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树理的“民间的立场”和“知识分子”文化身份,是造成他个人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出现龃龉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恰恰被当时那些将赵树理创作树为“方向”的理论家所忽视或遮蔽。赵树理拥有的两重“文化身份”,使他置于一种“中介”的地位,起到沟通知识分子和农民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而这种“文化身份”的独特性,恰好为当今学界研究“知识分子”与“权力话语”之关系,提供难得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知青经历让范小青对民间的生存状态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赤脚医生万泉和》中,范小青站在民间立场上,描写了一个赤脚医生万泉和漫长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从文革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村的生活面貌,表达了她对农村医疗问题的关注和对民间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的民间叙事方式和民间立场为民间文化赢得了话语权,使其从阴影中走出来,真正登上了文学舞台。赵树理对民间立场的坚持使其成为民间文化的代言人,他以现实主义态度描写出农村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同时也积极创新,以各种具有民间叙事风格的文体形式去表达,如评书、说书等的运用。时至今日,赵树理的作品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的《锻炼锻炼》不是巴赫金批判的"独白型"创作,而是典型的复调小说。小说在故事表层上似乎是教育小说模式,而在实际艺术效果上却暗藏着复调小说的艺术品质。在积极配合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赵树理还表达了对左倾政治现象的担忧与批评,而且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三里湾》的思想立场、人物塑造和小说结构进行了逐一分析,从而反映了赵树理思想中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以及面对这种冲突时的复杂心境和试图借作品予以调和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符号矩阵理论切入《锻炼锻炼》,找寻作品在人物关系、语言及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相关症候,进一步追问作家何以放弃单纯透明的艺术风格,而转向与作家一贯倡导的为农民写、让农民看得懂的写作动机相左的张力叙事。  相似文献   

7.
邯郸以黄粱梦吕贤祠为叙事景观,产生了《睡公卢英》这样极具民间价值立场的邯郸“黄粱梦”故事。在与沈既济《枕中记》的比较中,前者的民间立场、观念尤为凸显,而且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近作《檀香刑》被认为是体现其努力转向民间立场的一次重大尝试,但是其民间立场因为带有鲜明的个性而引起了关于小说中历史、刑罚和爱欲的争论。本文认为《檀香刑》实际上体现的是莫言带有强烈知识分子批判眼光的民间立场,是莫言一贯的民族悲剧、民族根性和民族生命力主题的重申,是一种莫言式的民间立场。  相似文献   

9.
范经华 《考试周刊》2010,(11):30-31
“民间立场”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我国当代文学批评领域。陈思和先生认为,民间理想主义反映了一种新的叙事立场,是指一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作家把自己隐藏在民间。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作为认知世界的出发点。表达原先难以表述的对时代的认识”。本文之所以将晋剧《打金枝》定位在民间视角或者民间立场下的公主驸马的婚恋生活,因为纵观全剧,处处都体现出一种以道德评判为标准的民间逻辑,一种以智取胜的民间策略,一种大团圆式的民间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刘震云长篇小说《故乡相处流传》按照民间“固有的尺度”对历史观念进行解构,放射出民间艺术的神奇光芒,彰显了民间叙事风范的自由精神及其魅力。 贯穿文学全程的“情结”:论施蛰存小说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影片《三峡好人》作为贾樟柯"后青春"影像的开篇之作,通过有意遮蔽传统叙事中的"宏大三峡"而捕捉了民间,通过遮蔽英雄诗化的民间而获取了具有真实感的现实,致力于表达民间"人"的存在和尊严。贾樟柯"后青春"影像民间立场的建构,牵涉到视觉焦点和影像内容的转向,以及文化精神和价值立场的坚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三里湾>的思想立场、人物塑造和小说结构进行了逐一分析,从而反映了赵树理思想中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以及面对这种冲突时的复杂心境和试图借作品予以调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始终站在民间的立场上,运用民间形式来表现民间故事。他以农民利益为本位的价值立场和以民间文化为本位的价值选择,使他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猛烈冲击下保持着现实主义的深刻与清醒。《三里湾》虽然表现出了图解政治的生硬与勉强,但作家依然努力沟通了民间的文化形态,使作品获得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16,(3):44-47
从表象看,《生死疲劳》故事情节的展开,伴随着主流意识形态下政治事件的推进。揭开表象,从写作立场来看,莫言一如既往地站在了老百姓的立场上,坚定了对生长于民间土壤之上的生命力的关注。无论是对民间语言的融入,还是对民间传统的承续以及民间意识的渗透,《生死疲劳》都是莫言构建起民间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5.
《小二黑结婚》是文学作家赵树理的经典短篇小说。小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对于解放区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文章以《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作品为例,从采用纯正的农民语言、文本蕴含现代性意蕴、运用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等三个维度,具体分析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17.
郑楠 《文学教育(上)》2008,(19):136-137
莫言经常选择一种边缘的方式叙述历史,对那些被经典化了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巨大传统进行反驳,在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熏陶和浸染之下,从自己生长的乡村世界起笔,创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超地理“高密东北乡”,从而为历史话语洞开出一个“民间”的巨大门户。在莫言那里,民间的原始暴力、野性、自然的性爱才是历史的本质,他热情地描写一个充满活力和张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赵树理的合作化小说中,民间隐形结构完美接纳了被主流意识形态排斥的中间人物,而中间人物往往也成为民间隐形结构的载体,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被压抑的民间立场。这个特点在他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民间隐形结构下的“小腿疼”“吃不饱”“糊涂涂”等中间人物,在民间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中大放异彩,呈现着公私观念混沌的生存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介质曲折表达出作者为农民发声的民间立场,留下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20.
自《诗经》始,中国文学素有"兴农"、"乐农"、"悯农"的传统,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描写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文学在表现农民苦难、农村凋敝、乡村批判、农民的觉醒与反抗、农民进城等五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赵树理创作的个性特征可以得到清晰的体认:始终立足于黄土地,与农村、农民保持着血脉相连的关系;致力于表现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表现农业生产方式、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这一过程中农民的命运与心态的变化;反映出带有晋东南特征的农村社会伦理状况,表明了国民性批判线索的历史性超越;执著地追求乡野风格,其作品带有浓郁的乡土趣味。赵树理是现代文学史上从精神内涵到文体形式、审美风格整体上最能代表农民的作家。赵树理对于当今文学创作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