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活动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而课程变革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创造。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探讨课程变革文化的实质,有助于推动当前新课程的进展。课程变革文化就是要现实地、具体地追求人的智慧理性,以课程变革的力量来实现教育化和人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课程文化理念的变革与课程文化要素关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杨静 《学周刊C版》2014,(1):177-177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作为必须紧跟改革新潮的历史教师,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无疑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但同时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展现自我应对变化了的教学课程的新的机会。当然,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方面有所转变,也要求学生有相应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互相进步,提高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方式。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加关心爱护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呼唤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变革。构建生态课堂,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本土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成为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的选择.笔者所在学校依托本地丰富的历史资源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然后提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以期能与广大教师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6.
一、新课改的“四个问题” 1.单向度思维倾向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变革思维方式。然而变革并不意味着以非此即彼、单向度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新旧课程范式,也不是对旧课程所倡导、坚持和采用的在新课程中都要予以否决、批判和抛弃,这会导致对新课程的误解和误读。当前,在新课程中,不乏这种单向度的思维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思想上,新课程范式以“学生、  相似文献   

7.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体现了历史的时代性,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时,要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挑战,也为中学历史课程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机遇。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历史的教学已进入了十分艰苦的阶段.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切身体会,与各位同行共研讨斟酌。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加快,那种"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这些都为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手段创造了条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中学历史课,给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是历史知识一个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历史发生后便是时过境迁,它无法像自然学  相似文献   

10.
李林波 《广西教育》2005,(7B):19-2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在全国铺开:课程实施是课程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本文以高中历史科为载体,谈谈历史校本课程创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94):125-126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素养教学模式逐步被引进高中课程教学。近年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历史课程是一门知识点复杂、内容繁琐的社会性学科,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课程。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方式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变革,在不断培养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改革和发展的机会,教师要适应这场变革,就要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桥二中作为广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学校,经过半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学校在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一、校长角色的转换,管理模式的变革新课程不仅要求校长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校长的角色要转换。校长要跳出过去仅仅作为学校管理者这一角色,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和推进者,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成为课改实验最有力的支撑者,这是最富于时代性的校长的角色特征。实践证明,没有校长的角色转换,就没有课程改革实验的成功。校长角色的转换,引出了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新桥二中成立和制定了…  相似文献   

14.
《四川教育》2002,(5):22-2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理解,明白新课程的要求,转变自己的角色,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出的应答。那么,新课程将带给我们哪些变化?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请看课程专家是怎么说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促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历史性的全面提升。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推行、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份量,找到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一、新课程呼唤新的课程能力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课程开发范式的转型,需要地方、学校和广大教师等相关课程开发主体积极介入课程决策、主动开展课程重构,全面进行课程开发和研究活动。这种课程变革实践是对传统课程的有效反思与合理超越。课程改革与其它教育变革一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变革本质的特征、地方学区的构成、每个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外部关系的存在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张苏华 《教育家》2004,(10):28-29
新课程不单单是换了一套教材,而是从观念到方法都要变;新课程所体现的,是一场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功能、课程的结构、课程的标准、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开发、课程的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这些变革都或多或少的需要在课程实施的主环节——课堂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这场变革对于教学的诸多元素、诸多习惯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和较大的挑战。广  相似文献   

17.
挑战与机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和建设,他们的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新课程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同样,新课程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空间。本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教育体制三方面探讨了教师教育应对新课程的挑战需要发生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周志忠 《考试周刊》2014,(75):127-127
<正>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老师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加速适应高中历史改革新观念,提高老师教学质量。一、老师要对新教材有充分认识旧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首位,主要让学生接受教材中的知识,存在内容较多、观念陈旧等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目标。新课程和旧课程的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新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新教材对课文的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革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用新课程的理念看过去,原课程中的教学目标、环节、步骤都带有讲授为主的痕迹。原课程中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施中.一定要把握好更新观念、改变方式的新型教学方向。牢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教学.彻底改变过去只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勇于探究、乐于创新的新型自主学习方式。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学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