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题材小说中,男性作家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主流叙事方式抓住了历史变迁中"大上海"的时代特征,但在把握城市大背景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绵延不断的上海日常城市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与审视,而以张爱玲、王安忆为代表的女性上海叙事就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  相似文献   

2.
<长恨歌>是王安忆城市小说中的一座里程碑,作者摒弃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基于平民立场和女性视角,对上海这座独特城市进行历史透视和个人化叙写,着力掘现其深层文化心理品格,以及这种品格的长期存留形态,具有一种独特的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3.
外来移民(主要指来自国内各地的务工人员)对于上海的城市发展来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上海百年来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移民史。作为上海作家,从创作初期开始,王安忆就一直关注着身边的这一特殊群体。自80年代的《鸩雀一战》、《好婆和李同志》到2000年的《富萍),王安忆的移民书写逐步体现出一种对上海由“认同”到“背离”的写作姿态。文章拟对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妹阿姨、李同志和富萍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移民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梳理王安忆这种书写姿态的转变,以探寻这种转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刘文吉 《教师》2013,(31):118-119
《长恨歌》从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城市和女人的故事.王安忆用一个女人的故事来写一个城市的故事,她试图通过对王琦瑶、上海世俗生活的精细描写打造出一份属于生活的寓言.上海是作者精心设置的"戏剧舞台",但是上海它又是活生生的、有灵魂的.这灵魂也就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安忆写城市女人对城市的感知,同时也写到了城市对生活在其中的女人的影响.上海的繁华和虚荣影响了王琦瑶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王琦瑶以后的一生,城市对王琦瑶有着预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都市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王琦瑶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女性形象,王琦瑶与其成长环境上海关系密切,深入认识上海文化,观照一座城市的品格一上海心,透视都市欲望对女性的异化影响,进而呈现出都市女性坚韧挣扎却仍然虚无漂泊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6.
《天香》不仅意在描写家族的兴衰,更关注沪上世情百态,展现出明末清初的上海图景,试图探寻上海的精神源头。天香园所呈现的园林景观及文化就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士大夫精神的情调,而这一精神情调的"不同",不仅展示出上海精神从传统文化中的蜕变,进而展现出王安忆近年来创作的转型态势,即在世俗生活中发现雅趣。  相似文献   

7.
上海女人长恨歌--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上海和上海的女人为歌,重新确定“女人”的概念。文中通过有颗“上海心”的女主人公王琦瑶琐屑的人生轨迹,展示了女人真实的生命图景。作者把上海这座城市化为女人心灵的同时,拆解了女人附属男人的历史,诠释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上海在中国的版图上所体现出的文化地理意义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在近现代史的研究方面,上海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研究对象,即上海学。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写作中,上海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更是一个充满了话题的城市。王安忆的写作就直接与她居住在上海的生活经验相关。文章就是从她最初确定将中国经验作为写作的主要方向人手,继而自觉、不自觉地发现上海,并为之而写作。王安忆用她的写作,用她笔下的人物形象证明了上海乃是乡土中国的一个他者。  相似文献   

9.
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巅峰之作《长恨歌》,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而敏感的笔触写出了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上海"弄堂"中的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从而反衬出大上海的兴衰。作品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观照历史、文化的进程,跨越历史时空,使人物与作品都富有别具一格的美学韵味。作者试从作品的结构美、语言美、意象美、人物形象美四个方面,来阐述作品所独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城市精神史"这一概念指向城市人对自己身处城市时的精神状况的体认,城市人对城市物质性生存的寻求,以及城市人为其存在寻找精神和心理依据的心理历程.王安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话语通过对城市人飘零孤独的精神特征的描述,对城市人物质欲望的实现与失落的发现,以及对城市人沧桑心理体验的书写,展示了城市精神史这一以前未受重视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1.
简·斯迈利的《一千英亩》的故事框架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但表现的却是不一样的主题和意义。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吉妮与三位男性的情感纠葛,揭示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抑和紧闭,同时通过对吉妮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反叛的描写,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要求摆脱传统束缚、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了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Gause型模型(Kuang和Freeman,1988),广义捕食-被食系统(Huang,1988,Huang和Merrill,1989)和其他许多系统(Liu和Zhao,2000,Zheng等,2001,Yang和Liang,2001)为其特例。有关该系统存在极限环的条件以及极限环唯一的条件在本中已经证明。献中的许多结果都可容易地作为本定理的特例而导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规划论的求解进行研究,特别对不可微规划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得出了对一些特殊不可微规划的求解方法,将一类特殊的不可微规划转化为经典的可微规划进行求解。最后以多寡头的合作竞争博弈均衡求解为例,对特殊的不可微规划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4.
湖北谷城沈垭天主教堂自清朝以来一直是天主教在鄂西北的活动中心,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在罗马教廷档案中也曾有所记栽。笔者采用田野考察的方法,对沈垭天主教堂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以找到中国近代天主教的发展特点在这一地区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5.
新的物理课程不应当被限制在学科与课本的狭小范围之内,它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并实现理性与人性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价值与情感的统一。近日在新疆兵团二中听一节“电流做功快慢与电和热”课时,发现有几段精彩之处,符合新课程理念,现将课堂实录部分片断整理如下,供课改实验区的物理教师评析。片断一:引言与实验“铅笔芯点燃火柴”师: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分子运动》等5篇论文。这5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为了纪念物理学上的“奇迹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6.
The autobiographic novel,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is Han Suyin’s famous work. It has mov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and audiences with its beautiful love story. By using post-colonial views on...  相似文献   

17.
《哈姆莱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延宕。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延宕,这在右外文学批语界争论和探索了几个世纪,但始终没有定论。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可以说宗教思想导致哈姆莱特延宕的关键因素;基督教义和《圣经》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南;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他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8.
在肯尼亚殖民史中,女性遭受着英国殖民文化与本土父权文化的双重压迫。笔者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恩古吉·瓦·提安哥的《一粒麦种》,分析殖民时期肯尼亚女性背负双重枷锁的生存状态,同时揭示殖民时期白人女性不幸的生存图景。通过这一视角的解读,体现出作者对肯尼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白人女性尴尬处境的同情和惋惜。  相似文献   

19.
20.
刘丽曼 《海外英语》2012,(11):183-184,199
"A Farewell to Arms"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orks written by Ernest Hemingway.It displays two main interwaving themes of war and love by the narration of a young soldier ’ s experience and his love affairs with a beautiful nurse in the first world war.The novel reflects the author ’ s strong hatred of war and exposes that the war is the real root of the couple ’ s tragedy in this novel and the "Lost Generation " in the real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