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訇斋,托特克氏,满洲正白旗人。1882年,端方由荫生中举,此后历任直隶霸昌道、陕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端方一生历仕南北,总督一方,在晚清政坛显赫一时,于诸多事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据载,当时北京流传“北京旗下三才子,大荣、小那、端老四。”“三才子”分别指荣庆、那桐和端方。端方的幕僚劳乃宣这样评价他:“昼则接宾客,见僚属;夕则治文书。其治事也,幕僚数人执案牍以次进,旋阅旋判,有疑义随考核加谘取焉。谋虑即得,当机立断,未尝见其有所濡滞,亦未闻其事之有遗误也。”邵镜人认为,端方办事机敏老练,“尤有政治才,在满人中亦不多见”。严复称其为“为近时之贤督抚”。《清代七百名人传》和《清史稿》皆评价端方“性通悦,不拘小节”,“三十二年移督两江,设学堂、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闻益著”。与此相反,张之洞、费行简对端方颇有微辞。张之洞指出:“至谓端有学有术,则未免阿其所好,  相似文献   

2.
3.
简论发展音乐文化教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一种文化,是反映人类精神层面的文化产物.长期以来,人们对音乐的教育研究更多的只是在追求和强调对音乐的技术性、教育方法及手段的研究,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现象,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艺术的普遍发展规律,作者将音乐从文化的大视角,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探讨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唯有与时俱进才是音乐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作为改革的直接推行者,其对待改革的态度成为决定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新政改革的进程及其动力所在.以留学教育为例,督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学教育的规模、成效及发展方向.端方为清末新政时期崛起的满族地方督抚,以开明务实、力行新政著称,他面对日益凸现的人才真空,逐步深化了对留学教育的认识,促成了较为完整的留学教育管理体系.他在各地任上不仅从言论上积极倡导留学教育,在实践上亦是多途径派遣留学生,在发展留学教育事业上走在了时代前列,端方本人亦赢得了时论的广泛赞誉.但是,受主观认识及时代背景所限,端方留学教育活动的最大不足在于缺乏对留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往往根据现实需求作临时性派遣,这显然不利于留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端方又将非教育范畴的政治目的交织在留学教育之中,突出表现为采取各种措施严禁留学生沾染革命思想,并将派遣留学生作为消弭革命的手段,彰显出清末留学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清末,社会上逐渐掀起发展女子教育的热潮,加入这一热潮的亦有统治阶层中的少数人物,端方即是代表之一.端方在发展女子教育的过程中,"趋新"与"守旧"的双重心态并存:前者表现为他对女子教育的倡导不遗余力;后者表现为他在思想上严格遵循男女之间的"礼教之防".但是,正是由于双重心态的支配,端方发展女子教育的实践有时并不按照其思想所预设的走向,而在不自觉中超出思想认同的范围,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6,(1):70-73
近代抗法名将冯子材关心钦州教育文化,奏请在钦州开设考场,增录生员,重修和支持创建书院,为士人提供学习场所,设立藏书楼,供子弟和家乡子弟借阅,对近代钦州教育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1985年中陶会成立以来,二十余年间,方明同志以他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工作,为陶研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陶研事业的一面旗帜,千千万万陶友的楷模。他对陶研事业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推动各地成立陶研组织、领导和组织重大陶研活动、以典型经验引路推进陶研事业、培养陶研新生力量、恢复《生活教育》杂志、促进国际陶研事业等六个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方明未竞的陶研事业深入开展下去,这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文化名人,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开始认识到图书馆的功能,并积极投身于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大力宣传倡导图书馆功能和作用,身体力行创办各种图书馆,注重图书馆藏书建设发展,积极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端方是晚清新式农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仅重视兴办新式农业学堂,派遣农科留学生,而且还非常重视利用农书农报、农会以及农业试验场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和推广近代农业科技知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富有进步意义,理应在中国农业教育史和现代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宋荐戈 《教育史研究》2009,(3):46-48,71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中,董纯才都是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他既从事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工作,也进行了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根据地还是在新中国,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研究都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毕生热心于公益事业,不仅倾资办学服务社会,而且还十分重视图书饴事业,对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有着独特的理论见解,并竭力在海内外参与创立或资助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为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文教卫生事业历来是事关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为了巩固边区,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紧迫的文化教育和卫生问题着手,兴办国民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和文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营造和谐边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孔子对中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历代档案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上,最显著的成果就是编纂《六经》。本文就孔子编纂《六经》的贡献作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端方与那桐、荣庆被时人并称为"北京旗下三才子",是满族中比较优秀的人才,是清朝封疆大吏中的开明改革者,亦是辛亥革命之际清朝满族大员中名气最大的牺牲者。铁路是清末社会矛盾的焦点,亦是辛亥革命爆发的诱因之一。端方本是反对清廷的铁路国有政策,却不得不违心地去执行;其本身是反对革命的,却无意中充当了辛亥革命的催化剂,并成为一些革命党人邀功请赏的资本。因此,端方与清末铁路都成为了辛亥革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学习,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背景、教育目标及实践模式等来探讨有关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始终关心和重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建国前夕和初期,他提出要为国家培养各种急需的建设人才,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他针对当时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设想和措施,尤其是他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对改革教育体制,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刘少奇也是我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尊重知识,注重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不愧为尊重和团结知识分子的楷模。刘少奇关于教育的理论建树和实践,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一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四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形成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董纯才同志诞辰100周年,本文记述了董纯才同志有关生平事迹,论述了他对开创新中国基础教育,创办第一所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以及创导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充分表现了一位人民的革命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着重从他主编和参与民主报刊及无产阶级报刊的出版、革新政府的形式和内容、确立无产阶级和内容、确立无产阶级新闻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纪念他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20.
李军华 《教育艺术》2005,(11):30-31
人们来到世上,都是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自己的想法与行为的准则。想法是钥匙,行为是程序,结果是保险柜。是否能打开成功的保险柜,关键在自己想法的钥匙与行为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