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酷的母爱     
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其中—个母亲,大约40岁,有一个在省城读大学的女儿,和一个常年生病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因为意外失去了双腿,再无法外出打工。女儿读书的费用和家里没钱的窘困,逼迫着没有任  相似文献   

2.
亲戚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三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每月家里只给200元生活费,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一个月后,父亲要去银行往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1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上,70多岁的周根富和他的女儿被主持人请上了舞台。周根富的父亲、他自己和女儿一家三代都  相似文献   

4.
朋友告诉我一则故事,我看了心都碎了,希望它只是个故事,永远只是个故事:在美国的加州有一个小女孩大约是4岁,她的父亲有一台大卡车,她的父亲非常喜欢那台卡车,总是为那台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一天,小女孩拿着硬物在他父亲的卡车钣金上划下了无数的刮痕!她的父亲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小女孩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小女孩的手,让她站在车库罚站。当父亲想起小女儿在车库罚站时,已经是4  相似文献   

5.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象从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等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象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个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成老茧的双肩,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  相似文献   

6.
牵挂     
黎德义 《职业圈》2008,(10):85-85
小时候回家晚了,父亲总是会唠叨两句。工作在外,父亲在信中总是嘱咐要注意这注意那。而我,对于父亲的唠叨和嘱咐总是极不耐烦。如今,我做了父亲,女儿在外婆家,我也总在电话里不停地唠叨和嘱咐,说要注意这注意那。这时,我才知道,那些唠叨、啰嗦,原来是牵挂。  相似文献   

7.
牵挂     
小时候回家晚了,父亲总是会唠叨两句.工作在外,父亲在信中总是嘱咐要注意这注意那.而我,对于父亲的唠叨和嘱咐总是极不耐烦.如今,我做了父亲,女儿在外婆家,我也总在电话里不停地唠叨和嘱咐,说要注意这注意那.这时,我才知道,那些唠叨、哕嗦,原来是牵挂.  相似文献   

8.
那时不懂你     
苍虹 《文化博览》2006,(6):61-62
我们曾是六口之家。父母亲,三位兄长和我。我们家女人的地位很高,父亲单位的人对我父亲说:"你老婆是‘常有理’,你女儿是‘惹不起’。"父亲一笑,不置可否。母亲是小学教员,她是个很优秀的小学教员。常常半夜三更才回家,说是找学生家长去了。有一天她拎着一块砖头回来,阴着脸。我们大气没敢出。过了许多日子,据父亲透露,是一个学生从母亲的背后扔的,母亲把这块砖头带给他家长看,让他挨了一顿好揍。我的三位兄长义愤填  相似文献   

9.
在父亲的眼里,女儿最可爱的时候是在十岁以前,因为那时她完全属于自己.在男友的眼里,她最可爱的时候却在十七岁以后,因为这时她正像毕业班的学生,已经一心向外了.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  相似文献   

10.
六叔的手机     
村里有个老人,人们称他六叔。六叔有一个手机,一直觉得没什么正经用处。六叔有两个儿女,一个女儿一个男儿。女儿打工,男儿做官。六叔在屋外的树下坐好,掏出手机,拨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相似文献   

11.
对儒家仕进之路的质疑,使得《红楼梦》试图借助对"女儿"纯洁的认同实现对文化危机的拯救。作为对"香草美人"文化隐喻传统的继承,"女儿"之真、纯、美在明清之际被视为"道德纯洁"和"政治干净"的象征,并因此被赋予形而上的意义。但是《红楼梦》的展开过程却宣告了此一拯救的失败。其原因可归结为:其一,宝玉的女儿崇拜论的狭隘;其二,宝玉对女儿气质的偏至认同。因之,"女儿"的终将长大与"诗性"的终将逝去,最终导致了整个诗性家园的毁灭。故而《红楼梦》既展示了对"女儿"救世理想的憧憬,又亲自进行了拆解。所以籍此,《红楼梦》不仅将晚明以降对"女儿"、"情"的讨论推向更深更远处,同时亦对文人在当时语境中的自我价值选择困境做出了一个批判性的、寓言性的表述。  相似文献   

12.
爱不能     
老舍三岁那年,就没了父亲,母亲靠给穷人洗臭袜子养活他。到九岁,他还不识字,后半生就将是一个提篮沿街卖樱桃的小贩吧。一位好心的刘大叔资助了他,老舍上学了,中国多了一位作家。刘大叔是有钱人,也是大善人,他办贫儿学校、粥厂、慈善事业,把钱多多施出去。后来出家为僧,人称宗月大师。坐化后,烧出许多舍利子。刘大叔以肉身实践了"死而富有是可耻的"这一句几十年后才被人说起的话。宗月有个女儿,小时候,老舍常去刘家玩,爱上了她。海棠花开的时候,两个小儿女说过一句两句没有意思而甜美的话。富小姐和胡同串子,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有父子俩和泥抹房,父在房上抹,儿子供泥。父嫌儿子供泥技术不好,唠叨个没完,最后告诉儿子:“扔泥是准头活儿,两眼得直盯着掌抹子的手,指哪扔哪,一点不能错。” 儿子听了,就两眼直盯着父亲的双手,父亲的手往哪指,他就往哪扔,父亲高兴地说:“行了,小子,这么干,准有出息。” 正说着话,一只苍蝇落在了父亲的眼皮上,父亲两  相似文献   

14.
在某些温暖的故事中,我感受到悲凉。一位散文家写《爱到深处》回忆父亲。这位父亲15岁"参加革命",留下一辈子"红色烙印",他最满意的就是让儿女们当工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父亲阻止哥哥报考,说工人有一技之长,不管搞什么运动都会有饭吃;不要当知识分子,不管什么运动来了都跑不了。""不要当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革命父亲"对子女的温馨提示,饱含深情又饱含"人生哲理"。在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度,在一个"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的国度,"不要当知识分子"成为一个时代的人生哲言,得有多么沦肌浃髓的肉体兼灵魂的革命,方可达成如此彻底的"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15.
《摔跤吧,爸爸》自2017年5月上映以来,收获超高票房,并引发电影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影评多从女性主义角度展开,偶有涉及精神分析的评述。本文从"精神分析"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入手,通过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弑父"理论相联系,阐明影片中的父亲在吉塔的成功之路上固然象征着残酷的父权,但更代表着深厚的父爱。电影中的父爱经历了三个阶段:强权的父爱、女儿的叛逆和"父亲之名"的回归,谱写了一首超越"精神分析"的父爱之歌。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战略思想,自此以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传播实践时代命题,而且成为话语学、修辞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术议题。这两年,学界围绕"中国故事"、"中国话语"等核心概念,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然而目前,"中国故事很精彩,中国话语却很贫乏"的尴尬现实,给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研究问题:什么样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女儿美国留学8年了。她是高中毕业赴美读大学的,去年是她博士毕业的日子,作为父母的我们,兴奋不已。 8年间,回来了两次,第一次回国是她3年读完马里兰大学的暑假。 在机场,我们欢迎女儿回国探亲,女儿留洋3年,变得怎么样了?是不是成了一个洋里洋气的女孩?会不会成了在马路上看见的那洋妞的模样,黄头发、大爆炸式的发型,是不是穿的一件露脐衫……想着想着,想不到女儿已站在了我们的面前,天真的叫  相似文献   

18.
我和父亲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前后相差二十余年,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却经历了两条差异很大的成长之路。父亲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大学的,录取比例是4%。我是全国高校扩招第二年考上大学的,录取比例扩大到60%。父亲入学时的想法: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我入学时的想法:选个好专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呆在房里准备自杀。父亲破门而入,用力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没出息,钱是我赚的,也是我赔的,与你不相干,我都没想死,你凭什么死!"儿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问父亲:"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去世15年之后,女儿朱传荣出了父亲的第一本书——她称只是合辑,取名《父亲的声音》,由中华书局出版。序之后,正文开始之前,是一篇"家世简述"。元末战乱中,朱熹的七世孙朱寿逃难到浙江,家谱上记载:"至萧,赘于金氏,生三子:广一、昌二、明三。婺源一脉,遂开族于萧邑。"在萧山落脚的村子原来叫金家坛,后来朱姓多了起来,改叫朱家坛,如今依旧还在。朱家在北京的这一支后代,原籍杭州萧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