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宇宙并非永恒不变,而是有一个开端,这样的思想古已有之。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宗教的影响。比如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世界就是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其中太阳、月亮以及众多星辰是上帝在第四天造出来的。我国古代也有盘古开天辟地之说。  相似文献   

2.
张辉 《百科知识》2014,(9):16-17
正"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关于宇宙的起源,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近日,科学家宣布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人类将会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我们是怎么来的?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的证据1932年,比利时牧师兼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次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  相似文献   

3.
量子理论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被认为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优美、最成功的科学艺术品。然而,一直令我不解的是,人们至今仍未能理解量子理论的含义并一直为此争论不休,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个理论根本没有意义,它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重要无比,但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又无足轻重。  相似文献   

4.
老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互相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但他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最终坠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相似文献   

5.
对于宇宙的起源问题,自从爱因斯坦提出了大爆炸理论之后,大家都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众所周知,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在发生大爆炸后不断膨胀而形成的,有关现象表明:现在的宇宙正在继续膨胀。  相似文献   

6.
《金秋科苑》2013,(17):44-44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宇宙学家克星斯托弗·维持里希(Christof Wetterich)近日在arXiv网站上传了自己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接着,就在这片虚无之中,宇宙诞生了。刚初生的宇宙非常小,但密度很大,而且充满了能量。再接着,一刹那之间,宇宙的尺寸迅速变大,这种暴胀导致宇宙的尺寸至少增加了1025倍。  相似文献   

8.
侯志伟 《科教文汇》2011,(35):63-64
水是《孙子》和《老子》共同用到且在文本中有重要地位的喻体,但水这同一符号的背后却有迥异的意义。本文从文本入手,分析水在其中的意义,讨论同一符号背后的不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文学会在1930年创办的《宇宙》期刊,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科学普及期刊,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学科普及期刊,《宇宙》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又注重语言的通俗性,为近代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宇宙学本来是研究天体起源和星系结构分布的一门科学。这是让人们最神往和最能引起好奇心的科学,但在当代物理学中高能态粒子理论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宇宙的起源与物质的起源问题,这样就不再是单  相似文献   

11.
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简练玄奥的语言表述了他的思想,而这也是老子存在身份的唯一可靠依据,本文从《道德经》中分析出老子立言、行道、传教的言说身份,并以此角度来归纳解析老子哲学的具体内容,以求在此切入点对《道德经》有一完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简练玄奥的语言表述了他的思想,而这也是老子存在身份的唯一可靠依据,本文从《道德经》中分析出老子立言、行道、传教的言说身份,并以此角度来归纳解析老子哲学的具体内容,以求在此切入点对《道德经》有一完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道”与“名”的关系、“道”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历来是阐释老子思想时的难题,诸多老学研究者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解答。隋唐之际,唐玄宗李隆基在注疏《老子》时立足于其“妙本”思想,对以上诸问题进行了合理的阐释,指明“德”与“名”等概念皆是低于“道”的次一级概念且不具有实体性质,从而理顺了“道”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刊第6期刊登了周小漫同学《多层次的宇宙》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十分热烈的反响,纷纷通过电话、信函或电子邮件发表他们的观点。本期从中选登了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以便让大家从中了解我们广大读者的思维是多么地活跃、丰富。  相似文献   

15.
胡喜盈 《知识窗》2006,(1):22-23
70岁的陈永栽,名列亚洲富豪第12位,菲律宾首富地位无人能够动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张春芳 《科教文汇》2013,(35):46-47,76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开端之作。托尔斯泰在其思想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与老子不期而遇,老子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吸引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解构老子思想的过程是通过对《老子·道德经》可分成三个阶段的研读实现的:研读翻译、选择性解读和最终的升华。融汇老子与其契合的思想到托尔斯泰主义中,并在其中实现了对“道”“无为”的动态阐述。托尔斯泰在东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方式,使得其作品凝聚了东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多元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这里珍藏着各种创造了航空奇迹的历史名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探索“道”在中国社会中的现实担当:道家思想作为中国精神的一种要素,有效维持了思想结构的内在平衡,保持了文化追问的基本性,有助于化解社会的生存苦难,开拓心灵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9.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渗透于我国历代社会的每一领域.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分析了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制约和对现代图书馆学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谈琛 《科教文汇》2008,(10):174-175
《帷幕》一书被称为昆德拉“文学思辨”三部曲的终结,本文试将它与《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一同进行比较,得到其在小说是什么、小说和历史、小说和地域、小说和小说家等方面均有更深入细致阐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