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曾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在一次省级音乐教师的培训中,一位教师问专家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给70个学生的班级上好音乐课?专家回答说:这是课堂管理问题不在她的回答范畴中……"其实她的提问也引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都体现出对学生提问的关注.在钱老师<导读的艺术>一书中,有许多体现学生提问的教学课例,尤以其<故乡>教学为最[1].钱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先"问"后教,教基于"问"的教学形态,先确定七个"提问视角",沿着这些铺垫,学生提了600多个问题.课堂上,钱老师按这七个视角依次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类解决.整堂课以学生的"问题"为线,以教师的"管理"为纲,以师生的相互"解问"为面.课堂中,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就如一个"提问管理员",学生的"提问"被有效地进行"管理",然后得到合理的解决,其中"管理"的效度,决定了"解决"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词典》中对提问的定义是这样的:提出问题问.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只有教师"善问",才能使学生"善学".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数学教师来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积极实现教学目标和多维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问"对于教师有三大作用:第一,课堂上通过有趣设问,提高教师课堂聚焦能力;第二,利用提问,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第三,消除疑问,矫正学生回答问题或提问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提出:"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不知所措,那样问,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十余年的课堂观察,我发现音乐课堂上的教师提问,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唤醒学生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偏离问题的方向,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无所适从,以至于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像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时常出现,的确困扰着我们教师。其实,课堂从来就不该是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的,真正的课堂通常是冷热相生、动静相间的,而当提问遭遇冷场的时候,恰恰也正是体现教师教学功底、展现教师教学智慧的时候。[案例一]一位教师教学《小珊迪》一文,在课堂行将结束时,教师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珊迪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今的课堂又步入了新的怪圈.课堂上大问套小问,一问接一问,不把学牛问个垂头丧气,不把课堂问成"静静的顿河",教师绝不罢休.这是为什么?就是教师对学生读书的理解不放心.这样的课堂,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琐碎的提问和肢解式的讲解占据了,讲起来滔滔不绝,一个主观意见接着另一个主观意见,完全忘记了学生这个"阅读主体"了.学生没有了阅读的自主权和思考权,只能顺从教师的结论,重复着"真理"的声音.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怎能提高阅读效率呢?……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也能使它过早地关闭.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不断进取的精神、开放的教学理念,才能收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下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形式,忽略实质 部分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提出的问题要么太简单,没有实际价值;要么非常难且大而空,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样使学生无所适从,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提问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课堂既需要注重教师有律的"问",也少不了学生开放的"问".本文针对中学课堂提问现象,结合案例培析,重点就如何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与培养学生的提高能力作探讨,以期对教学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学起于思,思源于问.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一堂好课往往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为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当前很多的语文课堂教学矫枉过正,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满堂问",教师牢牢把握"问"的话语权.笔者认为,教师与其紧握话语权,倒不如及时更新观念,勇敢探索实践,转换教学形式,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既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又可以充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那教师该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相似文献   

12.
问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活动形式.在通常情况下,问题式教学是以"教师提问"为中心,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形式的教学在课堂实践中使用比较多.而以"学生提问"为中心,即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问题式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3.
潘宇超 《考试周刊》2014,(70):73-74
<正>"提问"是最古老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是当今世界上每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问得巧妙,课堂有效;问得有窍,课堂高效,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探究问题兴趣的高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在起步时探问在数学课的新授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某一知识或方法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思维陷入盲区,无法正常发散数学思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琐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相似文献   

15.
一、物理课堂提问中常出现的误区有些教师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个问题,整节课"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包括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教学更高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却不尽如人意,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的现象比比旨是,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俗话说:“鼓要敲在点子上.”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在点子上.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琐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曾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在一次省级音乐教师的培训中,一位教师问专家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给70个学生的班级上好音乐课?专家回答说:这是课堂管理问题不在她的回答范畴中……”其实她的提问也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共鸣:如今课堂管理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困惑不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流是其必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课堂提问作为引发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很多时候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对课堂提问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课堂提问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教学评一致"理念内涵,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在"教学评一致"理论...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惊人的联动效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满脸疑团,那样问,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课堂提问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认为,课堂设问要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