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园本“超市课程”实施过程中,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开发了课程评价工具——“小护照”。“小护照”评价主要是依靠教师与儿童对话实现,本质上是协商对话、互动发展的过程。“小护照”评价贯穿园本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双方的对话性、评价过程的伴生性等特征。实施“小护照”评价,有效促进了儿童的学习、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生发。  相似文献   

2.
对话作为适应现代大学课堂传播规律的新型教学形态,对大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以对话为中介,不断将文本知识信息转化、生成为学生的能力,在主体与文本的对话运动中有效实现文本价值的“现代”转换,实现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构建主体之间对话的情境,确保主体之间话语权的平等,从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赵战锋 《考试周刊》2011,(60):196-196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本文拟就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途径及方法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 ,“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 ,“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 ,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 ,主动地学 ,让…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和核心,将"对话"引入课堂教学是当前实施课程改革的热点。"课堂对话"即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强调师生与教材、作品等情境之间的心灵情感交流。推进对话教学,情境设计是关键。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求知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有效开展对话教学,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交融、相互依赖氛围下的启迪,交流后的认可、肯定中的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间性看后现代课程中的对话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后现代教育思潮中,共主体论(intersubjecty)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在21世纪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中,“对话”成为主体间性课程的重要主题词.主体间性课程强调文本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三主体在交往与对话达成的互识与共识中完成了后现代课程对文本的超越和意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苗飞 《教师》2013,(25):86-86
音乐“艺术表现”表现课型就是充分地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主体实践、真实体验,打开学生心灵之门,促进师生、生生间、学生与生活、学生与教材间的交流对话,实现“感知、体验、表现”一体化,促进学生的成长。下面我就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艺术表现”课型。  相似文献   

8.
围绕“双学”基于“双效”探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习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国大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偏离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实现效率和效益的统一。因此,必须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正本清源,实施围绕学生和学习、基于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强凋学习主体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尊重与关注,它们构成了阅读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为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我对话以及进行批判反思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课堂沉默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新课程以来,对话、交流、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追求,而教学中的沉默则是压制学生思想的教学方式。然而,教师过多地提问,看似实现了主体间的平等、民主的对话和交流,深思一下,这只是教师在诱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思维打转,同样是一种知识权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职课堂运用“对话”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对话教学模式”。通过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实现了以“教”为重心到以“学”为重心的转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中职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和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高中教学新课程基本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体现。高中新课程教学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3.
胡卫华 《教师》2010,(21):94-95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离不开沟通,人与人沟通主要的方式是“对话”。实施新课程后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话教学”的运用。究竟什么是“对话教学”,学术界至今也难以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同样明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对话”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探索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但对对话教学的实效性关注不高。“对话”及“对话教学”的涵义是什么?有效对话教学有什么特征?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对话?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对话、合作、共建,师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学生主动“对话”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对话的第一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化学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增进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质量.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主体性、问题性、和谐性是“对话”的化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在基于学生主动“对话”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社会问题中选择和确定真实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对话探究活动.要善于联系所学知识向实际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7.
智慧课堂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转识为智、智慧发展,是信息时代课堂教学变革的必然趋势。文章以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电子商务实务为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基于活动理论,从教学设计、过程实施、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框架。从“主体—客体“”主体—主体“”主体—自我”三个向度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课堂教学活动。研究表明,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更能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课程评价良好。  相似文献   

18.
“快乐课堂”追求的是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在近年来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对话式教学是快乐课堂的源泉.我们强烈地感到教学是一个对话和交往的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对话教学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心态,坚持对话原则,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在互动交流、沟通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和对话能力,在对话中得到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有效的对话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在实施教学对话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对话”的实质认识不清,出现“盲从”或“机械”的现象,教学效果难如人意。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对话”?笔者认为,有效“对话”贵在“四精”。  相似文献   

20.
“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所谓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根据突发的课程事件、具体的课程情境等非预期因素,通过对话互动的方式或者灵活调整课程计划与实施策略,或者重新建构课程的过程。它是与教师备课时预设性相对应的,生成性课程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