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晓东 《学周刊C版》2011,(8):144-144
一、课前预习使课堂更精彩 预习无疑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对一篇生疏的文言文让学生去预习,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学生还没有一定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积淀,要想读懂一篇文言文,这困难势必很大。他们往往会凶为看不懂而懒得预习,更谈不上思考。所以,一说到古文,学生常常会说:“等老师给讲吧,自己啃不动。”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文言语法现象的掌握不够牢固,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他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点、古汉语字词的掌握灵活地运用到文言文阅读中去。高考所考查的是学生对浅显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考查形式即选择与翻译题型。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要想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点。一、重视课前的预习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相当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抓好学生的预习关。在布置预习时,除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如何达到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在词语教学中抓好比较归类和相机启发诱导,渗透有关知识的讲授是培养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正确做法。因为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而又以实词的掌握为主,在实词说来一词多义的现象又十分普遍,故而没有这方面比较归类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语文课文中文言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北师版每学期课本中都有5篇文言文,占据一个单元。因学生平日接触文言读本少,文言词语古今义变化大,故读懂文言文并完成对应训练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预习充分,全面了解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通过反复阅读,自行去解决生字词的读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字词解释、内容理解、形象分析、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基础,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夯实文言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出:"高中教学需要注重古文化对学生的陶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品味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学生对文言语境的感知能力是在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古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拟从文言文阅读文体特点出发,紧扣文言字词,融入古文化的熏陶,从而达成"文""言"并重,进行有效地文言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要想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材教法、洞悉高考命题趋势等方面下足功夫。一、学生及教材现状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是对字、词、句不厌其烦地讲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诗文”。文也好,诗也好,对于文言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即使是浅显的文言诗文,他们学起来也未必容易。那么,怎样才能在文言文学习中化难为易、轻松学习呢?一、把握规律、整体突破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分析综合”考点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有限的 ,常常是似懂非懂。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很多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文言字、词的隔阂。古今词义有着许多的差异。在文言文中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子倒装、成分省略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 ,要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就不仅要结合文章内容适当地讲授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有关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字、词、句的基础知识。因而文言文词语的教学便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词不离句 ,…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经过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因而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预习就不再那么看重,只是轻描淡写地把新课中的生字词标上音就算了,或者非得要老师预先列出复习纲要.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课堂要高效,就必须有的放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有非常明确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那么,如何放"矢"呢?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这一目标,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启示(:1)鼓励学生朗读文言文(。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用现代的方式去理解古人的文明(。4)鼓励背诵,积累文言素材,增强文言语感。  相似文献   

13.
方芬 《课外阅读》2010,(9):120-121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翻译作适当的点拨,在落实字词的同时,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按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部分要使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下的含义,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语段。从这一点出发,教学、训练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再研究文言句法、谋篇布局以及作品  相似文献   

15.
郭强 《考试周刊》2014,(91):31-31
<正>都说文言文枯燥难懂,老师难教、学生难学。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些老师在教学文言文单元的时候更多采用语文传统教学方法——串讲法。即老师对文章内容,特别是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逐一讲解。这样的课堂老师没有休息时间,往往"满堂灌",唯恐某个知识点被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文言文,离不开对文本的对译。文言文的翻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文言文翻译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对即逐字逐句对应解释。这一原则也正体现了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文言句中每一个字词都有相对应的意思,要细细品读,字字落实。实词一般都有实在意义,在落实词义的时候,要前瞻后联,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恰当加以解释,一般不要架空翻译。为了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掌握以下有关文言实词知识: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8,(Z3)
文言文是古代历史、政治、哲学、思想、文化等的载体,但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要熟练进行文言文阅读,必须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在文言文阅读中,疏通大意,整理文言知识是  相似文献   

18.
夏为汉 《学语文》2011,(2):29-29
文言文对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枯燥、最乏味的字符。目前在师资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多数老师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地接受文言知识,主要是词类的应用方面,如:词的活用,在此句是名词,到彼句作动词,变化无常,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对于老师来说,教文言文也是件头痛的事,因为学生不喜欢学,老师也不乐意去教,更找不出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很多中职生怕学文言文,主要是文言字词这一"拦路虎"横亘中间,令他们望而生畏。再加上有的语文老师在讲解文言字词的时候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一上文言文不是睡觉就是开小差,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生相见两相厌。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如果将文言字词的讲解放置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之中,采用寻根溯源的方法,找出文言字词本身包含的巨大生命力,那么许多看似枯燥乏味的文言字词就能焕发异彩,让文言文教学产生无穷的趣味,课堂教学的效果自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已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也就是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已形成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来读懂老师未教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学生背诵一定量的文言篇目外,还要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