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答题不仅要求考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回答设问,而且还要叙述其答题的根据或理由.综观近几年各省市的化学中考试题,此类试题有增多和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要加强学生“说理”方面的训练,答题时要注意意思完整、有理有据、用语准确、条理清晰、文字简练.下面举例进行分析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在考试中要创设比较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注重问题的多样化.纵观近年高考试题,无论是试题材料组织、背景构建和表达方式,无不体现出缕缕新意,对考生在设问的理解、题目陈述语言的适应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出现的含“不”等否定性词语的试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考生对此类问题比较陌生,故缺乏应对方法,或对“不”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或见“不”惊慌失措,无所适从,不会做说“不”的章.本拟就含“不”试题的分析和解题方法,作一些介绍,以期对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笔者曾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大意是:一位家长要求讨论教师对孩子的一道试题的判分标准。那是一道小学自然试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水。”也有孩子富有诗意的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对于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符。  相似文献   

4.
探究型试题是指由给出几个具体的、特殊的数、式或图形,要求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从而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此类试题在中考中主要包括“运算规律的探索”、“数字规律的探索”、“图形规律的探索”、“操作规律的探究”四种类型.现将2009年中考探究类试题分类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解答历史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审题是第一步。这是有的放矢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任何试题的设计,总有某种意图是通过文字以及图像或统计数据合乎逻辑的显现出来。考生要透过题面,理解题意,了解题目问什么,要求回答什么。解题思路要能符合命题意图.攻克“制高点”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6.
"答而述理"题是泛指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回答设问,并且叙述其答题的根据或理由的特殊简答题.其特点是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求"知其所以然".不少同学由于在平时解题时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往往只能回答"是什么",而"为什么"则说不清、说不准、说不全或运用化学用语不规范,总有一种有理说不出的感觉,这无疑增大了试题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说理"方面的训练,做到答题意思完整、有理有据、用语准确、条理清晰、文字简练.  相似文献   

7.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1.答题范围性错误。例如,试题要求用政治常识来回答,学生却用经济常识解答;试题要求用唯物论来回答,学生却用辩证法解答。2.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例如,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数理化》2009,(12):12-12
一个男孩即将去赴他人生的第一次约会,非常紧张,不知道到时候应该说些什么.于是他向老爸讨教,回答是:“我的儿子,有三个话题适用于此类场合:食物、家庭和哲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中考题或竞赛题中,出现了一类 判定电功率极值的问题.解答此类试题时,若 按常规思路去设定未知物理量,进而分析、推算 电功率的最大值,学生常常会“卡壳”(或解题 过程很繁琐),这正是解决此类试题的难点所 在.若你改换思路,选定一个适当的未知物理 量,可以使问题“峰回路转”,迎刃而解. 近年来的中考题或竞赛题中,出现了一类 判定电功率极值的问题.解答此类试题时,若 按常规思路去设定未知物理量,进而分析、推算 电功率的最大值,学生常常会“卡壳”(或解题 过程很繁琐),这正是解决此类试题的难点所 在.若你改换思路,选定一个适当的未知物理 量,可以使问题“峰回路转”,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试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类“亮点”题型,也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开放性化学题是指构成题目的背景材料、结论、解题依据和解题方法中缺少某些要素的化学试题,通俗地说就是答案不惟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相似文献   

11.
探索性问题,就是告诉题设而不告诉结论或结论不确定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作答.《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更加重视了对探索性试题的设计,且大部分都在最后的压轴题上,探索性试题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或学生都应该重视对探索性试题的研究.本把此类题的解答策略归纳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谁的惯性     
正在行驶的一辆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向前倾倒?许多同学都答“由于惯性”问“谁的惯性?”一部分同学则回答:汽车的惯性.其理由是汽车不刹车,乘客就不会向前倾倒.这部分同学之所以回答错误,是因为物理概念没搞清楚.请看惯性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在这道题里研究的对象是乘客而不是汽车.有人回答:“汽车刹车时,由于人有惯性,所以会向前倾倒.”这也不全对,因为没有回答出为什么上身前倾而脚不动.原来当汽车刹车时,人由…  相似文献   

13.
有人曾就目前师生关系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调查发现,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老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学生交朋友。缘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昵?同样在调查中发现,有85.6%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或.“从来不参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有61%的学生认为老师与学生“接触不多”或“很少接触”;有50.7%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了解不多”或“很少了解”;同学有了缺点和错误,48.8%的学生回答说老师有讽刺挖苦行为。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满意程度是:满意的占27%;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是:“老师对我们不了解,不知道我们的想法,而只关心学习成绩”“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互不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一在一次哲学考试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要求首先回答对或错,然后说明理由)对这个命题,有的人判“对”,其理由是,这个命题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绝对静止不变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有的人判“错”,其理由是,这个命题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承认绝对运  相似文献   

15.
绍兴市从2007年到2011年这五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的命制呈现一个规律.即每年都有一道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新定义型试题.这成为绍兴市中考数学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定义型”试题是近几年中考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热点题型.这类试题是在学生已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概念”.要求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个“新概念”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此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抽象概括能力和“新概念”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新情境下的“新概念”问题的解决与实践过程.能有效地甄别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力.突出体现了“考能力”这一特色.这类题型无疑是中考试题中最佳题型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江慈 《高中生》2011,(10):22-23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设问方式:是否存在xxx?如果存在.求出xxx;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这就是数学中一类特殊的问题——存在性问题,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唯一性问题.由于结论需要考生自己去发现,并且论证所发现的结论正确,因此此类试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对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论证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涂色型”的排列组合问题,是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给出图形按要求涂色的一种排列组合题型,是近几年试题改革的一个新的亮点.此类试题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解法灵活,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入手点进行分类讨论.本文通过对若干例题的分析,试图说明此类问题的常见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证类问题”是高考政治试题中的常规题型,在主观题中常见的设问形式为“为什么”或者“分析…的合理性(或理由、必要性、可能性、影响)”等。从《考试大纲》关于“论 证”的要求可知,“正确的逻辑关系”是“表达出论证的过程和结果”的必要条件。逻辑不清、思路不畅是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高考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2019年文综全国卷Ⅲ第38题(2)和2020年文综全国卷Ⅲ 第40题(2)为例,拟探析运用逻辑推理提高论证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梳理型。此类试题与传统的知识记忆型试题不同.并非仅仅要求考生识记知识.而是要求考生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就是区别知识之间的关系.弄清知识结构,其中包含识记、区别、分析、概括、重组等智力加工活动。有一个七年级期中语文试题是这样设置的。  相似文献   

20.
一、行为要求类试题的解法例题:某校周边分布着一些图书出租屋、录像厅、网吧,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请回答: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面对这一情况,你该怎么办?(江西省2002年中考政治试题)解答这种“行为要求类”试题的对策是:1.读懂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解答好此类试题,首先必须认真审读材料,搞清材料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然后再依据国家对该问题的态度、方针和政策,由此表明自己应如何应对或行动。结合该题,它是以学校周边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情境材料,那你应先想想国家对社会管理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