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篇幅的原因.中学历史教材对新四军的相关知识涉及不多,下面就教学中学生容易提及的几个问题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处变不惊,及时向中共中央建议调整战略方针,以战略家的眼光,率先提出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实现了华中党军领导和指挥的高度统一,创造性地解决了抗日游击战争中战略指挥关系问题。刘少奇对华中抗战尤其是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的发展壮大,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3.
皖南事变发生前后,作为南方局书记和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殚精竭虑,利用在国统区的特殊条件,自始至终与毛泽东和党中央协同配合,作出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决策,为援救皖南新四军和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加强党的政治工作、如何定位新四军的性质以及如何完善军队中党的组织工作。新四军落实党建工作的主要措施是巩固政治委员制度、加强党的组织工作、提高干部党性、加强锄奸工作等。这些措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贯彻了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又结合了新四军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对新四军的长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中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章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十八集团军的臂章。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期间,身为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是否有解决皖南新四军的预案?至今,学术界在研究皖南事变时,仍然存在分歧。详细考察蒋介石的档案资料可知,抗战进入1939年后,蒋介石对国内事务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置中共问题。由于中共拒不接受蒋介石提出的"溶共"方针,武力解决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其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又把制裁新四军问题作为其抗战成败的关键。史实表明,从1939年初到皖南事变爆发前,随着蒋介石对中共态度的日趋恶化,加上苏俄的对华援助被其利用,蒋介石国民党便逐渐制定并实施了限制、局部"剿灭"新四军与全歼皖南新四军军部的周密预案。皖南事变这样就发生了。  相似文献   

7.
不少同志以皖南新四军被围歼的结果,逆推出南下茂林的路线是一条错误的路线,是导致皖南新四军失败的首要或主要原因,如刘庭华《略论皖南事变在军事方面的历史教训》,陈枫编著的《皖南事变本末》、段雨生等著《叶挺将军传》等均持此说。黎汝清同志更认为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是皖南事变的“根本性问题”,谁决定了这条北移路线,皖南新四军全军覆没的历史责任就应由谁来承担(见小说《皖南事变》代后记)。对此,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报刊是研究皖南事变的一类重要史料,但在以往研究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使事变后的舆论形势难以见知、部分结论有失客观全面。通过对报刊史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到,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和日伪从各自立场出发,围绕事变的起因、过程和评价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报道宣传。大体看来,国民党官报对事变作何解释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舆论的基调,受到高压管制的大量民间报刊主动或被动地服从官方宣传口径。中共主办的报刊争取舆论回击,努力为新四军正名,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伪报刊玩弄"和平"与"反共"的政治阴谋,对新四军进行攻击。总之,这些报道深刻体现了国共和日伪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反映出中共一面抵抗日寇、一面击退反共高潮的艰难不易。  相似文献   

9.
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为新四军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文章阐述了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机构、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海外侨胞等对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的贡献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成立后,开创发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在这一重要的地区发展壮大,离不开服务良好的后勤保障.而新四军的卫生工作又是极其重要的,新四军设立了军医处(部)、建立医院、招募培养医护人员的、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确保药材药物的稳定来源,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新四军卫生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的抗日武装。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它在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游击兵团的阶段。直到皖南事变后,通过加强部队的军政及后勤建设,才“由游击兵团提高到正规军团的阶段”。所谓游击兵团是相对于正规军团而言的概念,它是对部队在政治工作、军事建设,后勤制度等方面综合考察后确定的属性。皖南事变前的新四军在下述三个方面表现出游击兵团的特征。第一,政治工作方面,党性教育出现偏差。 1942年,黄克诚在报告中说:“特别我军(新四军)长期没有设立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奉命在叶挺、项英等的领导下进行突围,结果以叶挺谈判时被扣留,项英被随从副官杀害为结局。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已久的阴谋,应该说皖南事变的发生是必然的。中共中央对形势估计不足,发给新四军的电令不果断,对项英、叶挺分工不当;项英对中央分工不满,再加上其南征理想;军长叶挺在新四军后期突围时没有听取他人意见,作战指挥方式不当;又有地势险要,天气异常等原因,导致了新四军突围失败。  相似文献   

13.
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苏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创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向东向北发展,巩固扩大了苏南解放区,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新四军在日寇占领的政治经济中心的上海。南京之间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反顽斗争,其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本文对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以及它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概述,作为对抗战爆发6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叶挺同志毅然出任新四军军长,在新四军的成功组建和领导新四军英勇抗战的伟大事业中,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别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新四军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对海外人士的统战工作,得到了华侨和国际友人在物资、道义、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这对于新四军克服各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文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抗日文艺事业是同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坚持抗日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过了四个阶段:一、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4月新四军在皖南岩寺集中,以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指导,以唤起民众抗日救亡为目的,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开展。二、从1938年5月新四军东进江南,至1941年初皖南事变,主要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组织形式开展。三、从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重建到1943年冬,围绕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伪化和反磨擦,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四、从1943年11月华中局在淮南津浦路东搞文化实验区,到1946年秋解放战争开始,主要是深入贯彻《讲话》精神,从发展民间戏曲入手,使文艺更大众化、更普及。华中抗日文艺的主要特点是:1.贴近抗日的时代脉搏;2.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实践;3.在继承优秀传统文艺基础上发展创新;4.尊重、关怀文艺人才,引导支持文艺创作。产生的影响是:1.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方面,发挥了号角、战鼓的宣传鼓动作用。在揭露敌人、打击敌人方面,发挥了投枪、匕首的战斗作用;2.在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发挥了与各界人士沟通、团结的作用;3.在推动根据地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促进、激励的作用。因此,华中抗日文艺不仅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宣传和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揭露和打击敌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面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部队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与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从整编之初、江南敌后、取胜苏中、在盐城军部四个历史阶段,对新四军发展壮大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新四军将文化建设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新四军中知识分子与知识青年的文化特长,积极宣传抗日,激发全国军民爱国热情,为抗日战争乃至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新四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入手,阐述了新四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并总结了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郭超 《天中学刊》2011,26(6):100-104
竹沟是中原地区较早的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第四师诞生的摇篮,是第四师军政干部的重要培养基地,也是新四军第二师一部、第四师、第五师的诞生地。作为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竹沟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