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阶段教师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突破应试教育框架,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欣赏阅读能力,以此来提高文学作品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奇 《现代教学》2009,(6):12-12
中华五千年古老而璀璨的文化中,文学作品闪耀着瞩目的光辉,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引导学生从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养料,是每一位学生亟需补上的一课。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应该成为学校、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最高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王永 《考试周刊》2013,(80):34-34
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本真对学生的自主和自由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教师要采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本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诸葛宗仁 《教学随笔》2014,(12):113-114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初中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乃至今后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要让学生学好经典文学作品,真正提升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课外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本文就针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这一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实现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兴趣不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症候阅读法”是拓宽现当代文学作品解读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可行性方法。它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作品过程中,学会从“沉默”“悖谬”“空白”处入手去发现和探究作品“症候”。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背景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人而异,各有自己的期待,当他们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产生距离时,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诱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当学生不满足于一般的理解性阅读,就会对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进行再思考,这就进入了阅读反思阶段,甚至是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多年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仍受特定的社会观念束缚,教参、教师、专家对作品的解读呈现单一化、概念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陈芳 《现代语文》2010,(8):106-106
高中语文教学建立在初中语文基础之上,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想象力,让学生逐步摆脱教师提供的“拐杖”,能够自主学习,独立阅读,并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中意在言外的内蕴。  相似文献   

8.
庄武昌 《考试周刊》2013,(34):31-31
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可以从作品中得知一定的道理,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就文学作品而言,这两种功能同时具备,教师在教学文学作品时不能只停留在求知的层面上释然,还要在审美层面上获得愉悦。本文从审美心理出发谈谈文学作品教学,旨在突出作品的个性,提高学生乃至教师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肖金华 《湖南教育》2005,(17):40-4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这个意见对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现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既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热点,也是教学的弱点和难点。那么教师该采取哪些策略,突破教学难点,使文学…  相似文献   

10.
彭为成 《现代教学》2010,(11):29-29
语文教师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其根本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学修养。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课文教课文,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了许多课文之后,当遇到新课文时,还是无法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11.
名著思辨性阅读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名著作品诠释的道理进行提炼、隐含的文学底蕴进行挖掘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文学作品中的核心思想与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实施,文学名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名著阅读题型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语文阅读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的各类选文中,以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童话、寓言等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居多。即使是课外阅读,学生接触最多的也莫过于小小说、精短散文、诗歌等优秀文学作品。因此,笔者认为既然学生有那么多的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认知与感受,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就不应一味局限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训练,应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有计划地指导学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在高中课程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学作品教学缺乏与中学相适应的文学理论的指导。我们教师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都从成人视角来分析,经常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埋怨学生不解风情,不能懂得文学的奥妙;尽管花了不少力气,而在各类测验中文学作品阅读的得分情况往往最差。如此情  相似文献   

14.
开展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探索基于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精选作品,把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书写阅读日志,课堂交流反思,分析评价作品,绘制思维导图,多角度撰写读后感,改写、续写、创写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体验,教师干预过多,讲解过多,因此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特有的观点。尤其是,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文学作品是生命体验的文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这些必须通过学生自行体验,才能最终获得的。那么,教师究竟在阅读课中怎样去做,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又该怎样去做,才能获得最大的阅读满足感,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更深刻的了解英语,爱上英语。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也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提出创造性的阐释,以独特的眼光感悟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文学作品或一篇文章,它的内涵越是丰富,它的主题越是人见人殊。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许多高校里,文学教学的模式仍然是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师事先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上介绍作家的有关情况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然后从思想内容及写作技巧、艺术风格及语言难点等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有些教师还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问答。有些教师请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谈淡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的灵魂是阅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拓展的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课内阅读和课外拓展的结合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在高中课程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学作品教学缺乏与中学相适应的文学理论的指导。我们教师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都从成人视角来分析,经常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埋怨学生“不解风情”,不能懂得文学的奥妙;尽管花了不少力气,而在各类测验中文学作品阅读的得分情况往往最差。如此情况,弄得教师无计可施,学生无可奈何。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勇敢者硬着头皮去闯,希望杀出一条血路来,  相似文献   

20.
李宏儒 《考试周刊》2014,(84):33-33
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是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础,在汉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外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力和语感,使学生提高语言组织和思维表达能力,广泛认知文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