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林 《天津教育》2003,(5):45-46
一、进行知美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绿叶是美的,高山是美的,流水是美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满怀深情地接受美的世界的拥抱,自身的性格和情感就将得到美的陶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日常的教学中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引导,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到无限的感知美的能力。例如:在课上让同学们做一个色彩练习,用色彩块的相互搭配来画出一年的四个季节。其教学上的要求是锻炼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学生开始的反应是感到不适应,感觉无从下手,在出示范图以后,教师再讲解春天的特点:“春天是生命萌发的季节,生机勃勃,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相似文献   

2.
审美意识是指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广义的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审美感知。而文言文在审美意识的培养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其自身的语言美、意境美,能让学生感悟到美的事物,文言文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中,笔者着重探究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良好的小学美术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美育发展。但长期以来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绘画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导致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缺失,阻碍了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应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过程中审美的渗透,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对小学美术课程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对广大教师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岗 《贵州教育》2000,(7):75-77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学生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即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学生身心;其目的就在于培养人,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知识、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审美观点、美的创造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广泛开展美术鉴赏课程的形势下,想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认知,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完善自身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美术鉴赏课变得生动有趣,就对教师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应,广义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审美感知。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从观念到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学生的作文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大部分农村小学,学生怕作文,觉得作文无话可写.语句表达不通顺,内容没什么意义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农村学生作文能力仍急待提高。近年来.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增源、激趣、形思、养习”。具体内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多媒体手段融音视频为一体,通过动画演示把诗文转换为动态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生动可感的情境下学习知识、体验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发现并鉴赏美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达到高效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教学总是把传授“双基”作为教学重点和惟一的任务,艺术教育已离学生们越来越远了。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对小学生审美意识与能力的训练及培养,为学生奠定审美观念基础。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环境下,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教育,会为美术教学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就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功能、内容、方法等方面谈些意见 ,供老师们教学、研究作参考。一、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多重功能审美教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 ,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直接功能在于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审美意识是人的感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最先最直接的判断,是个人潜意识思维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美感"或是"丑感"的认知。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如何高效地引领学生发现、创造美,是每个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美术课堂存在许多问题,如课堂效率低,学生不感兴趣,教师难以控制。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汉语的审美因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选择科学的授课方式;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16.
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要学生用“公”字组词,当小刚站起来回答说“公鸟”时,教师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当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在读“琦琦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发奋学习”这句话时,由于他不认识“奋”字而把这句话读成了“琦琦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努力学习”。教师听见小明把“发奋”读成“努力”,则马上说,小明读错了,要他再读一篇。于是小明就着“发奋”两字的拼音将这句话再读了一遍,但他这次把“发奋”读成了“发疯”。试想想,小刚、小明遭遇几次如此模式化的要求后,他们还敢言说、还愿言说吗——  相似文献   

17.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大多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艺术美与意境美的完美结合,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是学科教学审美化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利用古诗来培养学生的美感呢?针对古诗所具有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我将美育的一些原则渗透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使课堂始终有新意、有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学科也应该被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以美的眼光和美的愿望去创造美好的世界,还对创造力、想象力等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以初中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调查初中美术教育现状,探究如何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美术教学地位不断提高,美术作品创造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并早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微观的角度看,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可以激发人们美术作品的创造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思维素养,从而保证美术艺术发展的有效性。从宏观的角度看,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高精尖的创新性人才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在备课、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