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高红敏 《语文知识》2014,(11):71-72
近几年来,高中语文课本选人了不少的文言游记散文,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好古代游记散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务必抓牢抓实。《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我们不妨抓其要领,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2.
刘春 《文教资料》2011,(13):6-7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文章通过"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指出了两篇游记在实践作者的文学主张、表达方式、主旨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两篇文章出自北宋时期的两大文豪之手。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文章魁首.他们二人同时并列在“唐宋八大家”之内。他们在当时留下的这两篇不朽杰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两颗闪亮的明珠。  相似文献   

4.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是举世公认的两篇好文章,作者王安石和苏轼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不少人都认为,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相似、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石钟山记》的“预习提示”就明确指出:“本文的作法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在游记的写法上别具一格……”笔者却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记”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的“记”占了很重的份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从内容上来看:既有山水游记,又有亭台楼记,还有杂记;从时代上看,有魏晋的、唐宋的、明清的,含盖了“记”从肇始到走向成熟,直至繁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是,从所有选入中学教材的“记”来看,笔者以为《游褒禅山记》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学山水游记“章法”的极好范本。如果能教好《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那么对于整个初、高中“记”的教学来说则具有沟通既往,开启未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虎丘记》的教学重点定位于比较鉴赏,是基于下列考虑的:该文是现行高中教材最后学到的一篇文言记游散文,有与《愚溪诗序》《游褒禅山记》《赤壁赋》等记游散文作比较的必要;该文是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代表作,有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类似或同题作品作比较的条件;该文又是一  相似文献   

7.
陆游的散文名篇《入蜀记》是宋代日记体游记的代表作,对日记体游记基本格局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日记体游记的人文转向。《入蜀记》文史兼长,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人们不仅称扬《入蜀记》自然的文风与严谨的考证,亦对陆游寄寓其间的恢复之志与爱国情怀深有体察。《入蜀记》为读者构建了一方历史的山水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得以在不同的接受情境中与放翁同游和对话,留下诸多带有私人印记的阅读体会。《入蜀记》对后世纪游类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成为明清诸多日记体游记的仿写典范,对纪行题材诗歌的写作与编排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记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各自的特点,也能加深我们对这种“变体“游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古代游记往往以状写山川自然美景、记游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取胜,然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一反常态,不以写景状物记游为主,而是借一次不成功的游山探洞经历,生发议论,阐明治学之道及人生哲理。正因为王安石游山探洞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才有这位思想家对这次游览的深刻思索,也才有了这篇与众不同的游记,我们如何品评其中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0.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  相似文献   

11.
朱金凤 《山东教育》2002,(26):27-28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游记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只有80余字,却创造出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论是在内容、写法上,还是情感的抒发上,和这篇文章都有相似之处。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运用联想和想像,创造空灵的意境。《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色,是全篇最为精彩之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中仿佛积水的错觉,“水中藻、荇交横”的描绘,使人相信确实是水中情景,然而“盖竹柏影也”,又使人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2.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极品,也是作者人生审美情趣的结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就了他强颜为欢,聊以自慰,乐而复悲的心理。他把悲情的宣泄渗透于作品中,形成了他山水游记“凄神寒骨”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3.
陈琼 《现代语文》2006,(5):21-21
《游褒禅山记》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是做学问,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坚持不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品格和他的治学态度,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4.
明人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柳宗元游记散文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永州八记"大多仅仅用了一个"记",如《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按照常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也应该命名为"西山记"或"西山游记",可是作者为什么在看似简练的题目上再加"始得""宴游"四字呢?细读文本,我们发现在《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作者"此后才知道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这句话告诉我们柳宗元格外看重这次西山之游。  相似文献   

15.
《登泰山记》,是古代记游散文的精品。笔者重读鉴赏之余觉得,它更应该拿来当作学生记游作文的范文。山水记游作文,老师常爱布置,学生相对也愿写,原因是都觉得“好写”,有亲历见闻,有内容可记,有情可抒。学生逢游几乎都得交一篇的历练“经验”。但现实效果往往却是:经历不见得就能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在游历了永州山水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表达了作者因景而喜的开朗的心情和因贬而忧的孤寂心情。《小石潭记》是“八记”中的第四篇,文中描写了小石潭竹树环合、水清石奇,游鱼活泼可爱、溪流曲折有致的景物特色。其中对潭鱼的描写,更是堪称绝妙。  相似文献   

17.
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以《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为例,从结构安排和景物描写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指出引进比较教学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敏 《初中生辅导》2011,(20):36-37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很具特色的一篇。这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不过二百来字,却把小石潭悄怆幽邃的景色和潭中观鱼的乐趣精细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使人有如身临其境、感同亲历的感受,收到了画笔难以臻至的奇效。  相似文献   

19.
古代游记散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先考察所游地的地理沿革,再写实地的游览,末尾则发表议论;立论也相近,苏文要人实事求是,不要因惰就简,王文要人勇往直前。不要因怠就近。但仔细分析揣摩,两文在整体构架相似的情况下,却有诸多值得玩味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