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善于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那怎样与学生交流,进行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有效性的前提1.平等。⑴学生之间的平等。夸美纽斯说:"教育就像阳光,每一棵树都有享受照耀的权利。"在学习里只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没有坏学生。教师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差来衡量学  相似文献   

2.
在半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袁“走自己的路”,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她热爱学生,真正做到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她创新实验,使她的名字和实验小学一起成了“金字招牌”;她执着探索语教育规律,形成了“细、实、活、深、严”的独特教学风格。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和引领着整个中国小学语言教育界。  相似文献   

3.
徐娟 《生活教育》2008,(9):24-25
新学期按照学校"大轮换"规则,送走一届毕业班,该接一年级新生了,从高年级到一年级,开头还真得有一段适应期,与这些小孩儿的亲密接触已经2个月了,对于这些小家伙自然也熟悉了不少,他们刚刚踏入校门,集体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栾兆祥 《上海教育》2009,(15):82-82
【主要贡献和实践】 袁瑢老师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勤奋工作50多年,她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语文。她用"细、实、活、深、严"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赵君 《江苏教育》2009,(7):43-45
近年来。苏霍姆林斯基已经成为中外教育界响当当的名号,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有关他的一切,津津乐道于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信念。不错,对于了解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而言,他们无疑会把其敬奉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导师。  相似文献   

6.
覃亚潜 《湖南教育》2006,(11):44-45
记不清是第几次批评眼前这个拖着鼻涕的孩子了。脏兮兮的作业本,封面的裂口斜贴着透明胶带,卷角怎么也捋不平;差不多每页都有一团团的墨水和涂改液,花花绿绿,很容易让人想到画家的调色板。  相似文献   

7.
李奉军 《成才之路》2009,(33):41-4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心灵,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构建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激起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引导学习者之间的心灵交流,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课堂上常见孩子们举手如林.而高年级的课堂则举手稀落.沉默而缺少发问。究其根源,责任在于教师。课改至今.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不厌其烦地把文中作者构段的巧妙.深刻的蕴含等理性分析强加于学生.让学生反复地感悟。真正对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需求是什么、情感是否与课文同步.反思较少,导致了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情感沟通的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设计背景 本学期的一次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的是“下雪”,阅罢作文,我沮丧至极。失望过后,我开始了深刻的反省。我仔细研究学生的作文,找到了他们共同存在的两个大问题:缺少细致观察的能力,缺少感悟生活的能力,我与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后,还给予了必要的指导。第二次训练,我决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上观察说话课。按“看雪——接雪——尝雪——玩雪”的顺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渗透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需长篇大论、不需谆谆教导,只需和风细雨,只需沁入心脾。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就可以回归教育本色。本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描写,想念您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1.
走进学生说『谈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师生之间的谈心,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谈心教育更是心灵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有一百个读者,便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写作《哈姆雷特》时,将自己建构的一个主观世界用语言符号凝固下来。这凝固的文本是开放的,它从诞生之日便等待读者去阅读,在被阅读中实现重生——再度变成生动的精神形态而进入读者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和教育思想,着重从教师的心和学生的心两个视角分析其教育思想,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笔者结合个人经历,反思我国教育时弊,指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应用存在的问题,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与研讨。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我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不断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我生怕一句不当的批评伤了学生的自尊,更怕一不小心毁掉了一个未来的爱因斯坦。我觉得师生每天在进行着很多情感的交流,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印象中,吴辰同志一身活力,总有使不完的劲。她热爱乡土,专注办学,坚毅能干;她敢作敢为,大胆革新,勇于担当;她善待同事,乐于助人,品德高尚。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她始终将生命之根深扎在这块生于兹、长于兹的土地上,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于学校发展。她带领团队像创造令人瞩目的中国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心灵SPA     
在线老师:陈纪英,北京市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理事、海淀区教育心理学常务理事、专职心理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专业。  相似文献   

17.
李对成 《陕西教育》2010,(12):60-60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灵的雕塑家。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教书育人,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学生.用共产主义思想去雕塑学生的心灵.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成绩.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教师要积极营造利于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相互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鲜美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感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体验之中,才能显现出活力和美感。语文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主要阵地。该如何引领学生去触摸文字的脉搏,去倾听作者的心声,从而在师生、文本之间  相似文献   

20.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教育是真正的关心他、爱护他,那你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在全国轰轰烈烈大搞新课改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在考虑着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一堂课备好,怎么让学生把这堂课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吸收,怎么把这堂课讲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喜欢听,怎么把自己的知识真切地传达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