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外点冰两周跳这是3字类型的点冰跳,用滑足的后外刃起跳,浮足点冰,在空中转体两周(720°),起跳足后外刃落冰我们谈一下右足起跳的动作.助滑与起跳和上述的后外点冰一周跳相同,也可用右前内转3的方法完成这一跳跃.右后外起跳弧线不能太长,左肩臂保持在前,右肩臂保持在后,浮足后伸,起跳线痕短而平.起跳的瞬间,变换两肩臂的姿势,右肩臂在前,左肩臂在后,滑足深屈.起跳时,浮足充分伸直,后摆.滑足用力蹬冰起跳,两臂上摆成半开势.  相似文献   

2.
后外点冰一周跳后外点冰跳国外通称"查理"跳.这个跳是以浮足点冰,后外刃起跳,在空中转体一周(360°),用后外刃落冰.完成方法:以右后外起跳为例(见图).助滑:以任何一种步法起速后,滑左前内刃(图1),换足滑右前内3(图2),转3之后准备做缓冲动作.缓冲:转3之后,滑右后外刃,弧线要直一些,左肩臂在前,右肩臂在后,制动住  相似文献   

3.
内刃落冰的特沃里跳这是一个外勾型的点冰跳,由滑足的后内刃起跳,浮足点冰,在空中转体一周(360°),点冰足后内刃落冰。在花样滑冰中,对这个动作的描述还是首次,它并不包括在花样滑冰的跳跃表中。下面我们谈一下从左后内起跳的跳跃动作。  相似文献   

4.
沙霍夫跳这是3字型起跳的跳跃,用后内刃起跳,在空中转体一周(360°),用另一足的后外刃落冰.我们谈一下用右脚起跳的跳跃.这是简单的跳跃,要用左、右脚进行练习.用前外转3或莫霍克步(前内换后内)方法起跳,也可用内刃直接起跳.最容易的助滑是沿冰场的纵轴滑左或右的前压步,获得速度后,滑左前外弧,然后滑右前外刃,稍用平刃,不要太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是由界限明确的各技术阶段构成,一个动作可分为助滑、缓冲、起跳、空中、落冰五个阶段,其中起跳阶段的技术最复杂,最难掌握。 起跳阶段是指身体重心从最低点开始,上升到刀齿离冰的瞬间为止。起跳可分为“刃”起跳和“点冰”起跳两大类,这两类起跳在技术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各自有明显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将对“刃”类型起跳为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刃”类型起跳分为向前滑行和向后滑行起跳。向前滑行起跳的动作包括:3字跳、一周半跳、两周半跳、三周半跳……,统称为阿克赛勒跳。向后滑行起跳的动作有:后内结环跳(一、二、三、四周),后外结  相似文献   

6.
两周半跳两周半跳是跳3与后外结环两周跳的结合产物.由于空中两圈半的转体需要跳得很高,所以起跳要良好与干净.起跳象一周半跳,落冰与后外结环跳同.两周半跳的技术并不比一周半难,但要求能更有力而快地蹬冰,弹起得更快更高,然后能更快的转体,否则是不会成功的.象跳3那样起跳,空中转体半周之  相似文献   

7.
外勾型跳跃这种类型跳比3字类型跳更困难,原因有二: 1、跳跃的旋转方向和起跳弧线方向相反. 2、落冰更难,落冰曲线及身体的倾斜和起跳弧线相反。外勾跳的正确线痕必须和变刃线痕的主方向一致,如图2所示(与勾手跳一致)。图2: m—主方向。 g—运动员身体重心在冰上的垂直投影. C—在起跳前瞬间的起跳弧线。 d—空中飞行。 e—落冰后的落冰弧线。注释: m:正确的跳跃主方向是在变刃中,在空中飞行必须保持直线运动。 g: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必须保持和变刃线痕相吻合。在起跳前瞬间,它是在点  相似文献   

8.
花样滑冰比赛3字跳这是一种3字型的跳。用前外起跳,在空中转体半周(180°),另一只脚后外刃落冰。它属于最容易的跳跃,但它却具有跳跃动作所需的一切特点。在一般情况下,甚至一些尖端运动员,做所有的跳跃动作时,并不是两面都做。  相似文献   

9.
花样滑冰的跳跃动作主要分为两大类:刃类型跳(单足起跳)和点冰类型跳(双足起跳)。上述两类跳跃完全主宰了花样滑冰自由滑的全部跳跃内容。根据每年世界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的情况看出,点冰类型跳在自由滑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它对提高全套自由滑的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取胜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三周跳中,尤其是后外点冰三周跳,几乎是每名运动员在自由滑比赛中所必做的动作。例如:在1978年世界男子单人滑比赛中,共完成了60个三周跳,其中有24个后外点冰三周跳,占三周跳总数的40%。在女子  相似文献   

10.
一、上一步起跳摆动腿上垫子练习 1.练习目的 让学生学习起跳脚的踏跳技术,体会重心上板和摆动腿前摆的肌肉感觉. 2.动作方法 将两块小垫子折叠叠放在一起,放置在离起跳点约1m处.学生做好摆动腿在前用全脚掌支撑,起跳腿在后用脚前掌撑地的准备姿势,然后摆动腿积极蹬伸,快速摆动,起跳腿大腿迅速前摆,积极下压,小腿和脚向下"扒地",并迅速转入蹬伸,两臂协调配合,摆动腿屈膝前摆至水平位,然后用摆动腿踏上垫子.  相似文献   

11.
<正>一、学习步骤学习走步式跳远技术,首先要通过模仿练习体会两腿剪绞的感觉,最好是在臂的动作和腿的动作掌握之后,逐渐向实际的起跳空中动作过渡,臂和腿的协调配合,可通过在走动中的模仿练习来掌握。1.连续原地跳起弓步姿势落下,预备姿势由弓步开始,连续原地用力向上纵跳,空中两腿做剪绞动作,落地时成弓步姿势,要求空中剪绞的幅度要大,两臂直臂向前向后绕摆,起跳腿和摆动腿分别在前面落地成弓步姿势;2.原地两臂"绕摆"与摆动腿向前向后摆动练习。原地做走步式跳远空中摆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腾空步运动员起跳离地后,在腾空开始的前一阶段保持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姿势。即:摆动腿大腿保持高抬,小腿自然下垂,踏跳腿放松,膝关节微屈留在体后、上体正直稳定,两臂保持踏跳结束时的姿势(图5)。腾空步的时间长短和向前移动的距离因采用的空中姿势不同而异。一般是蹲踞式腾空步时间和距离最长,走步式次之,挺身式最短。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一 般采用先双脚跳背越式过海绵垫和过杆练习,待背越挺髋、后屈膝、压肩、收腿过杆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通过短助跑单腿起跳等背越横杆的练习巩固背越式过杆技术。而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过杆技术有较大差别,所以学生尽管双脚起跳背越式过杆技术已经掌握了,一进入短助跑单脚起跳过杆总会出现一些技术变形,成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 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横杆的判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单脚起跳不像双脚起跳那样背对横杆,而是身体侧对横杆,在空中要转体形成背对横杆姿势,所以在起跳中要注意有助于空中转体的动能形成。第二,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单人自由滑等级标准分为初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六个级别.初级自由滑要求参加测验者能够成功地完成下列四个跳和两个转:跳跃:(1)3字跳.(2)后外点冰一周跳.(3)后内结环一周跳.(4)勾手或后内点冰半周跳.旋转:(1)单足旋转(最少三圈). 对参加测验人员不予评分,只给及格或不及格的评语。监督裁判可以要求受测者重滑任何一个动作,但不单独评分,只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在女子三级跳远的梯队建设中,在加强一线队伍攀高登顶的同时,从少年女子三级跳远的基础训练开始,就应抓住三级跳远第二跳的技术难点,采取综合性的训练手段实施有效突破。1.技术难点分析第二跳的跨跳技术,既是担任第一跳的起跳腿,继起跳腾空后于空中屈膝前摆,以髋带动大腿驱动小腿及脚掌的再着地起跳;又是担任第一跳的摆动腿实施摆动后,于空中下放回摆继续配合起跳腿的着地、缓冲、蹬伸而做出的再一次摆动。正是这两个"再"字--再起跳和再摆动--  相似文献   

16.
一、原地单腿上跳,直体落地法 方法:预备姿势,起跳腿站立支撑,另一腿(摆动腿)屈膝上抬。 要领:用起跳腿连续上下跳动五次。当第五次跳起后立即下放摆动腿,并展髋,两腿并拢,成直体以双足尖落地(如图1)。  相似文献   

17.
助跑踏跳:固定姿势和步数,逐渐加速轻而稳。 倒二步大重心降,最后一步放脚快。 跳腿积极脚上板,重心迅速朝前移。 跳腿先屈髓膝躁,离板瞬间蹬伸直。空中动作 (蹲踞式) 跨步飞跃体正直,后腿前摆并前腿。 两腿上提靠近胸,落地挥臂伸小腿。 (挺身式) 摆腿下放靠后腿,臀部前移髓展开。 挥臂挺身及时做,收腹举腿臂后摆。 (走步式) 起跳结束放摆腿,跳腿屈膝向前迈。 空中走步两步半,臂腿配合后绕环。 动作自然而连贯,平稳落地勿后倒。助跑起跳:固定姿势加速跑,步幅轻稳重心高。 跳脚低抬放上板,臂腿配合离板快。第一跳:跨步腾空体正直,平衡换步不…  相似文献   

18.
<正> 三级跳远教学,常出现的错误往往是起跳腿起跳后,摆动腿先落地,而不是用起跳腿先落地完成第一跳。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划线标字教学法,即先在地上划上三条限制线,并标上字:1.左|→左|→右|,2.右|→右|→左|,第一条线是起跳线;第二条线是起跳腿落地线,完成第一  相似文献   

19.
“后因前果”是在技能形成中意在完成后面动作而对前面动作有所影响的实际表现。例如:在背越式跳高技能形成中,在一定条件下强调落地点、落地部位和姿势,则有利于起跳时产生冲量矩的摆臂和摆腿动作的形成;同样,强化空中的挺髋动作则有利于起跳时充分伸髋动作的形成。跳远运动员由原来的“用力踏跳”改为“快速踏跳”会使助跑速度和助跑的稳定性有所提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国有花样滑冰训练以来,就出现了一些辅助性的技术练习,如在陆地上进行图形模仿、跳跃模仿和步法模仿等。其中陆地跳跃模仿(简称模仿跳)是花样滑冰传统的陆地训练手段之一.内容有3字跳、一周半跳、两周半跳、后外结环跳、后内结环跳、开腿跳、后外点冰跳和勾手跳等. 几十年来,各级运动员均采用模仿跳进行技术辅助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