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名画家戴醇士谈作画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合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篇文章,都应当除去冗字贅詞,使之干干淨净,不拖泥带水。关于这,高尔基曾作比設喻,說“在小說当中,就像在机器当中,不应該有一顆多余的螺絲釘”。此处所說的多余的螺絲釘,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冗字贅詞說的。我国古书中关于冗字贅詞的論述。多到不胜枚举。这里随便举个例子。《汉书·张蒼传》有一句說:“年老口中无齿。”这一句就有几个“多余的螺絲釘”。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盖于此一句之內,去‘年’及‘口中’可矣。本来齿生于口,三岁孩子都知道,不写明“口中”,讀者决不会誤会。去了“年”字也  相似文献   

3.
据说,明代有一富翁,请唐寅绘画题诗,为其母祝寿。唐寅先绘就《仙桃献寿》一画,后拿起笔在画上题诗。第一句是:“隔壁老妇不是人”,顿使举座失色,可他接着写第二句:“好象南海观世音”,人们转怒为喜。他接下去  相似文献   

4.
装帧设计中的“意”(一)刘丰杰装帧艺术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立意。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一句名言就叫作“意存笔先”。立意是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绘画理论中极真重要的概念。对于包括装帧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作品来说,“意”,都是它们的灵魂和核心。立意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文章的开头,古人有不少精辟的见解: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谢榛)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 “起处须有崚嶒之势。”(施朴华) 都是要求文章一开始就要抓住读者。  相似文献   

6.
刘洪  王蓓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3,(6):105-107,111
依据心理学的理论,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伤、恐惧四种。但人的内心世界纷繁而复杂,往往是多种情绪,或者以一种情绪为主、其他情绪为辅的综合表现。同样关于情绪,祖国医学表述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并纳入病因学范畴,认为”七情”太过和不足都有可能致病。中医”七情”虽未明确指出“基本情志”的概念,但与四种基本情绪相比,除忧、思不同外,其余几近一致,可见”七情”体现了中医学对基本情绪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理解的媒介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写过一首《摸鱼儿》词,里面有一句:“脉脉此情谁诉?”也许因为这首名词中有此佳句,所以《人民日报》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日第四版的一篇通讯用了这句词作为标题,就显特别有韵味,令人喜读  相似文献   

8.
叶璐 《兰台世界》2015,(3):65-66
画家身份的分化对于画家绘画作品风格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我国灿若星河的古代绘画作品中,涌现出诸多艺术成就与现实意义都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流传于世。其中韩滉作为朝廷命官及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写作同绘画艺术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新闻无论其内容如何,都应当写得精粹简洁,都应当以少少许的事实、言文,来体现尽可能多的内容。所以,在新闻写作中,含蓄手法的运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既可收到“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举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的效果;又可以力避文章过直、过露,以至肤浅的毛病。这就象宋代著名画家郭熙所讲的:“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在新闻写作中,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10.
DOOM Ⅲ     
经过长久的等待之后,《DOOM3》终于在近期与我们见面了,对于这样一款有可能再次带来图像技术飞跃的游戏,玩家的期待自然非常大。不过游戏的实际表现似乎有些令人失望,我们所看到的画面并没有达到什么令人惊吧的地步,在普通的硬件配置下,《DOOM3》游戏画面甚至不如此前推出的《FARCRY》,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  相似文献   

11.
李红丽 《大观周刊》2012,(12):184-185
亨利·卢梭是西方现代艺术重要的先驱之一,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现代原始人,指的是卢梭及其他有关的“天真”与艺术家们。对于卢梭和他同事而言,绘画是记录他们印象和世界观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把这些观念传达给其他人的手段,“这种绘画观念产生的严肃性和伴随的认真性带来了天真”。卢梭与原始人艺术的联系在于他的绘画同样诉诸于精致艺术家的情感,而不在于它们具有的与土著部落艺术产品相同的任何客观形势性质。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2006,(10):43-43
《传媒天地》2006年第3期发表司马童的文章《烟草“开门红”是谁的喜报》。 文章说,一边是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规定在艰难地前行,一边却有烟草“开门红”的“事迹”在媒体上“闪亮登场”。是媒体不明白对于公众来说,烟草“开门红”的报道还不如烟草“开门黑”的报道更具有社会效益吗?  相似文献   

13.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这样。高尔基说:“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提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下面谈谈科普文章的开头艺术。开门见山富有文采已故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谈眼镜》,这样开头:“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14.
文无定法。“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也有多种类型和方法。但是,不论什么方法,有一个原则需要遵循,那就是文章一开头,就要有吸引人的魅力,使读者欲罢不能,非看下去不可。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此一经验之谈,对于新闻写作同样有借鉴的价值。怎样在“开卷之初”,就能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呢?利用人皆有的“好奇之心”,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最容易取得这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展览演出     
吴昌硕艺术特展 在近代中国艺术界,吴昌硕无疑是光芒四射的。他在书法、绘画、篆刻等多个领域的成就,至今都令人难以逾越。在书法上,吴昌硕的“石鼓文”体篆书久负盛名。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画派海派的名家,吴氏的写意花卉成  相似文献   

16.
近翻閱《郑板桥集》,其中有一句話說:“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反复玩味之后,不禁引起种种联想。板桥这句話是从画竹引起的議論,其实何独作画如此,练字亦然。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曾問他父亲写一手好字的秘訣何在。王羲之指着院里的十八缸水,說秘訣就在其中。可見即使独得家学渊  相似文献   

17.
“线”是美术绘画作品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也就是说,造型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是离不开“线”这个基本元素的。因而认真研究探讨“线”的审美特征,不断加深对“线”的概念的正确认识.对驾驭和掌握好“线”这个艺术手段,是大有裨益的。本人经多年的绘画艺术实践,就“线”在绘画作品中的审美特征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学与思     
学习与思索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篇》)这句话指出,整天闭门空想不如片刻学点实际东西,强调了思索要以学习为基础。学习到的内容越广阔,越透辙,那末,思索的程度也越博大精深。“短绠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宫池涔则溢,旱则涸;江水之原渊泉,不能竭。”(均见《淮南子·说林训》)要能汲取深井里的水,短绳子办不到;盛放大的物件,就得相应大的容器。宫庭里的池塘太浅,所以遇到水多就溢,天旱就干;而江水有源头,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长期孜孜不倦的历练,终日卷海墨香的浸染,还真使中国档案界出了不少业有专长、名副其实的专家。致力于字迹恢复的李玉虎、对毛泽东手稿颇有钻研的齐得平就是其中的代表。前者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是国家权威评比活动所授予,后者被誉为“毛泽东手迹鉴定专家”,则来自世人对他的敬重。以上两种,都属当之无愧,令人心服口服。但眼下业界,也有另类情形。比如,某媒体(2003年3月13日)一篇题为“享誉中外的兰台书法家”的报道文章(下称“享”文),就提供了这么一例。读罢此文,会让你惊出一身汗来——中国档案界有“世界艺术大师”横空出世了!…  相似文献   

20.
黑白灰杂谈     
现代版面设计的趋势是创造瞬间的吸引,控制读者的视线。对于长稿大稿的处理,仅靠文字编辑安排一段加各式线框的“引文”、“评论”,已远远不能达到给读者视觉以冲击的效果。所以,在版面设计中,需要打破前人、权威与习惯性思维的框框;不局限于版面设计,与其他设计艺术门类进行横向联系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