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唐末动乱不堪的时局下,诗坛也呈现出颓丧凄凉的格调,被认为是“典型的衰世之音”。然而在司空图的诗歌中,我们却能看到一些突破时代局限、“不类衰末”的亮色。诗人通过清新灵动的意象、巧妙的意象组合和静中生动等方式,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机、涌动着生命活力的意境,在唐末诗坛上呈现出异样的风采,给人以希望和慰籍。  相似文献   

3.
司空图“辨味”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末司空图的诗论,包括《与李生论诗书》等几篇杂著和一部《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篇幅不多,看似散漫,但却自成体系,纲目昭然。依我个人的愚见,这个论诗的体系,一言以蔽之,可称之曰“辨味”说。而所谓“辨味”,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辨味之有无,划清诗与非诗的界线;二是辨味之浅深,即分别“咸酸之味”与“咸酸之外”的“醇美”、“全美”之味——味外味,把好诗与一般的诗区别开来;三是辨味外味之形形色色,表达了好诗“不拘于一概”的思想。这三层意思,《与李生论诗书》都或详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界多把司空图看作"以味论诗"的代表,认为"味外之味"的见解出自司空图,这实为后人对司空图诗论的误读。文章从文本出发,追根溯源,探求异同,试图还原司空图"味外之旨"的原貌。  相似文献   

5.
李彦栋 《文教资料》2009,(22):15-16
司空图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他在审美上追求一种冲淡的境界,同时又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淡而有味"是其美学思想,他开创了空灵这一意境,实现了中国美学史上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6.
"六义"说是儒家传统诗学,其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历代对"六义"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晚唐司空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赋予了"六义"说新的内涵,主要从审美的、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六义"。首先,他用非常凝练的四个词引申出了"诗贯六义"说的艺术效果,即讽谕、抑扬、渟蓄、温雅;其次,就如何表达"六义",他认为要做到"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再次,他认为诗歌若能很好地贯穿"六义",方能达到"全美为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谜味与诗味     
谜.是用隐语猜射事物的文字游戏。诗,是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的文学体裁。两者看起来各不相关,其实却有不少共同之处。一则语言隽永、音韵铿锵的好谜,往往不仅有谜味,还有浓郁的诗味;一首蕴藉含蓄、意境深远的好诗,  相似文献   

8.
《庄子》和《二十四诗品》是我国文学创作中的两部奇书。它们之间又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二十四诗品》大量引用或化用《庄子》中的语句,可以说它的道家思想是受了庄子的重要影响。其中他们所共同关注的自然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诗格与诗味     
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诗格与诗味。指出,写诗要重视诗味,也要重视诗格。诗人只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写出新的时代的新的意境,努力创作既富诗味、诗格又高的力作,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诗坛的现状也必将进一步改观。  相似文献   

10.
诗格与诗味     
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诗格与诗味。指出,写诗要重视诗味,也要重视诗格。诗人只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写出新的时代的新的意境,努力创作既富诗味、诗格又高的力作,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诗坛的现状也必将进一步改观。  相似文献   

11.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晚唐著名的诗歌评论家。他是把诗歌纳入他整个的生命中,作为其一个部分来追求的。他对诗人创作心态的揭示,实是他本人体悟宇宙自然(即他所谓的“道”)独特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他对诗歌自身美的旨味的要求,实是他生活理想的体现。也  相似文献   

12.
司空图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著有《司空表圣文集》和《司空表圣诗集》留传于世。他的诗品二十四则,采用形象化的手法和诗歌的形式,总结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特别是王(维)孟(浩然)诗派创作的经验,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问题,赢得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苏轼说,表圣“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余三复其言而悲之。”《四库全书提要》称其“持论  相似文献   

13.
乌纱巾上是青天,检束酬知四十年。 谁料平生臂鹰手,挑灯自送佛前钱。 这首诗是唐司空图《修史亭》诗五首中的一首,是诗人司空图一生坎坷不平的生活写照。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唐河中虞乡人。他是唐末的诗人、诗评家。咸通末,曾举进士,官拜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他在少年和初为官时,自负俊才,胸怀大志,但后来他的理想破灭了。唐代末年,内忧外患,矛盾重重,洁身自好的司空图,辞官归隐于中条山的王官谷,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日与名僧高士笑傲于林泉间。朱全忠称帝,“召为礼部  相似文献   

14.
陈道贵 《文教资料》2000,(3):133-136
江国贞《司空表圣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78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据司空图诗文、同时人寄司空图之诗及有关史料,共考订与司空图交游者55人。罗联添《司空图年谱》(台湾学海出版社《唐诗文六家年谱》所收,以下简称《年谱》亦随文考订若干。笔者研读,受益非浅。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兹不揣冒昧,欲献补正数例,以为求教之阶。 极浦 司空图《与极浦书》之极浦,《研究》、《年谱》均以“待考”处之。按,极浦乃汪极之字,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已指出。汪极,歙县人,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清道光八年刊本《歙县…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意境论的发展历程中,应该肯定,司空图的全部诗论,有着创造性的建树。司空图提出“思与境偕”,开始给意境确立了一个鲜明的核心概念。同时,又对意境的范畴作了较全面精致的剖祈,分意境为实境、虚境、韵味三大内涵,并分祈了细致项目,闸论了意境的性质。另外,他还提倡创造和品评意境这诗家所长的“诣极”,达到“不知所以神而自神”的境地,才是“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为此,司空图为我国诗歌理论,第一次初步创建起意境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皎然《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史上最有分量的诗学著作,是对此前长期关于诗歌风格研究的一种新的发展,其中很多的诗歌理论对中国诗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诗式》风格论和诗境论作简要的分析,可见《诗式》对司空图品味诗歌意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司空曙是“大历十才子”中的重要一员,其现存诗歌中有41首涉及寺庙、僧侣、佛学术语等佛教因素。司空曙所受佛教影响,一方面源于唐朝崇佛风尚的浸润,一方面源于诗人对前人“吏隐”思想的沿袭。司空曙的涉佛诗,从题材上可分为赠别类、游历访遇类、题咏类。司空曙的涉佛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用语浅近、意境超妙,闲淡清静、真切感人,天然浑成、不饰雕琢。研究司空曙的涉佛诗,可从细部了解大历诗歌的艺术风貌,并深入了解大历时期佛教对文学作品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司空图境界说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诗歌理论家司空图对诗歌创作的规律较早地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了系统性的“境界说”原理,如意象论、含蓄论、象外论、韵味论等。研究司空图的境界说,对于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司空图眼里,陶渊明是古贤,是中国禅宗隐逸文化的代表,自当尊仰,所以他推崇陶渊明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其所达到的人生境界。然司空图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节烈忠君之士,他与乱臣新政彻底决裂,并以身殉主,气节铮铮,所以司空图又往往俯视、非议陶渊明。  相似文献   

20.
司空图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主要贡献在于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以艺术意境为核心的诸多批评范畴.这类范畴流贯着深刻的生态化思辨意味,即在“天人合一”这一根本宇宙观、生命观观照下,以内省式的审美化生态体验为前提,以“脱然畦封”的整合性思维、“返返冥无”的太极思维、“幽人空山”的意象性思维为具体的思辨方式,分析具体问题,把握诗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