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求衔接的突破口,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是确保职业教育"立交桥"顺利通畅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要实现内涵上的对接,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对接、课程层次由"打基础"递进到"可持续发展"、课程内容从"重技能"过渡到"重能力"、课程类型由单一必修课丰富为选修、讲座等多元化课程。文章结合试点工作开展实际对学前教育"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虽然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对象不同,但二者存在相通性.为了保证中高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重视中高职课程教学的有机衔接,使中高职教学都能发挥积极得作用.对于中高职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讲,教学衔接得好,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还可以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取得阶段性成果.所以,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实现中高职课程教学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梁爽  孙凌毅 《职业技术》2021,(8):98-103
近年来,分段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而"中高职衔接"则是一项重要举措,其中依托课程体系的衔接为关键抓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调查发现,该课程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目标区分度不高、内容部分雷同、衔接形式紊乱等,建议构建"能力分阶、教育分层、师资为先、内容贯通"的...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汀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中职学校和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对接招生的涉农专业贯通试点为基础,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课程衔接原则和对策等问题为研究内容,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力求反映当前我国涉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总体状况,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衔接课程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该文立足于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衔接现状,提出了关于衔接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是提高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人文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模块化人文课程体系"三大系列,十二模块"的思路,体现"普及主导,提升素质,拓展兴趣"的人文课程特点,能更好帮助学生积淀未来职业必需的人文素养,更好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高职衔接正式被提上工作日程起源于上个世纪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的指向下,各个地方积极展开了形式多样中高职衔接探索研究,随着理论和实践程度的不断纵向发展,业内对中高职衔接的认知程度也实现了由表面理解到深刻领会、由敷衍形式到关注内涵的巨大跨越过程。学界有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的理论成果也越来越多,其中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核心要求,是顺利进行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已经被广大学者、院校普遍接受。模块化课程凭借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实用性强且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等优势。为学员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学习内容,而被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大力采用,本文通过对模块化课程贯通在中高职衔接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试图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专业课程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是中职与高职学科的简单拼接,而是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程,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基于学前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原则和职业能力标准,专业基础教育、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四大模块,构成了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0.
很多中高职课程结体系缺乏优势接口,因为两个课程体现的界限相对比较模糊,课程内容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或者不连续,以土建专业为例,寻找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比如中高职课程缺乏的有效的接口,中高职课程理念并未完全指导实践,中高职课程的开发没有实现统一规划,并提出了自己对中高职衔接的一些观点和对策:层级式递进,实现土建类中高职课程贯通,理顺土建类中高职人才目标,明确课程衔接思路以及建立相互沟通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纪芳芳 《考试周刊》2014,(18):146-147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效衔接的关键。本文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必要性、现状入手,探讨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衔接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体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同时顺利完成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实现高职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霞  何玉宏 《考试周刊》2013,(29):170-171
本文阐述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剖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课程是增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渠道。能够在强化与培养幼儿教师的情景下,切实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及实践教学意识,帮助学生在反思与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在幼师培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然而在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高职传统的实践课程却存在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层面上的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在探究问题原因的前提下,推动实践课程改革,形成两种平台、三方保障相互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促进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法,从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教育能力及资格认定六个方面,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对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职业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文课程的三个模块:基于人文精神滋养、文化传承和基本语用的通识模块,基于职业人文修养及职业化语用的专识模块和基于行业企业精神养成的特识模块。  相似文献   

17.
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中高职课程衔接要通过这三方面实现有机衔接。近20年的职业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和当前职业教育实践也提出中高职课程要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的要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导下,通过构建保障机制,开发可操作的技术路径,实现中高职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衔接,对中高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劲松 《文教资料》2010,(23):237-238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综合运用讨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对于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 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决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技术人才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阐明中高职课程衔接缺乏统一的课程衔接体系、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课程内容落后行业岗位需求等问题,可以通过整体规划、资源共享、师资对接、证书互认、校企合作等方法完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课程衔接体系。采用调研方法了解机电类职业对于中高职学生不同的能力要求,以专业基础课——机电基础为例,按层次、分级别制定中高职机电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实现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