资产的主要形态是知识,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易于传播、可以交易,知识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知识只有通过一定的程序才能有形化,成为资产。高校是“知识产出”的重地。如何保护知识,规范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价值,是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