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普遍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2.
心中有爱     
以人为本是21世纪教育的理念和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目中有人,心中有爱”。同样,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也人人都有爱心,人人都会爱人。心中有爱@刘燕文$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相似文献   

3.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师爱,作为教师人格中最闪光的部分,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如果教师缺乏爱心,师生关系冷漠,双方心理隔阂严重,学生不仅不会接受教育,而且还会对教师的爱心(即使是正确的要求)产生“抗药性”。于是,表扬,被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被学生认为是整人。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具备真正的爱生之情,教育才是有效的。对学生的爱,除了具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具有科学的方法。一、要调整视角差不能用老眼…  相似文献   

4.
如何帮助学生了解爱、懂得爱,学会爱,广大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这里面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点:(1)教育方式单一,缺少生动性和感染力;(2)忽略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切实际地拔高,造成学生反感;(3)忽视身边的示范,爱心教育没有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生缺乏“给予也是快乐”的体验;(4)家长(教师)不全面或不正确地表达爱,造成孩子不懂关爱别人,不懂孝敬父母,只顾自己,甚至自私自利。针对此,我校开展了爱心教育,从“寻找爱的烙印——营造爱的氛围——争做爱的使”入手,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收效显。  相似文献   

5.
谢义萍 《语文天地》2012,(10):59-60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要做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保持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不足的学生,很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充满爱心的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会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班集体或一所学校中,学生总是有优劣之分。老师如何做好劣生(即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有三点浅见,陈述如下。一、有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爱心”体现在爱事业、爱学生方面。教育事业是育人的事业,老师是育人的主体,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就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有什么样的境界?怎样才算是一名有境界的教师?我不想在这里讲更多的大道理,只想从如何把握五个度这一角度谈些个人理解和体会。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充满温情和爱心是教师的第一素质要求。教育需要以爱作支撑,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心的老师就不可能爱岗位,爱学生。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学生,以心换心。  相似文献   

8.
为教者须有爱心正宁一中武天劝不论教书也好,育人也好,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即教师对学生有无爱心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对学生的爱心,既不会主动教书育人,也不会正确教书育人。因此,凡为教者必须有一颗爱生的心。教师的爱心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的爱心,是指教师在向学...  相似文献   

9.
一个素质较高的人,首先是一个爱心、责任感强的人,有爱心、责任感强是一种个人的品质,是一种对社会的态度,是一种信念和情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主人翁、主体积极性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表现形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爱心教育,教育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人,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主人”意识一旦在学生身上形成,就会产生极大的能量和教育效应,并成为他们做人的基础。作为班主任教师,其爱心、责任感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要爱业、敬业;二要爱生、重生。班主任要在学识上服人,言语上服众,行为上堪称楷模,角色上有如慈母般的胸…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首先要求我们爱学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要想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长辈,懂得爱学校、爱社会、爱大自然,懂得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有爱的教育,才能称之为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用一颗爱心去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怎样用爱来教育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爱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既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要用爱来创设教育环境,使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爱心教育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对爱心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的方式.即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公平无私.不能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4.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15.
徐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241-241,243
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格,还要充满受。特别是班主任不能过于严格而失去了教育中爱的真谛,老师的爱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学生要从学生的起点抓起,爱学生不要走入误区,爱中也有严,爱与严是相辅相承的,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走上三尺讲台已有十余载。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使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每一个学生始终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更无愧于神圣的教育事业。对调皮捣蛋学生要有爱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教育中的爱心,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但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爱心"。对"爱心"的误解,就是以为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或者以为教育之爱是迁就学生,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我认为,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前提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有了爱心,你会用轻声细语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缺点;有了爱心,你会用热情之手去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有了爱心,你便有了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个性;有了爱心,你才能用你的睿智去弥补学生心理上的缺陷……把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是教育艺术的最高表现。在这里,我们编发了一组班主任“爱心’手记,希望可能从中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20.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