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待“身体写作”,我们不该把它“神圣化”,也不该把它“妖魔化”,应以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身体写作”,以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身体写作”的初衷是对男权文化的解构和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身体写作’’非但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而从男权文化中突围,反而成了男权文化的俘虏。中国的女性文学如果要健康发展,不能仅仅拘囿于“身体写作”。因为“身体写作”关注的毕竟只是人的身体,而非人的灵魂,所以精神的缺席,就导致了神圣和诗意的缺失。只有不断探索,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才能建构,具有真正女性意识的中国女性文学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对待"身体写作",我们不该把它"神圣化",也不该把它"妖魔化",应以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身体写作",以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身体写作"的初衷是对男权文化的解构和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身体写作"非但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而从男权文化中突围,反而成了男权文化的俘虏.中国的女性文学如果要健康发展,不能仅仅拘囿于"身体写作".因为"身体写作"关注的毕竟只是人的身体,而非人的灵魂,所以精神的缺席,就导致了神圣和诗意的缺失.只有不断探索,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才能建构,具有真正女性意识的中国女性文学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出现的身体写作具有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社会狂欢、市场规则三方面来挖掘身体写作产生的内在因缘,从而凸显出其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身体写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与其他西方各种后现代文艺思潮一起涌入中国,为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注入了新鲜血液。它为90年代女性意识高扬的个人化写作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创作的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身体叙事的仿真假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和消费文化与有关身体的文学写作结合在一起,制造了身体的过量仿真符号与影像,从而产生了一个有关身体自由的文学叙事仿真神话。身体仿真叙事不断制造着和表现着市场中国的身体意识和身体风格,加剧了一种身体自由和身体主义的现场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趋于现场化的身体自由而远离灵魂自由。  相似文献   

8.
这是残疾作家史铁生2002年结集出版的一部随笔集,这部作品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这样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钦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林白,作为中国当代知名女作家,身体书写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女性主义特色在学术界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其鲜明书写策略,即"身体写作",至今还未在批判与褒扬的喧哗中取得实质性突破。在身体转向的文化背景下,深入探讨林白身体写作中"身体"的文化蕴含是极具学术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三世界的女性写作”,王安忆小说体现了当代中国现代性想象的性别政治:女性性别的自然化,女性身体的欲望化,以及地缘空间的性别化是确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现代化项目的重要意识形态手段。王安忆的女性写作显示了批判性的女性精神与现代意识,颠覆了当代中国在现代性想象中的菲勒斯中心主义,构成了一幅别样的现代性图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的风潮愈演愈烈,文学批评界对此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体写作与女性写作、女权主义,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等方面。本文将通过以下四方面的论述:当代的女性作家,自觉地把女性身体之美放进审美空间,追寻女性身体自然的美丽;中国当代文学中身体写作的语言表达虽然是文学的,但它却以感性的方式与关于身体的美学考察相互印证;身体写作从传统文学作品关注重大主题转向关注自身,关注身体的当下存在,是一种在颠覆传统美学中寻求快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身体写作突现出对个人生存状态的美学关怀,来阐释"身体写作"的审美层面上的意义,为前述的现象描述式的文学批评找到更深广的美学背景。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格意义上的“身体写作”与女性主义理论密切相关;中国当下的“身体写作”误解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精神,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一样有着致命的缺陷;“身体写作”附和着消费主义的时代,在学精神上有待超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以20世纪六七十代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为理论基础,身体写作成为世纪末文坛上最惹眼的风景。但身体写作在为女性写作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的同时,也陷入了商业资本运作的文化陷阱中。本文通过介绍“身体写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其内在形成的悖论,从而指出中国女性写作仍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当代文坛“身体写作”愈演愈烈,特别是2003年“木子美”事件以来,“身体写作”一词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文章把“身体写作”这一独特的文学事件放在文艺传播这一纬度进行考察,以期从另一个视域来诠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重读女性的身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身体写作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土壤上重要的蔚为壮观的文化事象,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论文选取了女性身体的视角。通过对男女身体的本质差异性、女性身体作为异己存在的历史记忆和女性身体自身所蕴藏的文化颠覆性三方面问题的细致探讨,揭示出当下重读女性的身体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女性身体正是女性进行身体写作的物质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安琪 《中文自修》2006,(11):43-43
此诗以气势胜。表现了在中国一而再的“杜拉斯热”,“隐私、绝望、身体写作,自传体或半自传体成了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写作的标签”。  相似文献   

17.
走近史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相似文献   

18.
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及其中国境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是在弗洛伊德、荣格心理学理论及德里达学说影响下,在西方盛行自白派诗歌创作的学氛围中产生的。中国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是以“身体写作”为重要理论源泉,并与西方女性主义学理论、英美自白派诗歌、中国当下社会化与学现实及作家个人生命体验、中国学传统中的某些特质亲密融合而产生的,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中国气质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古代西方神话和基督教艺术中图西亚的筛子所隐喻的女性身体的被封闭与被囚禁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当代身体写作现象中女性用身体来突围的深层意义,最后,从身体美学的角度对女性身体的囚禁与突围的两种状态进行对比和反思,探讨女性身体回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女性写作是19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道颇为靓丽的景观。在这道景观中,女性的躯体呈现为一个醒目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凸现在当下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中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躯/身体写作”是当代女性意识复苏的产物。是“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自觉地思考自己价值的性别写作,它将为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女性话语空间而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躯/身体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思索“女性解放的命题”,发现当代女性在女性解放的道路上明显前进了一步,但距离女性解放的终极目标却仍然路途遥遥。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永远在追寻的命题,永远也难以得到圆满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