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安忆作品《长恨歌》的叙事语言很有特色。它借助电影的表现技巧缔造别样听觉空间,又调和笔墨在文字上做足功夫。听觉和文字的双重力量,构造起了一个立体感极强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如是 《初中生》2007,(10):42-45
《长恨歌》第七童节选王琦瑶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形象,觉得自己的脸是那么小,五官是那么简单,不会有奇迹发生的样子,不由颓丧起来。她由化妆师摆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本围绕王安忆《长恨歌》历史叙述表现形式展开论述,指出作品中“违反历史真实”的观念被消解,表现出王安忆对历史观的解码和重新编码。使学独立于历史,还原其“第一要素”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采用一种纯叙述语言,巧妙地运用比喻,反衬,拟人等手段,表现主人公睹物伤怀,触景生情的性格特征,展示主认公留恋过去,慨吧时光的内心世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缠绵排恻的情感韵味,洋溢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在《长恨歌》中,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王安忆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摇曳多姿。小说的语言不是字句,而是画面,是一幅接一幅无穷无尽的画面。相似的,交融着同一种感人肺腑的色调,熟悉中有丝丝缕缕的纠缠。迥然有异的,宛如黑白分明的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反差。其中以景物描写的华丽繁复和心理刻划的摇曳生动至为感人。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的《长恨歌》实现了对上海的独特寻找。在文化景观上,精彩描绘了弄堂、闺阁、爱丽丝和平安里;在文化风俗上,着意表现了流言、小姊妹情谊和派推;在文化性格上,深刻发掘了上海人的"三小姐"品格、日常主义精神和孤独飘零心态。总之,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上海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7.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我想,什么才是不变的呢?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相对永恒呢?什么值得我们用尽心思去看去想去琢磨呢?王琦瑶这个女人光华的一生讲述了许多,生动贴切,那大上海曾经风云一时的女人,经历了上海小姐——名嫒——大人物的偏室。其实她的一生只在那一时闪了些许光芒,但这些却耀了她一生,让这光的余辉照亮了她的背影和生活的地方,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化层面上显示出了卓绝的功力,具有丰富且深广的内涵,作随意自如的驱遣着语言,字字句句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闪烁着智慧与理性,直指人的心灵深处,并不断扩散,弥漫,从而具有了回旋错落之美,好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绵密将城市的历史世俗化,发性化,勾勒出了一幅幅上海弄堂中几十年浮浮沉沉的人生图画,她将视野尽量缩小,姿态尽量降低,却在平和与琐悄中折射出了最为深沉的人间悲喜剧。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独特的女性视野讲述了上海小姐王琦瑶的一生。本文将首先浅析女性主义文学和王安忆的关系,再讨论《长恨歌》中透露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来评论界总是将王安忆和张爱玲这两位女作家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本文试图从王安忆的获奖小说《长恨歌》出发,在其对城市与人的书写、对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的描绘对悲剧人生的体味这三个方面将之与张爱玲作比,从而揭示出两位作家的异同来。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是当代作家中风格变化最为多样的一个,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叙述方式的不断转型,经历了从单纯叙事到复杂叙事再到更高层次上的单纯叙事的超越,贯穿其中的是她对小说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她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2.
外来移民(主要指来自国内各地的务工人员)对于上海的城市发展来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上海百年来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移民史。作为上海作家,从创作初期开始,王安忆就一直关注着身边的这一特殊群体。自80年代的《鸩雀一战》、《好婆和李同志》到2000年的《富萍),王安忆的移民书写逐步体现出一种对上海由“认同”到“背离”的写作姿态。文章拟对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妹阿姨、李同志和富萍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移民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梳理王安忆这种书写姿态的转变,以探寻这种转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叶尔姆斯列夫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语言观是哥本哈根语符学派理论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形成的前提、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理论的贡献与局限等几个方面对叶尔姆斯列夫语言观进行阐述,这是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哥本哈根学派在现代语言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的。  相似文献   

14.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English Learners (ELs) are especially critical as they enter their professions among an increasingly diverse student population. This study uses a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explore implicit and explicit beliefs and attitude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about ELs. Pre-service teachers from a Southeastern U.S. university hold generally positive implicit beliefs about ELs and express positive expectations for working with ELs and school support.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measures have potential as tools for prepa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interventions that seek to improve teachers’ readiness to serve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I critically examine both my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acquisition. I presen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ng a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Through my own language acquisition experience, I suggest that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may put emphasis on learners' subcultural diversities since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numerous sub‐dialect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reconsider the balanc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s.  相似文献   

16.
《小鲍庄》是王安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但她并未被公认为寻根作家的代表 ,这与人们对寻根文学的一向认识有关 ,“寻根”的一般看法是寻古老的民族文化 ,主力作家们的创作让人们以为惟有深山丛林 ,蛮荒野地才有根可寻 ,所以惟有那些取材民间的作品才有可能被列入寻根文学作品 ,而王安忆后期的创作虽然都取材于“上海的故事” ,但体现出强烈的“文化意识” ,所以 ,她当年的“寻根意识”决不是心血来潮 ,这种意识一直强烈地存在于她的身上 ,并且经历了从乡间到城市的漫长跋涉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遥承千年前的白居易,从创新的角度创作了与白居易诗歌《长恨歌》同名的小说《长恨歌》,但两篇作品却表现为各自不同的精神特质。其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浪漫与反浪漫的手法之别,一是为情殇与为利终的憾恨之别。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的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相关知识是学习者们积极主动构建而来的,语言知识的习得主要还是在于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学习者本身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在于学习者先天的语言天赋。根据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探讨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儿童语言习得的方式和机制,并从社会文化途径、模仿学习途径、类比与结构映射途径等方面具体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下儿童语言系统形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现在已经不再被视为一种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播。外语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工具,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最终要使之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这一工具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蕴含该民族的各种文化要素。而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