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1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龙卷风就是剧烈旋转的空气漩涡。当你用手在静止的水面划圈圈时,水就会出现漩涡。空气漩涡也是如此。因为某个原因空气旋涡会随时随处出现。从空气漩涡到龙卷风的形成需要积雨云的存在。形成的大空气漩涡在上空积雨云的强烈上升气流的作用下,被拉长,漩涡变细,旋转加快。这就是龙卷风。漩涡旋转加快的原理和花样滑冰一样,选手在旋转时把伸展着的手收缩回来的话,身体的旋转速度就会变快。电话如何传播声音?(南Q2声音通过空气的振动来传播。电话就把这种振动转化为电流信号。在话筒上有一种很薄的“振动膜”,有声音时,这…  相似文献   

2.
1995年1月27日,在南极洲进行考察的美英科学家观察到上空有一处烟雾。美国物理学家马里安·米克雷恩称,烟雾呈灰白色,且不断旋转。几天过去后,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烟雾并没改变形状,也没移动位置。于是,他们向烟雾发射了一个气象气球,气球内装配了用于测定风速、温度和空气湿度等数据的仪器。但气象气球一发射出去便急速上升,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分钟后,科学家们用气象气球上的绳子将它拉回地面。令他们异常惊讶的是,气象气球内记时器显示的日期竟然变成了1965年1月27日,也就是30年前的同一天。研究人员将神秘云团称为“时间之门”,并…  相似文献   

3.
CFC(氟氯碳化物,简称氟里昂)是造成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变薄的重要原因。虽然研究人员发现,2005年的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的发展比以前稍稍减小了一些,但人类持续释放的CFC正在不断蚕食着臭氧层,使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持久不愈。空洞修复缓慢研究人员认为,以目前恢复的速度可能要到2065年左右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才会修复,这比以前预计的恢复时间延迟了约15年。监测全球CFC释放的模型研究最近提示,CFC排入大气之多超过了人们的想像。美国普林斯顿地球流体动力学实验室的计算机模型实验员约翰·奥斯汀与其赫斯特的研究组利用低空飞行器对美国和…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6日凌晨,一条状如翡翠如意的极光带由北向南纵贯挪威朗伊尔城上空;3月10日凌晨,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在的挪威新奥尔松北极村上空出现了美丽的极光。2008年3月28日消息,南极西部的威尔金斯冰架上月开始有一块巨型的边缘冰层倒塌,已崩塌冰架面积约等同三分之一个香港,目前情况"命悬一线",预料15年内完全瓦解。南极近年不断有冰架倒塌,威尔金斯冰架长期依附在南极半岛西南端,总面积逾1.29万平方公里。2008年1月12日,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经过长达21天、1286公里的艰难跋涉,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地登上了南极的"冰盖之巅"。历经156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4月15日,科考队抵达在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相似文献   

5.
探讨龙卷风的动力源问题.文章认为:单纯的旋转无法使气流形成力量集中的旋转风柱,旋转气流呈现径向扩散趋势;抽走旋转气流内部的空气,可以对旋转气流起到加强和集中作用:使气流旋转速度增加,径向收缩,轴向伸长;大自然中存在的类似抽走空气的作用"水蒸气凝结抽空作用",当这种作用足够强大时就可能把遇到的旋转气流加强成龙卷风.  相似文献   

6.
正宇宙中的物质都在不断地运动着,而宇宙中最多的运动形式就是转动,电子的转动,星球的转动,星系的转动……即使在地球上,自然界也经常制造出许多形式的转动:龙卷风,水流漩涡,等等。这些转动都好像有着怪异的威力,进入水流漩涡的人,即使游技再好,也很容易被水吞噬;龙卷风所到之处会拔起树木,抬起石块,甚至能让人升上高空,龙卷风若在海上出现,那它会像龙吸水一样,旋起巨大的水柱,通向云层!物质的旋转好像有着莫名的能量啊!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智慧的它们也会懂得利用旋转的威力来制造飞  相似文献   

7.
南极的动物不多,鸟类就更少了。在这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里,能看到鸟儿轻盈地掠过天空,听它们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叫声,那的确是难得的享受。而贼鸥的身影常常就给人这样一种惊喜。贼鸥是南极上空惟一常见的海鸟。它们全身厚厚的羽毛能把南极寒冷的空气和可怕的冰雪袭击挡在身外。贼鸥的嘴与鹰嘴有几分相似,翅膀宽且长,刚劲有力,飞起来很壮观,故而被称为“南极之鹰”。它们不畏严寒、风雨无阻地飞行,有时会一口气飞到南极的终级点——南极点。它们在极点上空自在地飞来飞去,发出欢快的叫声,好像在对其他的鸟儿说:“来吧,飞到这里来吧,这里的风…  相似文献   

8.
超级雷暴     
《金秋科苑》2012,(15):78-79
超级雷暴是指一种由不断向中心旋转上升气流所形成的中气旋雷暴。在已知的四种雷暴中,超级雷暴是规模和危害最大的一种。它们往往是孤立的雷云,有时也会一分为二,持续时间在数小时左右。雷暴会带来冰雹、暴雨和大风天气,有时甚至会引发龙卷风。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7,(9X):F0002-F0002,F0003
1985午,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臭氧变化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失去臭氧层的保护,会使人类直接受到太阳的辐射而导致皮肤癌等疾病。臭氧层空洞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南极考察都将臭氧空洞的观测作为重要的项目列入其科考计划中。  相似文献   

10.
疯狂DE漏斗     
张唯诚 《知识窗》2005,(1):55-56
并不是所有的旋风都是龙卷风,除非它们旋转的气流接触到地面,那连接地面的部分颇像一只旋转的漏斗,里面装着潮湿的空气、灰尘、飞扬的土墩和屋顶.  相似文献   

11.
由于南极条约系统的有效协调和运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在南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地球物理学家在南极不仅观测出了磁南极的确切位置,而且还意外地发现磁南极和磁北极一样,它们的位置都是在不断  相似文献   

12.
幽灵挠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你每天穿行在空间中,你可曾想到,周围的空间也能像龙卷风那样形成巨大的旋涡。空间一旦旋转起来,它会搅动出什么样的幽灵呢?  相似文献   

13.
成宇 《百科知识》2004,(12):23-23
地球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今,北极上空有一种低空云团,像一团褐色的烟雾,随着时间推延这种烟雾越来越浓,而且没有消散或飘走的趋势。这就是所谓的“北极烟雾”。北极烟雾是北极独有的大气污染类型,它实际上是由水蒸气、冰晶及悬浮在空中的密度很大的固体飘尘、粉尘组成。固体飘尘的主要成分是硫的氧化物和重金属,约占北极烟雾中颗粒物质的30%,其余还有碳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这些飘尘是人类燃烧煤和石油,以及冶炼硫化物矿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表面的奇效 现在人们比较关注臭氧空洞问题,而且公认是空调冷却剂氟利昂引起了空洞.既如此,那么,应该在氟利昂浓度越高的地方,越容易出现臭氧空洞.可是人们观察到的结果却是,氟利昂在人口稠密的地方被大量排放,而臭氧空洞却是出现在几无人烟的南极上空或青藏高原上空!科学家初步推断:是高寒地区的冰晶表面起到了催化氟利昂破坏臭氧的作用.氟利昂真的是在冰晶表面与臭氧反应的吗?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有机会坐飞机越过南极上空,将会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中部隆起的、向四周缓缓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如同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南极大地上面,所以又称南极冰盖。南极冰盖的厚度相当惊人,平均厚度2000米,最厚的地方有4800米,尤其是在南极冬季降临时,大陆冰盖与周围海洋中的固定海冰连为一体,形成3300万平方公里的白色冰原,面积超过整个非洲大陆。由于重力作用,冰盖向弧底的运动令冰层开裂,冰原上便密布着无法尽数、隐藏在白雪下肉眼无法看见的冰缝。这些在平原上纵横密布的冰缝比暴风雪更恐怖。这些深达千米,由…  相似文献   

16.
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素有“海洋中的白色沙漠”之称。  你也许会觉得不可理解,南极大陆周围是辽阔的海洋,怎么会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呢? 其不同于撒哈拉大沙漠高温少雨的典型热带沙漠气候。南极大陆的干旱主要是因为低温寒冷造成的。整个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降雨量的多少从沿海向内陆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沿海地区,冷暖气流的交汇,降水量较多,每年可达300-400毫米,但这些降水量较多的地区都处在南极大陆的边缘。南极大陆由于被广袤的冰原所覆盖,所以它的上空常年被高压冷气团控制…  相似文献   

17.
虽然不存在北极的“臭氧空洞”,但某些条件将会导致产生空洞。在南极上空存在一个“臭氧空洞”的发现,为地球上层大气中能够保护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良氧层正处于令人担忧的脆弱状态,提供了戏剧性的证明。在北极地区上空会不会出现一个类似的臭氧层空洞呢?一个对北极地区1月至2月的同温层进行过检测的考察队提出的初步结果表明: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8.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大自然正在迅速而悄然地变得紊乱起来。毋庸置疑,这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和全球气体温室效应就是明证。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承载力低下的中国,问题显得更  相似文献   

19.
自从美国杜邦化学工业公司研制并大量生产氟利昂用作降温致冷剂和保温层发泡剂以来,几十年间,电冰箱和空调器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能够喝上清凉可口的饮料,食品能够四季保鲜、居室不再有严冬和酷夏,可以四季如春。氟得昂与电子技术给人们带来了舒适和文明,给经济带来了繁荣。 70年代发现大气层中臭氧层变薄,80年代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90年代北极上空也出现臭氧层空洞,经观测和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5月19日公布预测结果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正在恢复,预计到2050年左右,臭氧层空洞会基本消失,但这一前景成为现实的前提,是各国继续严格限制排放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